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人在千钧一发时挽救了汉朝,却为何被逼绝食而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情缘阅读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他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了汉室江山,为大汉王朝四百年的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在中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决雌雄之时,打败了地方分裂势力维护了中央集权制,为在中国传承两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度保驾护航;
他出将入相文武双全为大汉王朝的繁荣富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是谁?他就是在汉景帝时期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迅速评定吴楚七国之乱的一代名将——周亚夫!
那么为何忠心耿耿对汉室有再造之功的一代名将落得被逼绝食而死的悲惨下场呢?
让我们一切都从头说起吧。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次子,正常情况下他父亲的爵位应该有他哥哥及其后人世代传袭,但是上天对他很是照顾,后来周亚夫的哥哥绛侯周胜之犯了罪,文帝选周勃子孙中有贤德的人为侯,大家都推举周亚夫,于是封周亚夫为条侯,继承绛侯爵位。
没有尺寸之功,年纪轻轻就被封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奋斗却难被封侯,比如大家熟悉的飞将军李广,一生征战无数,到死也没有被封侯。
这么看来周亚夫命还是非常好的啊,而且在他封侯后不久他的好运又来了。
元前158年,即汉文帝22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文帝急忙调边将镇守防御。为了警卫京师,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细柳营的由来。
汉文帝当时放心不下,为鼓舞士气就亲自去三个军营慰问士兵。汉文帝先去的是灞上,然后去了棘门,每次还没到军营,随行太监清清嗓子大喊一声:“皇上驾到!”然后守卫士兵齐刷刷的跪下,边磕头边回答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汉文帝的“宝马车”直接加速开进军营,这个时候两个军营的主将才得知皇帝大驾光临的消息,匆忙出迎。
最后汉文帝来到了细柳营,到了军营门口,随行太监喊了一嗓子皇上驾到,结果门口士兵没有任何反应。随行太监有点发慌,是不是声音太小啊,于是提高嗓门大声喊道:“皇上驾到!”
这个时候守门都尉出来了,训斥太监:“你在军营门前大喊大叫什么啊,小心治你的罪!”太监肯定不服软啊,他就把皇帝搬出来了:“你一个小小的守门都尉敢对皇帝不敬,小心满门抄斩!”
守门都尉说出了一句千古流传的话:“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一句话让随行太监没有办法了,只好向汉文帝如实禀告,汉文帝派人拿着自己符节通报,周亚夫命令打开寨门迎接。
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告诉文帝的司机:“将军有令:军营之中要控制车速。”司机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
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行军礼。
大家要知道即使是大名鼎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韩信,他的军营连续两次被刘邦轻而易举进去游玩,从这点来说周亚夫治军才能绝对不低于韩信。
通过这件事汉文帝非常赏识周亚夫,不久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后来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景帝说:“以后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
文帝去世后,景帝让周亚夫做了骠骑将军。也许是命运太过眷顾周亚夫了吧,不久他就遇到了更大的机遇。
公元前154年,即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东王刘印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
一时间狼烟遍起,汉王朝面临着立国以来最大的危险,一旦七国联军获胜,中国又将重新回到四分五裂的战国局面,也就不会再有传承四百余年的大汉文明。
在此千钧一发时刻,汉景帝想起了父亲临终之际的嘱托,于是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
周亚夫没有推辞,领兵出征,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评定叛乱,挽救了汉室江山,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152年,周亚夫被汉景帝任命了丞相,达到了人生巅峰。
然而不久他在没有任何过失的情况下被逼辞去相位,最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冤枉的,却仍然匪夷所思的被逮捕下狱,最后被逼绝食五日吐血而亡!何其悲哉!何其冤乎!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读到他的故事时,我心痛不已,为他感到万分委屈和可惜,当时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他无缘无故被逼绝食而死,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直到后来很多年后我才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世上所有的事都是有因果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没什么奇怪的啊,在中国历史上战功卓著的将军不得善终的太多了,比他有名的将军下场更惨的也有很多,为什么你独独对他念念不忘啊?”
没错中国历史确实有许多战绩卓著不得善终的将军,他们不得善终的原因无外乎下面四种情况:
一、遇到的君主昏庸不辨忠奸,猜疑心强;
二、掌握军权,拥兵自重,威胁到皇权;
三、遭遇到奸臣陷害;
四、居功自傲,得意忘形,言行举止不当引火上身。
但是周亚夫恰恰是个特列,以上四种情况并没有符合他的,
第一他遇到的君主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是历史上有名的好皇帝;
第二周亚夫在评定七国之乱后不久就入朝担任了丞相,交出了军权,从此再也没有重回军营;
第三在周亚夫死亡这件事上面,确实没有奸臣陷害他;
第四周亚夫是一名儒将,不是那种大老粗,而且从头到尾他并没有犯什么错。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周亚夫被逼绝食而死呢?
史书上对周亚夫的死给出了两条原因并且流传至今,一个原因说起初做河内郡守时,许负曾给他看相,说他三年后为侯,封侯八年为丞相,掌握国家大权,位尊任重,在众臣中将首屈一指,再过九年会饿死。
第二个原因说与周亚夫耿直的性格有关,前有冒犯文帝之举,后有得罪梁王、窦太后、景帝之事(即把皇帝和皇帝之母、妻、弟、大舅子均得罪了),这种观点认同者甚多,连太史公在史记中也是这么写的。
然而周亚夫真的就因为他耿直的性格而落得被逼绝食而死的下场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第一个所谓的原因是封建迷信,可以断定是后人附会,以天意来解释周亚夫之悲剧事件,所以不足为论,今天也不探讨如何鉴定封建迷信之真假的事宜;第二个原因明显是牵强附会而且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疑点重重。
疑点一:大家不要忘了在平定七国之乱后,梁王在窦太后的支持下一直在谋取太子之位,是汉景帝最为头疼的人,汉景帝处处提防着梁王和窦太后,后来梁王也是郁郁不得志,心灰意冷的病死,窦太后还一直怪罪于汉景帝。试问汉景帝会因为梁王和窦太后说周亚夫的坏话就猜忌他吗?而且窦太后是历史有名的贤能太后,会无缘无故容不下有再造汉室之功的周亚夫吗?
疑点二:周亚夫在担任丞相后,在处理政务上是和汉景帝观点不同,也曾有争论,但是都是国家大事,何况后来周亚夫已经辞职了,汉景帝为什么还不放过他?难道汉景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吗?
疑点三:为什么在汉景帝和大臣都知道周亚夫是冤枉的,还一定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然而更诡异的是千百年来为什么没有人咒骂汉景帝无故冤枉杀害大臣?退一万步讲周亚夫得罪了汉景帝但罪不至死吧?
其实周亚夫之死是有人故意掩盖事情的真相,周亚夫死亡事件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阴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事情真相,还周亚夫将军一个公道!
周亚夫冤枉而死事情的源头还要从他的父亲周勃说起。
周勃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后来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氏一家势力鼎盛,而待吕后去世后,吕氏一家企图铲除刘氏家族的力量,周勃与陈平等合谋,夺取了吕禄军权,一举谋灭吕氏诸王,重新拥立文帝。
当时的情况从各方面来说都轮不到代王刘恒做皇帝,大臣们经过激烈的争论,最主要的一点刘恒的母亲和王后家族都默默无闻,不用担心再次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所以最后拥立刘恒即位为帝,是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文帝!而当时元老大臣的代表就是周勃!从这一刻起周勃及他的家族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面,随时都有被吞噬的可能!
01
当初汉文帝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周勃为丞相,夺其军权;后数年在明知周勃不可造反的情况下逮捕入狱,准备动手杀掉,但当时诸王侯虎视眈眈在外,朝廷内部元老大臣们还掌握着实权。这时候汉文帝骑虎难下,最后还是薄太后出面为周勃说情,然后放了周勃。但从此之后周勃心灰意冷而后病死在文帝去世前。
02
当初汉文帝赏识周亚夫的原因,除了周亚夫的治军才能突出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军中将领很多都是周家的旧部,周亚夫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03
在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和其父亲一样同样是夺其军权,任命他为丞相。不同的是,汉景帝晚年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外地的王候已经构不成对皇室的威胁,内部的元老也基本上都已经离世。可是周亚夫却老而不死身体非常健康,就像一根刺总是卡在汉景帝的喉咙中。最后汉景帝还是动手了,不过在周亚夫绝食死后,并没有为难他的家族。
04
周亚夫绝食自尽后,封地被废除。爵位中断了一年,景帝改封绛侯周勃的另一个儿子周坚为平曲侯,接续绛侯的爵位。周建德,周坚之子,周勃之孙子,周坚死后继承侯爵。十三年后,建德任太子太傅。因所献的助祭黄金品质不佳,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被判有罪,封地被废除。最终周亚夫的家族还是没能逃过厄运。
其实周亚夫被逼绝食而死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家族一直都是汉文帝和汉景帝及其后世子孙始终提防忌惮的对象!
在历史上,凡是在皇帝去世后皇位空缺出来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废立之事的臣子,他及他的家族都很难善终。
这是一条诡异的历史规律。
不管任何人做了皇帝都是这样,皇权的至高无上性与政治斗争残酷无情造就了满腹厚黑学的皇帝。
皇帝把皇权的权威性与王朝统治的稳固看的无比的重要,父子亲人都可以做牺牲,何况一个周亚夫呢?
其实不管周亚夫有没有得罪汉景帝都不重要,他的结局都是死路一条,而绝食而死也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
有人说古代有两个地方最肮脏,一个是皇宫内颠倒黑白,为了权力家人相残;另一个是妓院为了钱,丧尽天良。原来历史不仅充满精彩,也有许多无可奈何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