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勤奋好学的匡衡,晚年的结局是怎样的

2021年05月21日09:58:55

凿壁偷光的故事我们都听过,这个故事能够激励人们勤奋好学奋发图强,他的主人公匡衡就是这样一位通过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人,那么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学而优则仕”,这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此而奋斗的士子如过江之鲫,并涌现出许多勤奋好学的案例,如匡衡凿壁借光。

一、求学之路

匡衡是汉朝东海郡人,年轻时特别爱学习。他家里穷,买不起蜡烛,白天要帮人干农活没时间读书,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却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悄悄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照进来。匡衡就这样借着微弱的光亮读书。

其实,匡衡不仅是凿壁借光的主角,还有两个词语的渊源也与他有关,《汉书·匡衡传》记载:

“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

意思是接受天命的君王,其使命是创建功业,传之子孙后代。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创业”一词。

“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

“精力”一词,最早也出自于此。精力好从来不是源自天分,而在于后天对时间的有效管理以及自律的生活习惯。匡衡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时间管理办法,在农活与学习上就会顾此失彼,要不被雇主辞退失去生活来源,要做一个泯然众人的农夫。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那几本书只能自学,却不能满足匡衡对知识的渴望。于是,匡衡走出家乡,拜当时的博士为师,学习《诗经》。

读万卷书不如高手指路,加上匡衡又很勤奋,他在学问上很快就小有所成。在与人交流时,匡衡对《诗经》总能说出独到的见解,以至当世儒生流传着一句话:

“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意思是说,匡衡在讲解《诗经》时,能让人心情舒畅。

二、入仕之途

学问做得好,考试不一定分数高,学问是要日积月累,考试时临场发挥,带点运气成分,匡衡同样遇到这个问题。

汉朝的人才选拔,有点类似现在的高考,依据成绩分成不同批次。按照汉朝的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一个官职,成绩是甲就能成为郎中,成绩是乙就能成为太子舍人,成绩是丙就只能补文学掌故。

匡衡参加汉朝的“高考”,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他考了九次才将成绩提升到丙,勉强踩了录取分数线,被朝廷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那时的匡衡才气纵横,尤其对《诗经》钻研之透彻,已被许多经学家所推崇,连身为太子的汉元帝也对其甚为赞赏。身怀学问,又有士子人脉,还被贵人所赏识,这为匡衡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等到贵人汉元帝正式即位后,匡衡也开始平步青云,从基层迅速做到郎中,然后又升为博士、给事中。

有一年,长安发生地震、日食等现象,当时的人无法给出一个合理解释,匡衡就借机上奏,引用《诗经》表明上行下效的道理,并劝皇帝厉行节约,亲贤远佞,然后再百姓中推广教育,弘扬圣人礼法。匡衡的建议得到汉元帝的赞赏,因此又被提拔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在接下来的几年,因汉元帝非常喜欢听匡衡讲解《诗经》,君臣二人的关系越来越近,匡衡也进一步得到皇帝信任,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上一层楼,接替丞相之位,还被封为乐安侯,协助皇帝总览全国政务。至此,凿壁借光的匡衡,已经完成华丽的转身,爬到了金字塔的最顶端。

三、维护儒家

匡衡上任不久,就遇到一场政务危及。原来汉元帝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生病,到了建昭年间,病情日益加重。一次元帝梦见祖先谴责他废黜郡国庙和皇室远亲陵寝,内心深感忧虑,认为是祖宗在惩罚他。于是,皇帝找来匡衡,想要恢复郡国庙。

一旦恢复郡国庙,就意味着用儒家理念改造国家制度的进程就会出现倒退。匡衡已经是儒家的代表和受益人,所以他耐心地劝阻汉元帝,还亲自撰文解释废黜郡国庙的合理性。最后,汉元帝同意不再恢复郡国庙,但是恢复了皇帝远亲的陵寝。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汉成帝继位。匡衡立刻上奏,要求废黜皇室远亲的陵寝,另外废掉汉景帝庙,增添汉元帝庙,以成儒家“七庙”之制。汉成帝采纳了匡衡的奏议,儒家倡导的制度创新成果也得到了维护。

四、晚节不保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上任后不久,就开始启用外戚。匡衡没有急流勇退,反而占着“萝卜坑”,在朝廷指点江山。他先扳倒前朝宠臣石显,接着又弹劾抗击匈奴的名将陈汤。

匡衡的行为已经引起朝中同僚的不满,再加上他也有把柄被别人掌握。匡衡被封为安乐侯的时候,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然而他却利用地图的误差,又巧取豪夺了四万多亩。

司隶校尉王骏借机弹劾匡衡“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结果,匡衡被罢官,免为庶人。

没过几年,匡衡就在家乡去世。

匡衡算得上寒门走出的贵子,通过刻苦学习,从最底层走到了最高层,最后高处不胜寒,又跌落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