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真的是败在出身寒门吗?董卓的风评如何?

2020年07月31日16:55:41

董卓真的是败在出身寒门吗?董卓的风评如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情缘阅读小编一起看下去。

一个手里只有三千人马的地方武将能够入主洛阳,成为左右大汉王朝的权臣,董卓的造反不只成就了自己,还成了外来势力如何夺权的典范。然而,他在夺取政权控制权后并不能获得士大夫的支持,最终导致了十八路诸侯的讨伐。有人说这是因为他出身“贫寒”导致洛阳的士大夫阶层不愿配合,真是这样吗?我觉得并不合理,因为很多魏晋豪门正是在汉末的乱世中形成的,所以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董卓的风评不佳。

讨论这个问题前首先要清楚,在东汉末年,社会间盛行乡论评议,而且直到曹操稳定北方之前其影响足以成就或者毁灭一方诸侯的。(所以曹操早期不敢杀祢衡,后期却要杀死为孔融收尸的脂习)那么董卓的风评如何呢?《董卓传》的开篇是这么写的:

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

董卓年轻时曾到羌人部落力游历,跟不少羌人首领有交情。后来这些人到他家做客,他没有招待的东西就把家里的耕牛杀了款待他们。这些羌人为之感动,于是一起送给了几千头牲畜。他也因为健侠闻名。

此外,在永康元年,董卓随大将张奂征讨羌人,因功获封郎中,并赐缣九千匹。获赏后他亦将全部赏赐分给了手下将士。

看上去董卓至少在早年名声不差,或者说比较注重自己的名气。但这些行为恐怕并非出于真心,而是为博名望的故作姿态。而且这点应该是被不少士人识破了。

比如他的老上级张奂退隐之后,董卓曾派人拜访,但被张奂拒绝,原因就是他认为董卓“其心奸邪”。

此外董卓虽然有一定才能,但汉中央对他也是“颇以为虑”。中平五年十二月,朝廷派皇甫嵩,董卓各带两万人讨伐作乱的王国。到次年二月皇甫嵩大破王国,朝廷立即征董卓为少府,命他交出兵权。在董卓不肯就职的情况下,又把他任命为并州州牧,让他把军队交给皇甫嵩管理。

万般无奈之下,董卓才带着五千兵马离开凉州,但刚到河东郡就不走了,显然是在观望洛阳。可见,早期的董卓可能在军中甚至民间有一定“健侠”之名,但主流士族中应该难以获得认可。

所以在何进要引董卓进京时,卢植曹操陈琳等人都对他进行了劝阻,认为董卓进京必然为祸。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忧也是正确的。

之后董卓虽然收编了何进,丁原的部队,掌握了洛阳的控制权,但这并不足以让那些看不惯他的士大夫听话。尤其在杀害了四世三公的袁隗之后,破罐子破摔的董卓与士大夫阶层彻底决裂,想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只能诉诸武力。然而内部派系的混乱让这一方法同样困难,并最终导致了董卓的猝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