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义子的后代,与朱棣之间的关系如何?

2021年05月25日06:08:52

朱棣是明朝著名的暴君,不过他也有很大的功绩,因此后人对他褒贬不一。今次我们要讨论的是他父亲朱元璋的义子沐英的事情,沐英的后代与朱棣关系如何?

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义子,他是朱元璋义子中成就最大的,也是最有才的。朱棣,太祖朱元璋亲子,太祖即位之后,被封为燕王,赐地燕京。后来朱元璋死后,传位皇孙朱允炆,朱棣借着削藩的借口,打着“靖难”的旗号,举兵攻入帝都,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即位为帝,后世称其为明成祖和永乐大帝。

沐英比朱棣早出生16年,由于沐英是马皇后的干儿子,所以他和太子的关系非常的亲密,两人和亲兄弟没有多大的不同。沐英和朱棣的关系,由于两人的年龄差距太大,所以两人的关系没有那么的亲密,再说后来两人一个镇守云南,一个在燕京做着逍遥的王爷,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所以,沐英和明成祖之间的故事不多,这要说这两人的联系的话只能从沐英死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说起。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之后,开始大肆屠杀支持朱允炆的大臣和将军,以及之前和自己不对付的藩王,但是沐英的后代依然稳稳的坐镇云南,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朱棣不动沐英的后人原因有三个。

一是沐英死前没有和他有着什么利益冲突,沐英对于大明朝廷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沐英对于大明不仅仅是为了大明征战四方,最重要的是他为了大明镇守西南边境十几载,从没出过任何差错,朱棣在立足未稳的时候,不想看到边境不安。

二是当时的沐王府对于云南的控制非常的厉害,可以说是云南的“地头蛇”式的人物。当时的大明朝廷由于“靖难之役”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国力大幅削弱,边境小国虎视眈眈,朱棣是不可能对为大明守国门的沐家后人动手的。

三是当时的沐家后人行事低调,沐家后人谨遵祖训,不和朝廷大臣结党营私,为国尽心尽力,不管皇帝是谁,他们守的只是大明的江山。

沐英和明成祖朱棣的关系,也就仅限于朱棣和沐英后人的纠葛。

沐英家族

沐英,是明朝著名开国将领,后为大明镇守云南边境十几年。沐英虽为朱元璋养子,但是他的家族也有着了不起的过去。

相传,沐英的祖先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又叫子贡,后来其后人为了躲避仇家,又改姓为“木”,到了沐英的时候改姓为“沐”。端木氏的得姓始祖即是子贡,也就是说从子贡以后才有了端木的姓氏才正式流传下来。

沐英去世之后,他的长子沐春继承爵位,代父镇守大明的西南边疆。后来沐氏子孙世代镇守西南边陲,直到明朝灭亡,前后共有两百六十余年,共计12代,14任。在大明王朝统治的时期,整个沐氏家族可谓是显赫至极。不但在明朝藩王之中拥有着最大的封地,在明朝官场之中也拥有着一席之地。

明朝历代皇帝对于沐氏家族子弟都非常的关照,对于嫡长子让其继承爵位,那些没有能继承爵位的次子,皇帝一般都会将他们放至军中历练。而这些家族子弟虽然没有祖先沐英的智慧,但是他们都继承了沐英的勤勉好学的品质,也遵循了沐英的谨慎做人的家训,在军中的表现都没有让历代皇帝失望。

明代的沐英家族,代祖先世代镇守大明的西南边境。在统治云南期间,沐氏家族子弟对于云南的民生建设非常的关注,他们继承祖先的遗志,勤勤勉勉的治理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沐氏家族对于云南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正是因为他们对云南的大规模建设,现在的云南才有那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云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沐氏家族的贡献。

沐英后代

沐英死后,他的后代承袭黔宁王的爵位,世代镇守云南,《鹿鼎记》中的沐王府就是以此为原型的。

沐英的子孙在其死后,开始对云南进行进一步的控制,主要的手段就是镇压周边少数民族,多做民生工程,然后纳贡朝廷,与各个大臣皇亲搞好关系,以便自己的统治更加的稳定。

沐英的后代比之沐英差了好多,不过他们对于祖训是非常的忠诚的,这也是其能在云南延续几百年的重要原因。要知道,朱元璋在皇位稳固之后,开始铲除之前的功臣,虽然没有做的很过分,但大都是没有了实权,只有沐英不但封王,还让自己的后代世袭王位,在云南过过起了土皇帝的生活。

沐氏子孙在明朝中叶曾陷入到了一次统治危机,那时的黔宁王府和朝廷关系不是很好,又加上周边少数名族的反叛,使得沐氏子孙差点灭亡。万幸的是当时地皇帝念其先祖的功劳,加上黔宁王府对于云南的控制力度非常大,所以没有对其动手,没有了朝廷的威胁,沐氏后人很快的就解决了叛乱。此后的沐氏子孙对于朝廷,都是敬畏有加,本本分分的为大明镇守边疆。

明朝灭亡之后,沐英的后人为了保护皇室,与清廷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沐英的嫡系后人大都死于抗清的斗争之中。但是,当时的沐英的第十二世孙沐中罕为了保全沐氏传承,不得不和其儿子一起降清。但是由于后来云南的反清复明斗争非常的多,清廷开始对云南进行清洗,以剿匪不力的罪名处死了沐中罕父子,至此,沐氏嫡系全灭。

沐英传

《沐英传》全名《明史沐英传》,是明史的一个人物传记,全篇文章写的是明朝黔宁王沐英的生平事迹。

《明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它的修撰是清顺治二年,由御史赵继鼎提出的。顺治帝恩准开设修史馆,到乾隆四年才成稿,前后历时九十四年,是中国历史编写时间最长的史书。《明史》编写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才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有很多文人为此送了命,那些死去的文人都是因为《明史》的编写没有按照官府的要求而获罪的。所以,现存的《明史》有很多成王败寇的言论,他对于前明皇室成员的描述多有失偏颇。

《明史沐英传》,是明史中为数不多的比较公正的关于明朝皇室的传记。《沐英传》第一段是对沐英的一段简介,简单的介绍了他的出生,成长历程,为官历程。

后面几段详细地介绍了沐英的一生的经历。沐英18岁晋升为校尉,开始掌握实权,后来在朱元璋的手下屡立战功。朱元璋称帝之后,沐英帮助朱元璋平定四方,后来又平定云南之乱,治理云南的沐英,运用自己的才学,把整个云南治理的非常不错,得到了朱元璋的夸奖。后来,沐英病逝于云南府衙之中。

最后一段是对沐英的评价,都是赞美之词。《沐英传》对于沐英的评价主要是“纯勤不二,以儒雅见重”,这句话主要说的是沐英志虑忠纯,勤勉自律,学识渊博,为人儒雅。作为一个明朝的开国皇帝之子,在清朝编写的《明史》之中得到这样的评价,是很罕见的了,可见此人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