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墨林有多少收藏品?故宫有一半的书画藏品都是他的

2020年07月31日23:25:39

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严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鸳鸯湖长、漆园傲吏等,浙江嘉兴人。明国子生,为项忠后裔,为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

这是个被誉为明清以来

八大鉴赏家之首的男人

有人说

他撑起了半部中国的美术史和书法

比如说

他的书画收藏总量

大概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半

世界上诸多博物馆的

中国书画类的镇馆之宝来自于他

这是个拥有无数故事的男人

民国年间,翁同文在故宫博物院的库房,发现近半数的字画上都有一个人的印记,翁同文最终复原了一份藏品目录,推算出这个人的书画藏品总数为 2190 余件。那时,据《故宫书画录》统计,故宫博物院的书画收藏一共也就 4600 余件。

这两千多件藏品原本都置于明代的天籁阁中,如果想把这里所有的藏品看一遍,需要花上两个月的时间,但阁主极其“吝啬”,很少有人可以征得同意踏入天籁阁。

重元贬宋,是明代的风气,所以天籁阁里有众多“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及其他元代的精品并不稀奇。实际上,阁主人是一个颇具历史观念的收藏家,他以宋、元文人画家为主体构建他的收藏王国。在这个名家谱系中,赵孟頫犹如中心座标,往前追溯,是唐代及六朝、晋代的藏品,往下延伸,则是吴门画派的文徵明。可以说,阁主人凭一己之力撑起了半部中国美术史,甚至阅人。。。画无数的乾隆都是他的粉丝。

此人便是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 1525-1590 )。

唐代韩幹《照夜白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唐代韩幹《照夜白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江湖上流传着项元汴的许多轶事。

比如,听闻他非常吝啬,衣服穿得和老农差不多;又比如,他曾经因妓子豪置千金打造了一张沉香床,而后又把它烧了,造就了一条沉香街;再比如,他与僧人也有诸多故事流传下来……

又比如说,他和诸多当时有名的匠人关系都不错,并让他们制作了,几榻架柜奁盒各种器具并在其上都刻上铭识,精巧得像秦汉之物;再比如说,他和乾隆这个同样爱收藏的大收藏家有一个相同的爱好——爱盖章,听说是检阅一遍就盖一次章。这个爱好非常受后人诟病,一是有碍观瞻,一幅画里那么多章总是不好看;二是艺术史学家们感叹,你有那么多时间盖章,怎么没空去梳理下自己的藏品,用点心就是后人拼尽一生心力才能整理出来的艺术通史,对他可谓是又爱又恨。

大名鼎鼎的顾恺之《洛神赋图》也曾是项元汴的收藏之一大名鼎鼎的顾恺之《洛神赋图》也曾是项元汴的收藏之一

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唐摹)》、韩干《照夜白》图卷、韩滉《五牛图》、李唐《采薇图》、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王羲之《兰亭序》、怀素《苦笋帖》……随便一件都是镇馆之宝。将这些闪耀古今的精品藏入私囊,必然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但你千万不要以为有了财力就可以完成如此浩瀚的收藏。


项元汴的父亲项铨年轻时靠经营典当业完成了原始积累,然后到处置地买屋,收取地租。项铨在日后有更巨的财富增长,除了经商头脑外或许更得益于他的品格——项铨当年买下一处房屋,几十年后翻修时,从壁肚里发现了一大笔金子,项铨找到旧宅主人的后代,把这笔钱如数还给了他们。

项铨死后,把家产以一作三,分给了他的三个儿子。二哥醉心于文艺事业,天天赋诗作画;兄长(项元汴比长兄小 25 岁)踏入仕途,无心金钱。所以,项家的大部分家产都给了这位小儿子。

坦白来说,年轻时的项元汴还算不上鉴藏家,最多算是一个古董商人,这话的意思是说他的专业能力并不是那么强。那他如何在 30 岁左右时完成了初步的收藏体系建立呢?这得益于,他与同时代明代书画大家的交往。

文徵明就是其中之一,在当时文徵明不仅是当红画家、吴门画派的盟主,而且在江南一带的书画鉴藏中也是泰山北斗一样的人物。文徵明比项元汴大 55 岁,但他很长寿(近 90 岁时去逝),所以项元汴才有幸与文徵明产生了更多交集。

因项元汴而提升了自己艺术成就的也大有人在:仇英,虽然后来成为明四家之一,但仇英一开始只是个工匠出身的画工,靠画画糊口,但是他的模仿能力极强,项元汴就把他请到家里来临摹古画,一呆十几年,终于摹成了一代大家;董其昌,年轻时多次拜访过项元汴,在短时期内阅遍了天籁阁历代的精品,终从晋、唐人的真迹中寻找灵感。

世人评价项元汴有些吝啬,但在收藏上他却常常一掷千金,是真的千金!

项老板从根本上说是个商人,他有自己的一套收藏法式。

其一是,热爱盖章。在书画上盖章本来是宋代以来的传统,可是像项老板这样基本上看一次就盖一次的也算是天下第二了(第一当然是他的粉丝乾隆了)。项老板经常用的印鉴有“项元汴印”、“子京”、“墨林”、“天籁阁”等等,大概有110方。

章多也就算了,盖得还比什么都勤快,在《卢鸿草堂十志》中盖了近100方,怀素《自述帖》上盖了70多方……章多也就算了,盖得还比什么都勤快,在《卢鸿草堂十志》中盖了近100方,怀素《自述帖》上盖了70多方……

其二是,喜欢记账。项老板往往在藏品的题款中把购买的价格也写上去,就跟账本一样。比如说,他藏的最贵的是王羲之的《瞻近帖卷》,二千金,其次是怀素《自叙帖》,值千金,赵孟頫《书道德经卷》“其值七十金”……当时的一金等于一两银子,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到两石大米,高级商品房大概要400金,所以……你去算吧。

其三,独家编号。项老板将自己收藏的所有作品做了一个编号,编号是按《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来的,比如韩滉《五牛图》的编号是“此”字,王蒙《稚川移居图》对应的是“圣”字……很有打假意识噢!

项元汴曾经搞到一架据说是魏晋时期的孙登的古琴,琴上刻着“天籁”两个字,所以就将自己的藏书楼叫做“天籁阁”,天籁楼里藏的除了书,当然就是他收集到的各种古董了。

那是1556年的冬天,何良俊铭记一生的日子。他将这一天的所见所闻郑重地写在了《四友斋丛说》里。那是1556年的冬天,何良俊铭记一生的日子。他将这一天的所见所闻郑重地写在了《四友斋丛说》里。

他在主人的带领下,走向天籁阁。堂前是松石梅兰,似有暗香来。入书房,登上墨华阁,转过四座大理石屏风,最后进入一个密室……

项元汴曾得意地为怀素《论书帖》书写一段长跋,表达对怀素的独特见解项元汴曾得意地为怀素《论书帖》书写一段长跋,表达对怀素的独特见解

何良俊看到了一个时光隧道。

如果说去年寿宴的奢华只是让何良俊感叹不已的话,那么这里让何良俊完全失去了言语的能力。

这个时光隧道里,陈列着商周的彝鼎、汉代的玉器、唐宋的巨迹、宋元的名画、永乐朝的漆器、宣德朝的香炉,还有数之不尽的大小瓷器、古籍、古砚、佛像与各类珍玩。好像整个世界的宝物都挤到了这小小的阁楼中。

然而当时的何良俊不知道,他所看到还远远只是阁楼里的冰山一角。这里还有在后世能让无数艺术史学家为之赞叹的米芾的画作、宋徽宗的工笔,以及能让无数博物馆为之疯狂的王羲之的书帖。

这就是天籁阁,让后世为之赞叹并且无限惋惜的天籁阁。

“第二天,他会去看他的宝石和贵重石头,他有许多这类东西,价值连城……如果他想每样看一遍,得花整整一个月,然后才能从头看第二遍,第二遍同样会给他带来快乐,因为自从他从上一次看它们起,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这是菲拉雷特对意大利“痛风者”皮耶罗艺术品收藏的描述。而如果换成项元汴的话,这时间得延长为两个月。

项元汴的收藏有多少?以其最著名的书画收藏为例,民国年间,历史学家陈寅恪的弟子翁同文根据千字编号推测出了项元汴的书画的收藏总量——2190件。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我们对比下汇聚了数百年积累以及举国之力做收藏的故宫博物院或许就比较直观。根据《故宫书画录》,故宫博物院的书画收藏为四千六百余件,项元汴个人的收藏,就将近故宫的一半,更不用提其收藏质量之高。

他的收藏质量有多高呢?我们来稍列几个名字:他一生收藏过王羲之、孙过庭、褚遂良、怀素、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书法名帖,顾恺之、王维、韩滉、巨然、李公麟、马远、梁楷、宋徽宗、赵孟坚、赵孟頫、王蒙、吴镇、倪赞、黄公望、文徵明、仇英、沈周等绘画精品。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王羲之的《瞻近帖卷》《行楷书千字文》、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米芾的《清和帖》、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等都曾经置于天籁阁。

他的天籁阁,是所有当时的文人、后世的艺术史学家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天堂。

在项元汴的天籁阁中,除了震惊世人的书画,还有同样丰富的青铜器、瓷器,甚至乐器等藏品。如此丰富的收藏,也难敌后世的变故。

1590 年,项元汴去世,部分藏品流出天籁阁,被董其昌等递藏;

50 年后,清军南下,天籁阁毁于战火,项家人流落各地,藏品被千夫长汪六水洗劫,人去楼空,斯文不再;

再后来,项元汴最大的粉丝乾隆专访天籁阁,收藏了项元汴的大部分藏品;最后,又经一些变故,部分珍品流出国外,有些进入故宫。。。。。。

在帝制时代的中国,对一个人的才能、地位最大的认同来是自于国家组织的各级考试,很少有人能禁得住通过国考以取得功名的诱惑(项元汴从未参加考试),因为这是通行的迈向社会精英人群的必由之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由艺术品构成的世界,却让项元汴足以抵制住这种诱惑。

作为这些藏品的主人,他花费巨资所赎买的,乃是逝去的时间,逝去的荣光。当项元汴在满眼古物的天籁阁里踱步时,他一定是这样想的,由于他连接着宋元、隋唐、魏晋乃至更早时候的文化英雄,连带着自己也加入到文化精英的行列中去了,在“功利主义者”的眼光看来,这或许正是艺术战胜世俗的一个明证。

宋代,在艺术上是一个无比璀璨的时代,项元汴天籁阁中的宋代书画是他收藏的重要一环,那里闪耀着——李成、范宽、米芾、马远、宋徽宗、李迪。。。。。。——顶尖书画家的光辉。

其中,南宋大家李迪的《雪树寒禽图》和《双雏待饲图》(下图)也都曾进入天籁阁,这两幅作品现在看来实在是太萌。前者是李迪的晚年精品之作,后者更是被项元汴评为“神品”。

《雪树寒禽图》画的是竹叶覆雪,轻染薄雪的棘树上,栖息着一只雀鸟。山坡以粗笔勾出,写一丛衰草,更添雪意。双钩写竹、树干,敷色渲染。雀鸟以没骨及钩勒相结合绘出,写实生动。此画是李迪晚年的精心之作。

《鸡雏待饲图》被项元汴评其为“神品”,画面不作背景,只以黑白黄三色细笔勾描鸡雏细润丰满的毛羽,两鸡雏或立或卧,张口而鸣,神态生动,十分可人。

项元汴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民间收藏里的第一牛人,存世的古画精品,当年大多都曾经过他之手。一座天籁阁,撑起了书画的半壁江山。

1590年,项元汴去世,部分藏品流出天籁阁,被董其昌等递藏。再后来,清军南下,天籁阁毁于战火,项家人流落各地,藏品被千夫长汪六水洗劫,人去楼空,斯文不再。

对项元汴这个人,历来是有粉有黑的。粉的人里最有名的应该就是乾隆帝了,乾隆六下江南,都到过嘉兴,八游南湖,专访天籁阁旧址,游览的时候爱写诗的毛病又犯了,就顺手写了几十首诗。

这还不够,还非要把天籁阁带回老巢。于是下旨在承德避暑山庄新建了一座“天籁书屋”,并且又写了七首诗。然后以前藏在天籁阁现在藏在他的宫廷的米芾、吴镇、徐贲、唐寅的画卷各选了一幅,送到天籁书屋,当然了,照例还是写了一首诗。

当年乾隆最后一次南下嘉兴,写的《天籁阁》是这样的:

携李文人数子京,阁收遗迹欲充楹。

云烟散似飘天籁,明史怜他独挂名。

黑项元汴的人呢,也很多吧,大抵看不得他的商人行径,又是弹幕又是账簿,在文物的乱涂乱画上的创意未免太过了……大概也是这层原因吧,史家也往往对项元汴不怎么待见,不爱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