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思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怎么受到皇帝的器重的

2020年07月20日04:46:44

阿思哈,萨克达氏,出身于名门贵族,是冠于满清八旗之首的正黄旗人,自幼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他少年时就成为一名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四书五经,研习经世治国之道。“学而优则仕”,官学生在清代是官员大吏的后备军。雍正四年(1726),阿思哈由官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被授任内阁中书,掌管宫中诸文书的起草、记录、翻译誉写等事务,在当时属七品官。不久,他又被授任内阁侍读,负责章奏的审查及其批答。不过几年,他又升任刑部郎中,主管刑部一司的事务,并在军机处行走。短短几年里,阿思哈可谓平步青云,少年得志。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他勤勉慎从,恪行公务,注意学习探讨,增长治国才干,为以后长期的为官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雍正皇帝承继大统十三年,于1736年驾崩,其子弘历继位,清朝翻开了乾隆皇帝当政六十年的历史,统治达到了最为鼎盛的阶段。乾隆十年(1745),阿思哈被授任江西巡抚,从此离开京城,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地方大员生涯。他注意深人实践,调查实情,立志破除弊端,他悉心了解江西的兵营训练情况,发现其中有不少问题,便上疏朝廷,如实禀奏,并提出了自己的些改进方法。

他上疏道:“现在各个兵营演练发射连环枪炮时,因为要用火药引爆,所以必须将铅子装人枪炮内,以防止仓促之间发生事故。另外,各兵营的马匹都是供马兵骑射训练的,用以紧急重大的军事行动,所以事关重大。然而各兵营由于担心士兵偷减草料,所以都是专门安排人负责饲养马,只有在集体操练的日子里才让士兵用马训练二三次,这样不利于操练。应该让士兵本人拥有一匹固定的马,训练时间长了,士兵和马熟悉协调了,肯定有助于提高骑射技艺。同时,士兵操练的技艺应该制定固定的规则和严格的要求,步法姿势不要朝令夕改,而要按规则要求严加训练,达到技艺纯熟,运用自如。这是非常重要的。”阿思哈的这一奏疏具体合理,切中要害,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

阿思哈在江西任职一年,被调仼山西巡抚。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风沙多,旱灾频繁。阿思哈到任的第二年,山西平阳府发生旱灾,收成受到影响。作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于他未能亲临平阳救灾抚民,有失职之嫌,受到朝廷指责。又过了年,即乾隆十七年(1752),邻近平阳的蒲、解之地也遭受旱灾。阿思哈接受了上次的教训,想方设法地展开救灾工作,他让平阳的一些士绅富豪捐了些银两,送到河东道的库府,以增加蒲、解等地的救济款项。阿思哈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朝廷,本以为这样做弥补了上一次的过失,救灾有方,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不料,朝廷对他这种做法严加指斥,皇帝在上谕中指出:“此奏疏真是荒谬之至,让朕感到骇人听闻。

你所管辖的省里偶然遭受灾害,让地方股实富贵之家从自家仓廪积蓄中捐出钱粮以赈济贫民,本来也有功可论。然而你上奏朝廷,无非是表明你赈济灾民没用政府的物资,你难道还要求论功行赏不成?国家一向重视救济灾民,从不延误,毫不吝惜,每次多达数百万银两,少则也要几十万,都是从国家府库中正式拨出的,这个你应该很清楚。要是依靠富户捐助赈济灾民,那能有几个钱?那岂不违背我朝祖制?你开了这个头,如果其他地方也这样做,受灾之处的百姓饥寒贫苦,富户又要被迫出钱捐物,那成何体统?你真是不理解朕的治国之道!”皇帝在谕令中指示吏部对阿思哈严加审查。接到这道上谕,阿思哈心中凉了大半,不胜惶惑惊恐,好在上边没有治罪,以后谨慎从事,别重蹈此辙。

心中刚刚安定,忽又传上谕到,阿思哈如惊弓之鸟,不知是吉是凶,慌忙整理衣冠,忐忑不安地恭听,只听得:阿思哈不胜巡抚之职,来京候旨以待发落,吏部审议其革职。”阿思哈不禁颓丧之至,心想自己尽职尽责,有什么大的过失,竟落到审议革职这一步?山西供职仅两年,竟如此不顺?当然,他对于自己的处境,一点也奈何不得。身在官场,升降沉浮,也是常事。阿思哈回京后不久,于同年十二月,被授任员外郎,在吏部供职六年,相安无事。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阿思哈奉命挂衔布政使,前往准噶尔兵营办理粮运。他长途跋涉,风沙无阻,不畏艰辛,圆满完成任务。四月,升迁内阁学士,位从二品,掌管命的传达和奏章诸事。三个月后,又加军功一级。

经过几年波折,阿思哈又官高位显。乾隆二十二年(1757),阿思哈又别京城,再赴江西代理巡抚。江西的军队兵丁原来都是由各州县编查以备征用,由于在编查过程中有不少殷实之家漏网,不少贫困之户又往往将自己的屯地典卖出去,以逃脱服役。由于兵丁不足,直接影响漕运的顺利进展。阿思哈针对这一情况,赴任不久就决心设法清查兵丁。他组织了一批人员,按照原有的名册详细核实各兵丁的族谱,查出保甲户册中遗漏的人丁及其新生人口一一作了登记,共查出军丁27万余人,原先统计中隐漏的屯地900多顷,他还让应服役的人分期付款赎回典卖的土地,实在无力赎回的,就让统领漕运及其同族同船的人出钱赎买,这样共赎回屯田300多顷。

阿思哈领办的这项工作浩繁细致,历时近3年才完成,他上疏朝廷,一一作了详细的汇报,他指出:“江西设立屯田原来是为了利于漕运。然而,军丁们都分散在各自的屯地上,照田亩数上缴地租。实际上政府获得的地租并不多。这里每隔10年就要修造一次大船,每年的漕运用银数百两,耗费很大,真是入不敷出,屯田也就有名无实。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必须对那些登记隐漏的屯地和典卖出去又赎回的屯地征收地租。同时,政府应专门派人每4年清查统计一次,谨防军丁脱漏,使漕运费用充足,运输便利。”阿思哈的建议颇有见地,受到朝廷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