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有没有想过统一中国?大将断言天国必亡

2020年07月06日10:06:42

罗大纲,少怀大志,成年之后,游侠江湖,曾组建"三合会"率饥民暴动。以后进入广西,加入"天地会",活动于浔、梧、永安、荔浦等地,攻城略邑,突袭清军。洪秀全起兵后,罗大纲带领两千多部众投靠太平军,被任命为左二军军帅,是太平天国水平的主要将领,曾大败曾国藩水军,曾国藩几欲投水而死。

由于罗大纲在加入太平天国之前,曾经独自经营一方,所以其战略眼光,远远超过其他诸将。

打下南京之后,对今后的革命形势,太平天国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以洪秀全、杨秀清为代表,要定都南京,划江而治,不思进取;一派以石达开、罗大纲等一线猛将为代表,要求趁热打铁,直取北京。尤其是罗大纲的建议极具战略眼光:

据《清史稿·洪秀全传》和李秀成的供词记载:既都金陵,欲图河北。罗大纲曰:欲图河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否则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以至皖、豫;一出汉中,疾趋咸阳;一出徐、扬,席卷山左。咸阳既定,再出山右,会猎燕都。若悬军深入,犯险无后援,必败之道也。且既都金陵,宜多备战舰,精练水师,然后可战可守。乃遣丞相林凤祥、李开芳、罗大纲、曾立昌率军东下。秀全诏之曰: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

大纲诏人曰: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属无类矣。

这里罗大纲给洪秀全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洪秀全御驾亲征,驻师河南。河南就是中原,历来是中国心腹之地,洪秀全亲临前线,驻军中原,一是向全国表明太平军并非乱国流寇,而是要驱除满州贵族,光复汉家江山,二是趁起兵之初的清廷惊慌失措之机,速战速绝,直捣北京腹心重地,一战定乾坤。

中策是先平定东南九省,建立稳定的大后方,再三分路出师。一路从湖南、湖北入河南;二路遡江而上,取四川,夺长安;三路是从徐州、扬州,夺取山东,随后三路大军会师北京。

下策是既然定都南京,必须大力组建水军,控制长江,才能守住南京。

洪秀全

可惜这三策洪秀全一个也没有采纳。后来林凤祥、李开芳以偏师北伐,竟然也能一路打到天津。以这种情况分析,如果当时洪秀全御驾亲征,全力北伐,一定能够夺取北京。北京失夺,清廷必会迁都关外,那样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

看到这种建议不采纳,罗大纲敏感的看到洪秀全的局限,痛呼失败不远了。后来的局势发展,也印证了罗大纲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一个政权的最终政治理想极其重要,当时的曾国藩、左宗棠、赵烈文等人,以及后来的史学界都认为洪秀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宗教和文化问题,一个洋教,而且是个洋邪教,只可欺骗一时,要取得知识分子和广大老百姓的支持,还得承认中华正统文化。

这固然没错,但是能与大清举全国之力周旋十四年的洪秀全,也不是一无是处,对这个建议,他不会不会是全无考量,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不愿意改变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胸无大志,而且听不得别人的意见。

当年,汉高祖刘邦进行了咸阳皇宫,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如山的金银财宝和成群的美女,革命意志也垮了,当晚就要住皇宫里不走了,是张良、萧何等人连说劝,最后直接让侍卫把刘邦架出了皇宫。刘邦清醒过来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不再涉足皇帝半步,而是住在军营里等项羽来接收。这就是著名的“下榻秦宫”。

可相比之下,洪秀全远没有刘邦的心胸和意志,一面是南京城里的花花世界,一面是前途凶险未卜的前线,他宁愿做个富家翁,留在南京好好放纵一下,以补偿自己多年的底层贫苦生活。他一留下,洪秀清等人也随之纵情享乐。——团队高层放弃了艰苦奋斗和进取精神,失败只是个时间问题。

相反,如果全力进取,大家都把心思用在战争上,洪、杨的内讧也不会成为主要矛盾。化解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敌我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面对外部矛盾,在工作解决内部矛盾。

在洪秀全放弃进取的时候,清廷缓过气来,起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大批汉族士大夫,大好局势马上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