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霸是西汉名臣,他从一个捐官(买官)到封侯拜相,其成功之道是什么?
1、挚着追求、公正廉明
黄霸是河南太康(古称淮阳阳夏)人,少学律令,喜欢当官,但黄霸的仕途却非一帆风顺。
在汉武帝时期,西汉士人入仕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有钱人可向朝廷捐资十万钱,自备车马服饰生活费,到京师当郎官,等候朝廷任用;二是没钱人或舍不得花钱的人可在出生地郡县当小官吏,然后靠业绩逐级往上爬;三是在民间已经有一定的声望,由大官府指名征召,直接进入朝廷任职。
黄霸入仕属于第一种。汉武帝末年,黄霸以待诏身份花巨资捐了个官,当侍郎谒者。但在这份工作上,黄霸没干多久,就因兄弟犯罪,被弹劾而罢官。
不过黄霸并未就此放弃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随后又通过捐官的方式,授补左冯翊,管辖沈黎郡,负责郡内钱粮事宜。在此任内,黄霸公正廉明,业绩突出,经上司考察,升任河东均输长。
均输法是桑弘羊提出的一项改革措施,均输长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征收、买卖和运输郡内货物上缴朝廷。在均输长任上,黄霸再次因为公正廉明、业绩突出而被提拔成为河南太守丞。在担任太守丞期间,黄霸虽然明察内敏,熟悉律令,但在待人接物上却温良谦让,处事议政也能合乎法度、顺应人心,因此深得太守信任和百姓爱戴。
2、唯我独醒,不走寻常路
众所周知,汉武帝表面上独尊儒术,但其骨子里却是一个疯狂的法家推崇者和执行者,在他执政期间,不仅自己执法严苛,其所任用的许多大臣也是酷吏。如此一来,西汉官场就形成了一股风气,大家都以执法严苛为能事。
汉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秉政,对汉武帝时期的严苛执法现象有所修正,但后来又发生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与燕王联合作乱。霍光在平定叛乱后,痛定思痛,决定沿用汉武帝时期的做法,重新采用严苛的法令来驾驭群臣属下。
于是,一时之间,许多官吏又都把执法严苛视为能事,唯独黄霸的执法仍然宽厚平和。这真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啊,黄霸在执法严苛的官场上独树一帜,简直就是一朵奇葩,而这也为他后来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口碑和基础。
汉宣帝即位后,想要改变官场中执法严苛的现状。他听说黄霸执法宽和,于是便任命黄霸为廷尉正。在廷尉正任内,黄霸多次以宽厚平和的态度裁决疑难案件,朝廷上下一致认为黄霸判得很公平,因此,黄霸不久就被调任去当丞相府的秘书长,当丞相长史。
3、勤于学习,转祸为福
公元前72年,上官皇太后的老师夏侯胜因为反对汉宣帝给汉武帝上尊号、尊庙而被打入大牢,黄霸则是因为事先知道夏侯胜有反对意见而不报告而遭到弹劾,同样入狱。
夏侯胜为人耿直、学识渊博,所以身在狱中的黄霸仍然希望拜夏侯胜为师,向他学习《尚书》,但夏侯胜认为,自己与黄霸都已经被判入狱,是等死之人,学也没用,所以推辞不肯教授。
黄霸于是引用了《论语》里的一句话,说:“朝闻道夕死可也。”以此表明追求真理、真心求学之心。夏侯胜深受感动,这才在狱中给黄霸讲授《尚书》,前后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
在狱中求学的这段经历,不仅让黄霸获得了《尚书》中的“道”,还令他收获了意外之喜。
三年后,适逢大赦,夏侯胜与黄霸都被释放出狱。出狱后,夏侯胜被任命为谏议大夫。由于夏侯胜与黄霸在狱中的那段经历和情谊,因此便让左冯翊宋畸向朝廷举荐黄霸,同时他自己也向汉宣帝口头推荐了黄霸。
于是,汉宣帝重新起用黄霸,任命他为扬州刺史,三年后,又升迁黄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章有德。”
4、内明外宽、润物无声
在任颍川太守期间,黄霸不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专门关注那些在外人看来十分繁琐细碎的小事。
比如:他会让郡内驿站和乡官一律畜养鸡啊、猪啊之类的,用以救济独身男子、孤寡老人和贫穷之人;他定立规章制度,设置父老、师帅、伍长,在民间推行,教育百姓行善防恶,务农养蚕,节俭用度,增加财富,种植树木,饲养家蓄,不要将钱财浪费在表面或无益之处等。
再比如,如果州郡内的下属官吏做错事,黄霸首先是对其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和感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力求保全他们。只有那些不遵教化,黄霸才会对其施以刑罚。
这些繁琐细碎之事,刚开始时有许多人无法理解,甚至有抵触心理,但黄霸却“固执己见”,集中力量加以贯彻推行。久而久之,黄霸所一力推进的小事终见成效——郡内户口年年增加,政绩天下第一。
另外,黄霸在接见属下官吏、百姓时,还十分注意从交谈中寻找线索,发现潜伏的问题。比如黄霸曾听说颍川某乡有个老人去世,没有后人安葬,就亲自督管此事说:哪个乡里治所的大树可以砍伐作为棺木,哪个驿馆饲养的猪可以用来祭祀等。郡内官吏依言前去,果然与黄霸所说的丝毫不差。
大家因此以为黄霸是神明,具有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本事,下属官吏对黄霸不敢有丝毫欺瞒,奸邪之人也纷纷逃往他郡,颍川地区的盗贼日益减少。但这其实是得益于黄霸平时的信息收集和内明外宽、润物无声的教育感化。
五凤三年,因为在颍川太守任内的出色政绩,汉宣帝任命黄霸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在丞相任内,黄霸政绩平平,但瑕不掩瑜,黄霸任丞相的政绩,绝不能掩盖他在担任地方官时的出色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