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赵氏铺平了由家入国的政治道路!情缘阅读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春秋末年,晋国公室衰微,大权旁落六卿,即“六卿专权”。赵鞅以卿主政晋国,挟强大武装,率诸侯之兵,戌周十载,又铸“刑鼎”,颁布晋国法典……这一切兆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赵鞅(?—前475年),又名志父,谥号简,时人尊称其赵孟,史书里多称之赵简子、赵简主。实际上他并不姓赵,而是姓嬴。原来远古时期,姓氏一分为二,既有姓,又有氏。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直到秦汉时,姓氏才合二为一。
赵鞅就属于嬴姓赵氏。嬴姓,源于颛顼高阳氏之孙皋陶,字庭坚(八恺之一),生于山西洪洞(一说曲阜),被舜赐以嬴姓。至皋陶的十世孙造父时,据《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得知,嬴姓赵氏始于西周造父。
那为何没有嬴鞅一说?因为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氏”是用来别贵贱的,而国君最为尊贵,不需要用“氏”辨别。据顾炎武在《原姓》载:“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次则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最下者庶人,庶人无氏,不称氏称名……”如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姓”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只有武士阶层才有“姓”。明治维新后,日本平民阶层才有“姓”。但日本的“皇室”却至今没有“姓”,因为其社会地位早已尊贵至极,毋须通过“姓”来反映。
好吧,我们再来看看赵鞅是一个怎样的人?
赵鞅出生在显赫的赵氏家族,其祖父就是赵氏孤儿--赵武。赵武曾掌控晋国朝政长达二十多年,其子景叔尽管没有执政,但却是上将军,在晋国政坛仍举足轻重。公元前525年,赵景叔去世,赵鞅继承其父上卿职位。
率诸侯之兵,会盟戌周
自晋文公起,晋国一直称霸诸侯,中间虽有挫折,但霸业仍持续百年之久。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王子朝发动叛乱。当时执掌晋国大权的是韩起,为平定周王室内乱,他随机竖起“尊王”大旗,派荀跞前往勤王,结果却大失所望,于是又派赵鞅前往协助。公元前517年夏,赵鞅与宋、鲁、卫、郑、曹、邾、滕、薛、小邾十国代表于晋国黄父(山西沁水翼城)会盟。赵鞅主持此次会盟大会,他在会上先是痛斥王子朝发动的叛乱,再提议各国应立即调集军队,提供粮草勤王,次年一定要将周王迎接回都城。参加会盟的各国都表示愿意听从调遣。次年,王子朝叛军不敌强大的盟军,撤出王畿。据《史记?赵世家》载:“晋顷公之九年,简子将合诸侯戌于周。其明年,入周敬王于周,辟弟子朝之故也。”这是赵鞅首次亮相盟会舞台,所表现出的果断与强硬,显示其已成长为一位有风范的大政治家。晋国能成功主导此次盟会,也反映出当时晋国的霸业仍存在。
不过,到了公元前482年的吴、晋在黄池(河南封丘南)的会盟却不一样了。当时的赵鞅早已步入暮年,而且吴国也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小国了。吴国原为晋国扶植的一个小国,目的是防御南方强大的楚国。但随着吴国实力的与日俱增,先是于公元前506年攻入楚国,公元前494年平定邻国越国,又北上与齐、鲁两国相继交手。此次盟会上,吴国铁定要与晋国争夺霸主之位。根据盟会制度规定:谁先歃血谁就是今后霸主。吴王夫差一到黄池,就要先歃血,立即遭到赵鞅的坚决反对,甚至下令军队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不过到了最后,晋国还是让吴国来主盟。可见,此时晋国的实力难以维持霸业,但赵鞅在盟会上显示出了临危不乱的大政治家气势。
颁布成文法,废分封制
晋顷公九年(公元前517年),赵鞅已是晋国执政。据《史记》记载:“(当时)赵简子在位。”
就在其执政不久,晋昭公二十九年(前513年),就下令让晋国民众捐钱出力,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曰:“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史称“公布成文法”。颁布成文法典,这在春秋时期以奴隶主贵族为主的社会里,无异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要知道,当时的政治是“刑不可知,威不可测”,而成文法典则彻底否定这种状况。因此,遭到旧的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发对。后来,在赵鞅“刑鼎”、子产“刑书”、邓析“竹刑”的基础上,李悝编著成《法经》,法家学说逐渐成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强大理论武器。赵鞅尽管不算法家学说的代表,但他却是首个颁布成文法典的晋国执政,在推行“以法治国”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从此,晋顷公一病不起,于十四年夏六月卒,秋八月下葬。翌年“子定公午立”,即晋定公元年。
实际上,自晋献公起,晋国就开始有意识地取消亲近公族的一些特权。当时的晋献公就察觉到自己的堂兄弟们,尤其是曲沃桓叔、武公的子孙,严重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就提拔士蔿,准备剪除公族。
春秋时期的公族,是指各诸侯国国君以外的同姓近亲--国君的儿子中,除太子,都称公子,公子及其后人均为公族。晋献公是晋国“公室”的代表,而曲沃桓叔、武公的其他后人都是“公族”。
士蔿接受任务后,采取离间、分化策略,成功地使群公子将富子排挤了出去。之后,士蔿又鼓动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自此,晋国公族势力对公室已构不成威胁。为了斩草除根,士蔿修筑聚邑(山西省绛县东南十里之车厢城),将群公子迁进去,其实是拘捕,士蔿在筑城的时候,就将聚邑当成牢狱来修建的。公元前669年冬,晋献公出兵包围聚邑,一举歼灭群公子。晋国自此无公族,西周以来一直奉行的分封制与血统贵族把持政权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为晋国的军事、经济与政治改革扫清道路,赵鞅“铸刑鼎”正是基于这样的局面。
其实,对于晋献公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晋国的未来却未必。他灭公族原是想保护公室不受威胁,谁知最后公室却彻底被架空了。
立赵氏宗邑,营建晋阳
在赵鞅之前,赵氏宗邑发生国数次迁移。如赵夙为赵氏宗主时,封于耿,此时赵氏宗邑在耿这个地方。赵武复兴赵氏后,宗邑在温地。到赵鞅时期,他将赵氏宗邑立在晋阳(山西太原南古城营)。
原来,当年晋顷公因为赵鞅入周平王室之乱勤王有功,又为了防羊舌氏杨食我之子孙勾结秦国侵犯,就赐封赵鞅于靠近秦国边境的赵邑,允许他在蒲坂筑城。晋阳城于顷公十三年秋八月开工,周天子令晋国主持建筑汝水城。据《左传译文·昭公二十九年》载:“晋顷公十三年“冬,晋国的赵鞅、荀寅领兵在汝水边(今河南郾城)筑城。”
晋阳,位于今晋中盆地北端,西临汾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赵鞅将这里确立为赵氏新的宗邑后,前后派谋臣董安于、尹铎前往治理。
董安于经营晋阳的最大贡献就是在这里储备了充足的武器兵械。据《战国策》载:“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室之垣,皆以荻蒿苫楚墙之,其高至丈余。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据《晋阳古城勘察记》载,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太原市南的古城营村,发现了春秋晚期董安于所筑的晋阳古城遗址。当时所存的晋阳城南城墙残长626米,宽30米;西城墙残长2700米,其中有900米高出地面约7米。从连接现存于地上和地下的城垣遗迹来看,此城的南北长度估计可达4500米左右。经过二千五百年的风风雨雨,仍能保存如此“完整”,可见当年的晋阳城绝对是大邑。
之后,赵鞅又派尹铎代替董安于经营晋阳。尹铎临行前请示赵鞅:是要将晋阳当做提供赋税的城,还是当做保护的屏障?赵鞅十分肯定地回答:“要建成保护的屏障。”尹铎随即裁减各户的税额。赵鞅还对儿子们说:“晋国如果有了祸难,你不要认为尹铎年轻,不要嫌晋阳路远,一定要到那里避难。”
可见,赵鞅营建晋阳城,充分体现了他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和具有远见的卓识。在之后的六卿斗争里,晋阳城真的起到了保障赵氏一族的巨大作用。
六卿大兼并,八年战争
晋阳城建成之日,晋室公族与六大卿族之间矛盾彻底爆发,六大卿族间大兼并战也自此开始。
公元前497年,赵鞅原本打算将安置于邯郸的五百户家奴迁到晋阳,邯郸大夫赵午从中阻挠,赵鞅怒斩赵午。赵午的儿子赵稷、涉宾在邯郸发动叛乱。赵午的舅舅荀寅(中行氏),联合自己的姻亲士吉射(范氏),想借机打压赵氏。
一开始,赵鞅就被逼退至晋阳。但随着局势的发展,赵氏与范氏、中行氏的“窝里斗”无疑于开启了六卿大争斗的大门。晋国很快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方是赵氏、韩氏、魏氏、智氏、晋公室组成的阵营,另一方是范氏、中行氏、邯郸赵氏与各诸侯国的支持者组成的阵营。
自此双方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争。战争开始时,范氏和中行氏略占优势。
赵鞅为保卫赵氏宗庙、团结宗族一致对外,对族人和家臣施压,让他们听从自己的指挥。首先对付那些早已被驱逐的敌对宗族,防止他们返回晋国;其次让族人和家臣以己身或儿子作为人质;再次,让族人和家臣发誓不能培育私家势力,一旦发现必严惩。没多久,赵氏宗族空前团结。
公元前493年,双方在铁丘(河南濮阳西)决战。战斗前,赵鞅为激励将士斗志,向参战将士承诺:如果战胜,犒赏上大夫一县,下大夫一郡,士十万亩田地,庶人、工、商可做官,奴隶可得到自由。这一招果然凑效,战斗开始后,“赵家军”个个奋不顾身往前冲杀,大败敌军,史称“铁丘之战”。
此战后,范氏和中行氏再也无力与赵氏对抗了。
公元前490年,赵鞅率军攻占柏人(河北隆尧西),士吉射、荀寅亡命齐国,晋国开始了赵、韩、魏、智四卿专政时期。
赵鞅成为晋国的实际控制者,赵氏也得到了大片“领土”。
随后,智氏的智伯不听赵鞅“劝阻”,疯狂掠夺各卿领土,但是年迈的赵鞅没有精力“讨伐”智氏,于是他开始考虑挑选有能力“接班人”,让他带领赵氏征讨智氏。
赵鞅为了考验几个儿子的能力,让他们到常山(今河北曲阳西北)寻找宝符,并承诺谁最先找到必重赏。
很快,回来的除了赵毋恤之外,其他儿子都说没找到。而赵毋恤对赵鞅说:从常山居高临下可以看见代国,因此宝符就是代国。赵毋恤成了赵氏领导者,即赵襄子。他兴兵灭代,反灭智伯,为“三家分晋”奠定基础。
对于如何评价赵鞅,可以这么说,他为赵氏铺平了由家入国的政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