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殊简介,袁殊个人资料介绍

2020年07月06日19:00:33

中文名:袁殊

外文名:yuanshu

别 名:又名学艺、军光,化名曾达斋

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

出生日期:1911年3月29日

逝世日期:1987年11月26日

职 业:间谍五重身份

毕业院校:日本东京大学

信 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共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重间谍

代表作品:《袁殊文集》

袁殊——中共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重间谍

袁殊(1911年3月29日-1987年11月26日),本名袁学易,化名曾达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界、政界,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特工身份活动期间,曾提供德、苏开战部署及日军二战期间的准确战略情报;1945年10月秘密转移到苏北解放区;1949年,被李克农调到中央情报部门,负责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1955年,因“潘汉年案”牵连,判刑12年,1967年期满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5月,出狱后又被送农场进行劳动改造;1982年平反,1987年11月26日病逝于北京;著有《袁殊文集》。

人物简介

袁殊(1911~1987),原名袁学易、学艺,又名军光,化名曾达斋。笔名碧泉。著有《袁殊文集》。是电视剧《记忆之城》中朱今墨的原型。

出生于湖北蕲春蕲州镇。8岁来沪。父亲袁晓岚是老同盟会员,后任职于国民政府。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袁学易改名袁殊。

民国17年(1928年)赴日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大学攻读新闻学与东洋史。民国20年(1931年)3月,在沪创办并主编《文艺新闻》周刊,最早发表左联五烈士被害的消息,并刊出中国新闻学研究会主编的《集纳》专刊。《文艺新闻》随即被国民政府勒令停刊。1931年10月,中共地下情报人员潘汉年经过冯雪峰等人介绍和仔细考察,亲自吸收袁殊加入共产党并参加情报工作。不久后,袁殊经胡抱一介绍结识了暗杀大王王亚樵。王亚樵对袁殊颇有好感,便将手下的一份报纸交给袁殊去办。袁殊办报自然是一把好手,不久将报纸办出了样子,而且和王亚樵手下的骨干交上了朋友。随后,袁殊违反地下工作原则,利用王亚樵掌握的印刷厂为中共外围组织印刷抗日传单,被巡捕房查获,等于在王亚樵面前暴露了袁殊和共产党方面有关系,潘汉年只好命令袁殊中断和王亚樵的联系。

民国25年(1936年)担任外论编译社副社长。翌年参与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创办活动,被推选为总干事。在“孤岛”时期,他受党的委托,创办《译报》,打开局面后交梅益接办;还与美籍犹太人伊罗生合办《中国评论》,并担任《华美晚报》记者。日军进入租界后,受党的派遣,利用社会关系打入敌伪内部,以办《新中国报》和担任伪职为掩护,从事情报的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渡江北上到达解放区,先后在苏北、山东、东北等地从事党的工作。后一度到香港工作。民国37年(1948年)在大连办《海燕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在北京工作,为《世界知识》撰稿人。1955年因“潘扬事件”与潘汉年、扬帆同时被捕入狱。1982年正式平反。

1987年11月26日在北京病逝,死后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