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内斗互残 为何五代十国最频繁?

2020年07月06日10:05:58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诸军阀征伐乱战,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天理人伦亦崩坏。“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残在五代很普遍。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指使其子朱友恭杀死唐昭宗。后来朱温卸磨杀驴,借故除掉朱友恭。朱温病危之时,欲传位给第二个儿子朱友文,然而三子朱友珪买通宫中守卫,害死生父,并令其弟朱友贞捕杀朱友文,然后自立为帝。

朱温的长期对手李克用家族也好不了多少。李克用之子李存孝遭排挤诬陷,遂占据邢州叛乱,兵败后被李克用以车裂之刑处死,何其残忍?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刚成为晋王时(后来的唐庄宗),地位不稳,一众兄弟不服,其中李存颢、李存实力劝李克宁(李克用之幼弟,李存勖之叔)取而代之。他们说:“以叔拜侄,理岂安乎? 人生富贵,当自取之”。不过谋反计划败露,李克宁和李存颢被诛杀,李存实下落不明。

五代时期同室操戈的故事还有很多,暂且不表。为争夺皇位激烈内斗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比较知名的有,西汉的七王之乱、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长兄和四弟、赵光义“烛影斧声”谋害其兄赵匡胤等。为何后梁和后唐等五代王朝,皇族内斗尤其频繁凶险,远朝中国其他时期?

  五代义子养子泛滥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唐末五代以来无论太监、军阀、还是富贾豪绅都醉心于收养义子。五代共有"百余平民以军阀义子的身份留名史册,更有四位义子皇帝承继大统"。上文提到的朱温有养子4人,李克用有史可查的义子多达16人。

唐末中央衰落、藩镇割据恶化,”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渐成为各路军阀的共识。军阀豪强纷纷通过收养义子招纳笼络人才、扩张势力。通过特定的仪式,义子改姓成为家族中一员,以家长(父亲)为核心,以虚拟血缘关系强化对家族的忠诚。后唐之所以能以弱胜强消灭后梁,李克用能征善战的16个义子功不可没,其中李嗣昭、李嗣本、李存进先后战死沙场,李嗣源更是辅佐李克用的亲生儿子李存勖,打下后唐半壁江山。相比于李克用养子突出的军事才能,朱温的义子多才多艺:朱友文,善谈论,颇能写诗;朱友恭,擅长经商理财。

不过,五代军阀的养子们或成为手握实权的高级将领,或是掌控一方的节度使,两者常常互为奥援,实则削弱了军阀政权的中央权威。义子叛乱是五代战乱频仍、王朝短命、纲常沦丧的重要原因。

父子相残兄弟反目

养父子这种虚拟的血缘关系本质上是政治利益的相互交换,养父为加强实力,义子为追求前途富贵。养父掌权之时,义子们尚能尽忠效力,但养子之间,养子与亲子之间已经开始明争暗斗。上述李存孝遭车裂正源于李克用另一个义子李存信的构陷迫害。朱友文作为义子深得朱温宠信,很可能被立为太子,已遭人妒恨,待朱温病危之时,朱有珪就痛下杀手。

可是,朱有珪同父异母的弟弟朱友贞并不甘居人下,在洛阳发动兵变,逼得朱有珪自杀,然而故事还没有完。朱温的另一个义子朱友谦与敌手李存勖联兵,灭了后梁。为了皇位与权力,朱家父子兄弟六人竟然上演了一出连环相杀的伦理惨剧。但最后“胜出”的朱友谦就有好下场吗?他因灭梁有功,被唐庄宗李存勖收为养子,家族一时尽享荣华,但后来还是被庄宗所杀。

再来说说李可用的亲子义子们。李嗣源为后唐立下不世功勋,却也功高震主,遭唐庄宗猜忌防范,唐庄宗甚至派人监视李嗣源的起居。公元926年,李嗣源奉旨讨伐魏州叛乱,在部将劝说下拥兵而反。最后唐庄宗众叛亲离,死于乱军。李嗣源间接导致养父李克用的亲生儿子李存勖之死,但他的亲生儿子李从璟也被他曾经的义子元行钦所杀,这真是自食恶果。元行钦本于913年被李嗣源于收为养子,后来唐庄宗强行索要,李嗣源不得不放手。元行钦又成为庄宗的养子。

李嗣源家族的悲剧并没有完。李嗣源的亲儿子李从厚继位后,李嗣源的义子李从珂就渐被削权。李从珂被逼造反,自立为帝,李从厚被废后不久遇害。可悲剧仍然没有结束。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遭李从珂猜忌,一怒之下,竟然演绎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养父子关系。石敬瑭勾结契丹人,认贼作父,自认儿皇帝,不但与契丹联手灭掉后唐,更将中国北方屏障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导致之后的北宋一百多年无法翻身并最终为金所灭,并牵连影响令南宋长期弱势。

五代盛行的养子之风虽是适应特定政治军事环境的历史产物,但严重挑战了主流的宗法伦理制度,更关键的是它违背了基本的人性常情,在割据混战被统一的北宋取代之后,也就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