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喆绰号“一刀”是怎么来的 姚喆绰号由来介绍

2020年08月01日01:40:27

  绰号“一刀”

姚喆,曾用名姚秩章,1906年8月出生于湖南邵阳横塘冲村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11月参加乡农民协会,并当选为乡农会执委、邵阳二区十三乡农会主席。1927年7月,大革命彻底失败后,他遭地方反动当局通缉,只身逃到南县继续革命。1928年春,他加入国民党军湖南独立5师随营学校(黄公略领导),同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成为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一员。

1929年2月,姚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五军班长、排长、特务连连长。1930年6月,以红五军为主成立红三军团,他又历任军团特务团一营营长、第一师三团团长、第一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一师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在彭德怀率领下,姚喆始终追随彭部大军纵横驰奔,逐渐养成敢于“横刀立马”的“将风”。在整个红军时期,他经历大小战斗200余次,5次负伤,3次负伤不下火线,受到军(团)甚至中革军委通令嘉奖,逐渐成长为彭德怀赏识的“爱将”。有一次,彭德怀问他:除了打仗,你还能干啥?姚喆回答说:什么也干不了!彭德怀一听笑着说:我就中意你这一点。

1934年1月25日,在福建沙县战斗中,姚喆亲率红十团主攻连50余人突击入城,与反扑之敌展开激烈巷战和白刃格斗。黑夜里,他被隐藏在街巷拐角处的敌兵刀伤左脸颊,伤愈后留下一条三寸多长、一指多宽的刀痕。从此,有了“姚一刀”的别称。这一刀,使他荣获中革军委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并调任中共中央政治保卫局保卫队队长兼黄安、梅瓦两区卫戍司令员。前去报到时,彭德怀传话说:你挨一刀,换一个司令员,值得!姚喆回答说:请彭军团长给我再挨一刀的机会。

1934年10月,姚喆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总队长、红三军团第十团团长,担负保卫中央首长和机关安全的重任。期间,姚喆近距离地走近伟人毛泽东。一开始,他很紧张,毛泽东幽默地对他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不过,现在不是哭的时候。逢山开路,自有前锋;遇敌抢险,却要靠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完成长征,毛泽东如此评价:姚喆“护驾是有功的”。此后,他历任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参谋长、北路军参谋长、陕甘宁独立师师长,参加了东征山西阎锡山、西征宁夏马家军等战役。1937年春,作为抗战储备人才,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北上抗日。由于编制压缩,绝大多数红军干部都是降职任用,但姚喆却能历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参谋长、七一五团代团长,可见他的过人能耐。对日作战后,他参加过收复晋西北七城等战斗,杀得敌人闻风丧胆,“姚一刀”的大名也在敌我双方阵营中都叫开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姚喆任西北野战军八纵司令员,一野八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二十三兵团副司令员,总参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校长、校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春,姚喆抱病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常委会议。5月27日,在返回武汉途中,他突然休克,虽即返京抢救,终因医治无效逝世,终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