活人殉葬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丧葬制度,由于其过于残忍,逐渐在后来的朝代被废除,那么明朝为什么还出现了这种制度呢?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两大备受史学界非议的地方,一是酷刑滥杀,二是恢复人殉。特别是后者,最为人不褒。布衣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古代的殉葬又有何神秘?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继大位,史称建文帝。朱允炆七天后即将丧事处理完毕。
其间,有一件事情非常让人痛心,就是有众多年轻美貌的嫔妃宫女从死。朱允炆遵遗诏,依古制,凡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皆令殉葬,另有若干宫女从死。具体殉葬是多少人,史上并无确切的记载。据明末人毛奇龄所着《彤史拾遗记》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证明朱元璋令宫内女人殉葬的有力证据是,朱棣将朱允炆赶下宝座,自己当了皇帝后,对侄儿皇帝在位时所为作了处理,连其年号也取消了,以朱元璋的“洪武”来替。这么多女人殉葬后,是葬于孝陵内,还是另择墓穴,目前考古仍未完全证实。但学术界认为,真正能陪同朱元璋一块长眠的不会太多,可能只有皇后马氏、成穆贵妃孙氏、宁妃郭氏等几个女人,其他应该是在孝陵附近择地祔葬。
明孝陵“申遗”前后曾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探测,发现这些妃子、宫女墓大体有三处,一是孝陵西侧的植物园内,二是明孝陵宫墙外西南角,三是孝陵右侧的区域——朱元璋让这些后宫女人死后还要围他一人来转,在阴间服侍他。而在有明一朝所有殉葬宫妃中,当数才女郭爱的从死最令人伤心同情。
郭爱进入明宣宗朱瞻基的后宫时间很短,仅仅20天后,只有38岁的朱瞻基就死了。知道自己要殉葬,郭爱仿楚辞写下了“绝命书”:“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据传,在清圣祖玄烨之前的清世祖福临、清太宗皇太极,与努尔哈赤一样,死后都有活人殉葬。一直到康熙年间,时御史朱斐上书:屠残民命,干造化之和。僭窃典礼,伤王制之巨。今日泥信幽明,惨忍伤生,未有如此之甚者。夫以主命责问奴仆,或畏威而不敢不从,或怀德而不忍不从,二者俱不可为训。且好生恶死,人之常情,捐躯轻生,非盛世所宜有。
殉葬,在古代时废时启,这与各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注重人道的人不会如此。其中,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仆被随同埋葬,也有用俑、财物、器具等随葬,他们死后会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艳妾都送到坟墓中去。自玄烨废除殉葬后,帝王死后的殉葬制才算真正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