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悍将阿尔贝特·凯塞林 凯塞林的生平主要战役

2020年07月29日19:32:41

波兰战役

在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波兰战役中,凯塞林的第1航空队负责支援由费多尔·冯·博克大将所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虽然凯塞林并非博克的部下,但他与其密切合作,并在许多方面听从博克的命令,以适应地面战争的需要。凯塞林对地面部队尽可能提供密接支援,并集中可用的空中兵力在关键处(如布楚拉战役)发挥空军的灵活性。他也试图借由一系列对波兰首都华沙的轰炸行动来切断波军的交通线,结果却发现即使是重达一吨的炸弹也未必能将桥梁炸毁。

凯塞林于波兰曾被其空军击落过。在整个二战期间,他一共被击落五次。为表扬凯塞林于波兰战事的表现,希特勒亲自为之颁发骑士铁十字勋章。

西方战役

凯塞林的第1航空舰队并未参与即将发起的西方战役准备事务,相反地,该单位仍驻于东线,负责在被占领的波兰建立新的空军基地和空袭防护网。然而,在一架携有德军入侵计划文件的飞机迫降于比利时后(即知名的梅伦赫事件),戈林解除了第2航空舰队司令海姆勒·费尔梅航空兵上将(Hellmuth Felmy)的职务,并任命凯塞林接替该职。后者于隔天(1940年1月13日)飞抵他位于明斯特的新指挥部。费尔梅的参谋长约瑟夫·卡姆胡伯少将(Josef Kammhuber)也被解职,凯塞林任用了自己的参谋长——威廉·史佩尔(Wilhelm Speidel)。

抵达西线后,凯塞林获知第2航空舰队的任务是支援博克的B集团军群。他从费尔梅那里继承了一份复杂的空中入侵计划,上头记述占领“荷兰堡垒”地区的海牙与鹿特丹的桥梁与机场的空降行动计划,该计划的日程表中有几个小时的行动精确到分钟。伞兵部队由航空兵上将库尔特·斯图登指挥,作战的成败在于是否能与机械化部队快速取得联系。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凯塞林向博克承诺将会尽可能提供充分的密接支援。然而空中与地面作战将同时开始,因此不会有时间去压制负责防守的荷兰空军。

荷兰战役于1940年5月10日开始。虽然最初的空中作战颇为顺利,凯塞林的战斗机与轰炸机部队在对上弱小的荷兰空军时也占了上风,但伞兵部队则在海牙与鹿特丹遭逢激烈的抵抗。1940年5月14日,为了回应斯图登的援助请求,凯塞林下令轰炸鹿特丹市中心,结果引发大火,造成城市多处毁坏。

1940年5月14日,荷兰投降。第2航空舰队继续试着攻下比利时的新机场,同时也不忘为快速前进的陆军部队提供支援。法国战役的进展十分顺利,海因兹·古德里安装甲兵上将于1940年5月13日在色当强渡默兹河。为了支援此突破行动,凯塞林转移了麾下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中将的第8航空军至第3航空舰队;到了5月24日,盟军部队被一分为二,且仅剩下敦刻尔克一海港还在其控制之下,而德军离该地只有15千米远。然而当天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大将下令停止进攻,这在凯塞林看来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德国陆军按兵不动,阻止盟军撤出敦刻尔克的负担即全落到了凯塞林的飞行员肩上,其攻击又因为恶劣的天气和英国皇家空军所扰,最终盟军大部分的兵力成功撤离了敦刻尔克。1940年7月19日,凯塞林越过上将一级而被晋升为元帅,这是对他与其部队的一种特殊奖励。

英国空战

西方战役结束之后,第2航空队司令部设在布鲁塞尔,准备实施对英作战。凯塞林为抵前指挥又把前沿指挥所设在多佛尔对面的灰鼻角。在此期间,凯塞林认为作战初期皇家空军很可能为保存实力而采用规避战术,将战斗机主力配置在后方。而德国战斗机由于航程短,飞不到伦敦以外远地区掩护轰炸机作战。这样,失去掩护的轰炸机也就无法实施大纵深攻击。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他提出攻击英国首都伦敦,认为英国为了保存伦敦,甚至会把最后一架战斗机也投进去。而一旦英国战斗机应战并因此受到削弱,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就能顺利地实施纵深攻击。但是,希特勒却拒绝采纳其作战方案,下令空军攻击英格兰南部和东南沿海附近的目标。1940年7月10日,第2航空队首次以强大兵力攻击英国南部的军事目标。8月13日(鹰日),德国空军出动1485架次飞机在英国南部狂轰滥炸。许多德国飞行员把不列颠诸岛的地图画在机身上,并加上“伦敦…8月15日…完蛋”的字样,大有一举轰平英国之势。接连数天,整个英格兰南部上空充满了战斗的喧嚣。英国的机场和飞机生产速度都已经跟不上损失速度了。这时,一架迷航的英国夜间轰炸机误炸了柏林,希特勒大怒,命令轰炸伦敦。8月24日,凯塞林命令轰炸机编队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首次空袭伦敦。9月初,大规模闪电空袭伦敦达到高潮。凯塞林每天都集中450架以上的远程轰炸机实施昼间袭击。在这场混沌的大破坏中,伦敦3个铁路终点站被摧毁,对外的铁路运输严重瘫痪。然而,英国空军的危机过去了,以民间生命的损失换来了空军战斗机的生产的恢复。到9月15日,凯塞林的轰炸机已消耗一半,其战斗机损失更惨,已无力担负空袭伦敦的任务。9月30日,凯塞林部最后一次大规模空袭伦敦。不列颠空战的失败使希特勒无限期推迟实施“海狮”计划。1941年6月,第2航空队被调到波兰和东普鲁士地区,准备进攻苏联。

入侵苏联

尽管已编入进攻苏联的序列,凯塞林的第2航空舰队仍在西线留到1941年5月。这一方面是为了蒙蔽苏军,另一方面是因为直至6月1日德军预定进攻日时,其位于波兰的机场设施尚不完备。在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发动“巴巴罗萨作战”入侵苏联时,这些设施已经部署完毕,于是凯塞林于华沙郊区的拜拉尼(Bielany)建立了他的新指挥部。

第2航空舰队于此作战中的任务是支援由博克所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两人再度延续了以往的密切合作。凯塞林的任务是在支援地面行动的同时,尽快取得空中优势,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取得制空权。为此,他拥有一支计有1,000架飞机兵力的庞大航空舰队,约占德国空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当德军发动攻击后,苏联空军的大量飞机仍停放于地面上。苏军还执行了错误的战术,如用阵型不全、没有护航的轰炸机迎战维持标准间距的德军机群,结果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根据凯塞林的报告,在作战开始的头一周时间里,第2航空舰队共在空中与地面击毁了2,500架苏联飞机,然而戈林质疑报告的真确性,命令部下重新检查。随着德军的推进,德国方面已可直接于地面清点被击毁的飞机数量,才发现报告中的估计数量太低。几天后,凯塞林已可以乘坐Fw 189侦察机于前线独自飞行了。

在取得制空权后,第2航空舰队转而支援地面部队的作战,特别是保护持续向前延伸的装甲部队攻击矛头之侧翼,以确保装甲部队能快速推进。当敌军反攻时,凯塞林投入全部兵力予以打击。此时陆军已充分信任空军支援的价值,但也有太过依赖之倾向。凯塞林当时必须说服陆军,让空中支援的力量都集中投入重要地区。凯塞林也试着透过新式战术来提高部队的空中联合作战能力,并任命了马丁·费比格上校(Martin Fiebig)为近距空中支援的特别指挥官。到7月26日,凯塞林报告共摧毁了苏军165辆坦克、2136台车辆和194门火炮。

1941年后期,第2航空舰队支援了德军对苏联首都莫斯科的最后进攻,其代号为“台风作战”。事后证明了,空军攻击莫斯科的行动极为冒险。就如先前的英国一样,该市有着良好的全天候机场,德国空军除了要对抗苏联战斗机外,还需应付驻于该地的大量防空炮。莫斯科的秋天多雨、浓雾,对德军的进攻极为不利。德军的轰炸收效甚微,而且人员、物资损失都很惨重。凯塞林为了改变被动局面,曾几次驾驶飞机突袭莫斯科,探索在恶劣气候下增强轰炸效果的办法。他要求对地面进行攻击的飞行员尽最大努力。

北非战区

1941年11月,凯塞林受任为南方战区总司令,并连同其第2航空舰队的幕僚们一起转调意大利。后者暂时充当了南方战区指挥部的人员,且直到1943年1月,凯塞林才真的有一支战区指挥部和第2航空舰队分开的幕僚团。在战区总司令的位置上,凯塞林直接向德国最高统帅部负责,并指挥该区所有的陆海空三军部队,但起初这样的安排意义不大,因为绝大多数的德军第一线作战单位都由意大利控制。

凯塞林努力地组织和保护供应北非德意装甲集团军资源的补给船队,于当地建立了稳固的空中优势,并使英军无力出动潜艇与飞机打击轴心军船队的地中海基地——马耳他岛。若缺乏船队携带的物资(特别是油料),轴心军将无法于北非遂行其作战。透过凯塞林的成功管理和应变之计,埃尔温·隆美尔大将在利比亚的德意志非洲军获得的补给量大增。由于军力的提升,隆美尔准备攻击加查拉一带的英军,而凯塞林则策划了“大力士作战”,以意大利第185“闪电”空降师和雷姆克伞兵旅自海上与空中攻击马耳他,希望借此确保轴心国与北非的补给与联络线畅通。

在加查拉战役中,隆美尔将其指挥的部队分成两部:一部由是隆美尔亲自指挥的德意志非洲军的摩托化单位和意大利第20摩托化军,负责迂回到奈尔·李奇中将(Neil Ritchie)的第8集团军之南翼;另一部是路德维克·克吕维尔装甲兵上将(Ludwig Crüwell)指挥的意大利第10与第21军的步兵,负责拖住英国第8集团军的其余部队。这样的指挥安排到了1942年5月29日出现问题——克吕维尔被英军所俘。由于缺乏足够资历的将官,凯塞林临时接掌其部队“克吕维尔集群”的指挥权。在他以Fi-156鹳式连络机飞去开会时,遭到地面上拦截德军交通线的英军开火射击,于是凯塞林呼叫所有可用的斯图卡和攻击机对其发动空袭。他的攻击相当成功,英军损失惨重后被迫撤退。

而后,隆美尔与凯塞林针对前者在比尔·海干姆战役的表现起了冲突,隆美尔最初的步兵突击行动未能占领这个由马里·皮耶尔·孔尼根将军(Marie Pierre Koenig)指挥的自由法国第1旅固守、位处英军加查拉防线南部枢纽的重要区域。隆美尔曾要求过空中支援,但仍无法突破该区的防守,凯塞林认为原因是地面部队和空中攻击协调不佳。但即使如此,比尔·海干姆仍在6月10日被德军占领,更令凯塞林印象深刻的是隆美尔于6月21日成功占领了托布鲁克,为此前者自希腊和克里特岛调来了额外的飞机兵力。由于其在北非的表现,凯塞林于1942年7月18日获授橡叶双剑骑士铁十字勋章。

在托布鲁克的胜利之后,隆美尔在梅尔沙-马特鲁再度获得了胜利,德军后勤能力已到极限,由于美国海军黄蜂号航空母舰的支援,马耳他要塞重新恢复了活力,四处拦截打击给非洲军团的补给。沙漠之狐的命运是在马耳他礁石上决定的这一论断终于显性出来了。最终造成第一次阿拉曼战役、阿拉姆哈勒法战役和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一连串的灾难性后果。凯塞林认为,在指挥军级规模的机动部队时,隆美尔是一位伟大的将军,但在指挥规模更大的部队时,则显得太过情绪化,且反复无常。隆美尔在非洲战事的最后阶段精神崩溃,并因意气消沉而住院。对凯塞林来说,这即证明了他的看法。

凯塞林曾于1942年9月被短暂地认为可接替威廉·凯特尔为最高统帅部部长,并让弗里德里希·保卢斯接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为其作战部长,可见希特勒对凯塞林十分器重。然而希特勒最终认为,凯塞林和保卢斯在现有岗位上都脱不开身。1942年10月,凯塞林受权指挥该战区除了隆美尔的德义装甲集团军外的所有北非德军部队,属下包括驻于意军最高统帅部(Commando Supremo)、可说一口流利意大利语的联络官艾诺·冯·林泰棱步兵上将(Enno von Rintelen),以及驻巴尔干半岛和希腊的德军。

1942年11月初,盟军发动“火炬作战”登陆法属北非,凯塞林的部队陷入了危机之中。他命令前非洲军司令、在阿拉姆哈勒法战役受伤治愈后的瓦尔特·内林装甲兵上将前去突尼斯接管新成立的XC军。凯塞林命令内林在突尼斯建立一个桥头堡,然后尽可能地向西推进,以取得可遂行机动战迂回的空间。在之后的凯赛林隘口战役他的部队也成功地重击了盟军,但因为后者的强烈抵抗和轴心军犯下的一连串错误,攻势最终只得告一段落。此时凯塞林试着集中他部队所需物资,而后由西西里运到北非,但因为盟军飞机与潜艇的不断打击,最终收效甚微。盟军于4月的进攻最终取得突破,轴心军在突尼斯的防守全面崩溃,德意两军共275,000人被俘,如此灾难性的损失仅次于斯大林格勒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