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缘阅读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葬于长陵,庙号太宗。朱棣在位的二十二年中,明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朱棣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迁都北京以加强对北方的控制,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被称为“永乐盛世”。朱棣驾崩后,有四位功臣获得了配享附祭于成祖庙廷的殊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河间王张玉,字世美,今河南开封人。张玉原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隶属朱棣麾下。他作战骁勇,又足智多谋,逐渐受到朱棣的器重。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当时燕军诸将,“张玉善谋,朱能善战”,被朱棣倚为左右手。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南军大将李景隆(勇猛善战的曹国公李公忠怎么会有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张玉参加东昌之战,为救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竭战死,时年五十八岁。永乐年间追封荣国公,谥忠显,朱棣称之为“靖难功当第一”。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张玉被加封为河间王,改谥忠武,并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与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一同附祭于成祖庙廷。张玉长子张辅因功被封为英国公,共历九代,至明亡而绝。次子张輗,初授神策卫指挥使,官至中军都督府右都督、太子太保,封文安伯。三子张軏,初授锦衣卫指挥佥事,官至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封太平侯,追封裕国公。一女张氏为朱棣贵妃。
金乡侯王真,“奋武如王真,何功不成。不死,功当冠诸将。”这句朱棣给予王真的评语不可谓不高。王真,咸宁人,在靖难之役期间,奋勇杀敌,每战必先,以功封都指挥使,后在南下之时战死。永乐年间追封金乡侯,并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其子王通早期继承了父亲王真的职位担任都指挥使,率领父亲的兵马,转战各地,积累了许多战功,官升都督佥事、武义伯,宣德年间,时任太子太保、成山伯王通被任命为征夷将军,率军征讨交趾,但因水土不服、加之王通在应平的宁桥中了敌军埋伏,官军大溃,死亡二三万人,又私与黎利(越南后黎朝开国君主)议和,事发,帝大怒,王通被判死罪(因功臣之后免死流放),夺去诰券,并被抄了家。景泰元年(1450年),明景帝朱祁钰即位后,起用王通为都督佥事,守卫京城。景泰三年(1452年)王通去世。天顺元年(1457年),诏令王通的儿子王琮承袭成山伯。王琮的儿子王镛,明成化年间获得赏赐原来的诰券,子孙后代世袭一直到明朝灭亡。
东平王朱能,字士弘,今安徽怀远人,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累功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朱棣即位后,朱能被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兼太子太傅。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任命朱能为征夷将军,让他率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征讨安南,同年十月,朱能行至龙州(在今广西),病逝于军中,时年三十七岁,追封东平王,谥武烈。洪熙元年(1425年),朱能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与河间王张玉、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一同附祭于成祖庙廷。朱棣曾称赞他:辅吾成大业者,能也。其子朱勇,官至太保,袭爵成国公,土木堡之变时战死,追封平阴王,谥号武愍。朱能的成国公爵位共历九世十二代,传至明亡而绝。
荣国公姚广孝,法名道衍,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终年八十四岁,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并授给其养子姚继尚宝少卿的官职。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顾炎武赞之曰:“少师之才,不下于文成(王阳明),而不能行其说者,少师当道德一,风俗同之日,而文成在世哀道微,邪说之作之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