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做了什么让接连获胜的西夏军主动投降?

2020年07月24日19:19:25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情缘阅读小编带来的X北宋大军对阵西夏遭遇连败,包拯利用一种调料,令西夏主动投降。

由于北宋长期奉行“重文抑武”政策,皇帝和文官集团百般压制武将的地位与权力,使得北宋军力越来越差,武备愈加空虚。

 

到了北宋第四任皇帝宋仁宗赵祯在位时,北宋武备不振终于导致了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当时,北宋的西北地区有一个名为党项的游牧部族,他们世代生活在今天的宁夏地区,彪悍好战。由于宁夏富产良驹,所以党项人拥有着精锐的骑兵部队。仁宗年间,党项人首领李元昊看其“宽仁恭俭”好欺负,便悍然起兵造反,不再充当北宋藩属,而是自立为帝,公开与北宋朝廷决裂,还屡屡出兵侵扰宋朝边境。

为此,北宋先后出动三路大军迎击西夏,史称“第一次宋夏战争”。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三月,西夏大军攻击宋朝西北重镇延州,而延州守将范雍势单力孤,只得连忙向朝廷求救,宋廷遂派遣大将刘平和石元孙星夜驰援。双方在延州城外三川口遭遇,经过一番惨烈激战,宋军将士全军覆没,这就是著名的“三川口之败”。

随后北宋忍无可忍,便调集重兵,这一次宋仁宗派出了韩琦、范仲淹等名臣赶赴西夏前线,指挥对夏作战,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但没过多久,宋军又于好水川陷入重围,再度全军覆没。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宋夏大战再起,结果宋军又在定川寨大败,这就是北宋历史上屈辱的“镇戎三败”。在三场大战中,宋军上下其实都充满了问题。

宋仁宗面对战场败局一筹莫展,但又不能与西夏议和,便向群臣问计,所幸包拯帮助北宋走出了这一困境。很多人只知包拯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善于断案,却不知包拯为官生涯中更多的时间都在参与北宋军国大事的决策,断案成就只是其人生的很少一部分,他不仅是宋仁宗的股肱之臣,还加官为龙图阁学士。

眼见北宋在西夏战场上陷入颓势,在朝廷群臣一筹莫展之际,包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据《包拯集》记载,包拯曾向宋仁宗献上一条对付西夏的“绝户计”。由于西夏拥有众多天然盐池,盛产青盐,而盐是一种老百姓必备的基本生活物资,日常消耗量巨大,所以西夏就把特产青盐当为一种出口资源,大量向邻国贩卖,以获取丰厚利润,再用以购买西夏紧缺的布匹、粮食、铁器等资源,盐业可谓是支撑西夏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包拯看来,既然西夏“财用所出,并仰给于青盐”,那么大宋就应该严格控制从西夏进口青盐数量。北宋人口众多又是西夏青盐最重要的进口国之一,如果大幅削减甚至禁绝进口西夏青盐,那西夏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就会断绝,一旦其陷入财政困境,离土崩瓦解之时就不远了。至于北宋国内,有着山西解州盐池,产量极为丰厚,足以保证宋朝国内食盐供应,在此情况下减少禁绝西夏青盐进口,不仅对北宋国计民生并无多大影响,还会对西夏造成严重打击,所以食盐这种调料,完全可以成为大宋抗击西夏的利器。

听完包拯的真知灼见后,宋朝君臣如梦方醒,马上达成共识,开始把控从西夏进口的青盐数量,并关闭了宋夏双方边境的贸易场所“榷场”,禁绝双边贸易。不久,西夏果真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西夏国主李元昊虽在战场上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但对包拯所提出的“调料战术”,却是束手无策。在西夏国内的强大反对下,李元昊最终选择退让,于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同北宋朝廷订立《庆历和议》,李元昊主动取消帝号,向宋朝俯首称臣,尊奉宋朝正朔,而宋朝每年赏赐其无数金银财宝,宋夏双方间的紧张局势这才得以缓解,边境地区也暂时趋于稳定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