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历史上的泱泱大国、中央王朝,在近代史中却因晚清帝国积贫积弱而屡遭列强欺凌,一度被讥为“东亚病夫”。无独有偶,远在亚洲西部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同一时代和中国同病相怜,被时人冠以“西亚病夫”的称号。
与戊戌变法戛然而止并亡于辛亥革命的清帝国不同,暮年的奥斯曼帝国当时曾锐意励精图治,还跃跃欲试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企图借机重振昔日辉煌,只是早已病入膏肓的“西亚病夫”押错了赌注,误入德奥同盟国阵营,踏上万劫不复之路。
青年土耳其党的改革
在奥斯曼帝国内部,最现代化、组织和行动能力最强的群体是西式新军中的青年军官们,这一现象在后发国家中屡见不鲜。后发国家面对列强威胁,最先采取的应对措施都是为谋求富国强兵而建立新军,新军的军官们作为深受西方现代化浸润的人,往往成为推动古老社会前进最坚定的动力。
1908年,军队中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政变,在恢复1876年宪法的口号下迫使哈米德二世苏丹退位,新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完全听命于青年土耳其党。在一个年仅27岁的青年军官恩维尔·帕夏带领下,青年土耳其党雄心勃勃的军官们在次年颁布了一部宪法,并在此后6年的时间里,大力推行改革,使土耳其从很多方面看起来,似乎出现了返老还童的迹象。
《青年土耳其党发动政变》,法国《小日报》封面,1908年10月。这次政变的外因如图所示 :奥匈帝国从“西亚病夫”土耳其手中夺取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斐迪南一世在国民议会上正式宣布保加利亚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
这一时期成效最显著的也许是青年土耳其党人努力促进了奥斯曼陆军和海军的现代化,他们继续聘请德国教官,甚至聘请德军军官担任土耳其高级指挥官,1913年10月,恩维尔邀请了24 名德国军官来改组军队,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利曼·冯·赞德尔斯被任命为奥斯曼军队总监。这一时期还进口大批先进武器装备,改革动员制度并加强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改革了军队医疗服务体系,并建设了新的新兵训练中心,还出台法律使非穆斯林也能够公平入伍。这为奥斯曼帝国未来参加世界大战打下了必要基础。如果没有这些改革措施,很难设想老朽不堪的帝国能否撑过世界大战的第一年。
青年土耳其党内三巨头之一—恩维尔·帕夏
正式卷入一战深渊
青年土耳其党人作为热切的威权主义者,对以铁血立国的德国充满向往。 但德国一直对和奥斯曼帝国结盟的问题不冷不热,直到1914年7月,鉴于欧洲剑拔弩张的局面,德皇威廉二世惧于两线作战,开始急迫期待拉奥斯曼帝国入伙。他认为,德国应不惜任何代价让土耳其调转枪口对准沙俄,土耳其则在谈判中讨价还价,并装出假装要与协约国结盟的模样待价而沽,最终促使德皇拿沙俄领土开出令人垂涎的价码。恰在此时,英国没收了土耳其订购的两艘即将建成的军舰,这两艘军舰花了300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这笔钱是土耳其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失败后为了唤起国内民众爱国意识,向民众捐款筹措起来的,整个安纳托利亚的农民几乎人人都捐了几文钱。没收这两艘军舰的消息让土耳其群情激愤,8月3日,土耳其正式宣布和德国结盟。
1913年12月,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利曼·冯·赞德尔斯(前排左)抵达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他被任命为奥斯曼军队总监
在1914年那个炎热的8月,当全欧洲都因为萨拉热窝暗杀事件而陷入战火,奥斯曼帝国虽与德国宣布结盟,但却并不急于与协约国开战,即使最狂热的亲德分子恩维尔·帕夏也明白,德国远在天边,而英、法、俄三大强国就在眼前。在此后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土耳其政府内部各个派系为参战问题争吵不休、摇摆不定。
1917年10月,德皇威廉二世(左一)访问伊斯坦布尔和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左二)共乘马车,他们对面坐的是恩维尔·帕夏
到10月底,德国坚信不能让土耳其无限期拖延与协约国宣战。10月28日,两艘原属德国海军的军舰,带着几艘土耳其鱼雷艇驶进黑海,炮轰了俄国的奥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和费奥多西亚的港口,并击沉了一艘俄国炮艇。在这一挑衅事件后,俄国于11月4日向土耳其宣战,次日英法也宣战。奥斯曼帝国正式卷入一战。
1915年春,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在帝国的西部打响——达达尼尔海峡。
加里波利海湾的帝国余晖
达达尼尔海峡位处亚欧大陆的咽喉之地,扼守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钥匙。黑海是沙俄三个出海口中唯一终年不冻的地区,战略意义非常重要。宣战后,沙俄通往地中海联通英法的出海口被堵死,只能依赖一年中有半年封冻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和远离俄德前线8000英里的海参崴获得西方军火,并运出俄国的大宗谷物、矿产换取硬通货。黑海被封闭后,俄国货物出口降低了98%,进口商品和军火输入降低95%,这对亟需出口换取资金且军火难以自给的沙俄堪称釜底抽薪,为俄国一连串战场失利和最终崩溃埋下了伏笔。土耳其宣战后,为打破对黑海的封锁,沙俄强烈呼吁英法尽快出兵达达尼尔海峡
1915年2月19日,英法联合舰队云集于达达尼尔海峡,开始漫不经心地炮击海峡炮台。在两个月的炮击中,联军海军打垮了大部分土耳其岸防炮台,但土耳其海军灵巧的水雷战术让联军损兵折将、一筹莫展,3月18日联军舰队16艘大型战舰第一次闯入海峡,就被水雷报销了4艘。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土军调兵遣将紧急强化半岛防御,3月21日,组建第5集团军,负责保卫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加里波利半岛地区,赞德尔斯受命指挥这个集团军。
协约国看到依靠海军和随舰的陆战队无法打破封锁并登陆海峡,转派陆军准备登陆。协约国军队集结起英军两个师、相当于一个半师的澳新军团,法军一个师,共7.5万人,对阵土军8.4万人。4 月25 日凌晨4点半,第一批澳新军团登陆加里波利半岛,揭开陆战序幕。澳新军团的登陆点是联军的主力,但实际登陆场偏移预定目标1英里左右。当天,英、法军还在另两处地点登陆,以分散土军注意力。战前土军知道联军会登陆,但无法准确判断登陆点,因此,面对联军多路登陆,只能手忙脚乱地调派兵力反登陆。
在联军各登陆场中,最重要的是澳新军团的登陆场,当面的土军防区属于第19师,该师指挥官是时年34岁的青年中校穆斯塔法·凯末尔,土军中最优秀的指挥官之一。凯末尔迅速判断准这是联军主攻地点,他来不及向上级请示,当机立断下令全师赶赴战场,面对拥有强大海军炮火支援的联军登陆部队,下属们都感到这次作战后恐怕很难活着回来,凯末尔下达了那道著名的命令:“我不是让你们去冲锋,而是让你们去死亡!我们死后,其他部队和其他指挥官将继续进攻!”
一战时期,控制达达尼尔海峡的土耳其大炮。土耳其早在1877年就聘请英法工程师开始修建永久防御工事。到开战前,半岛上已经有100多门射程较短的海岸炮。宣战后,赞德尔斯将达达尼尔海峡防御置于土军战略最优先位置
在战斗过程中,凯末尔亲自率队冲在最前线,这激起了全师的士气和信心,在凯末尔这种大无畏军官的激励下,土军和澳新军团围绕登陆场当面一座高地展开了史诗般的战斗,到处都是近距离短兵相接和白刃格斗,双方不断投入新的兵力,发动一波接着一波的冲锋和反冲锋,最终凯末尔的部下守住了高地,将澳新军团困在海滩上动弹不得。
加利波利战役期间的凯末尔(左四),此战过后他名声大噪,并成为国家的英雄,英国官方战史编撰者这样评价 :“历史上很少有一位师长曾经发挥过如此巨大的作用……”
经过一个残酷的夏天、温和的秋天和严寒的初冬,战斗变成了残酷无望的消耗战。英法联军将总兵力增援到近50万人,土军也集结了差不多的兵力死守半岛,但战线一直停滞在海滩附近。
1915年底,协约国最终决心撤退。当时凯末尔因严重疾病刚撤离战场。经过精心策划,联军撤退行动非常成功,从12月28日到1916年1月9日,所有协约国军队悄悄撤走,德国人和土军都没能察觉。这次战役中英军阵亡2.8万人,法军阵亡1万人,澳大利亚阵亡7595人,新西兰阵亡2431人,联军死亡总数超过4.8万人。土军阵亡8.6万人,双方受伤的士兵总数接近50万。
帝国落幕
加里波利战役失败后,协约国全面调整了对奥斯曼帝国战略,短促而致命一击促使其退出战争的企图化为泡影,英法开始全面向中东增兵,在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等多地发起连续攻势。另一方面,协约国原先对煽动阿拉伯部落反叛奥斯曼帝国有所顾忌,怕危及自己在中东和印度领地内穆斯林的忠诚,现在,这些政治顾虑都被放在一边了。这寓示着未来奥斯曼帝国已无可能再与协约国妥协并寻求体面的和平,加里波利战役的胜利,却敲响了帝国的丧钟。
加利波利战役中的土耳其士兵,这次战役土军虽然获胜,挽救了帝国的命运,但陆军的精华——受过精良训练的那些部队几乎被消耗殆尽
英国最先看准了阿拉伯半岛的部落首领谢里夫·侯赛因,侯赛因出身于哈希姆“圣裔”家族,是先知穆罕默德家族后代,在阿拉伯半岛影响力巨大。从1915年7月到1916年初,英国驻埃及、苏丹高级专员亨利·麦克马洪爵士(就是在中印边境划分麦克马洪线的那个外交官)和侯赛因交换信函共8封,史称“麦克马洪通信”。英国承诺在大战胜利结束后建立一个包括整个阿拉伯半岛在内的阿拉伯民族国家。1916年6月5日,侯赛因带着两个儿子阿里和费萨尔,在麦地那率军宣告阿拉伯人独立,掀起阿拉伯大起义。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因在 1916 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大起义中作为英国联络官而出名
阿拉伯大起义激发起几个世纪以来阿拉伯人对奥斯曼帝国的不满。各地阿拉伯人对战争的态度急剧变化,英军作为阿拉伯人的朋友到处受到欢迎,有人主动向英军提供情报,有人自愿为英军做向导。土耳其军队在各地越来越不得人心。赞德尔斯将军懊恼地说,进攻巴勒斯坦的英国人就像在一个友好国家里打仗,而保卫自己领土的土耳其人却好像是外来的入侵者。
埃德蒙·艾伦比,1917年任驻埃及的英国远征军司令,许多人认为他是一战期间英国最好的陆军指挥官
经过半年多无谓战斗后,英军在1917年6月撤换了驻埃及远征军的总司令,杰出的骑兵军官艾德蒙·艾伦比受命接替指挥。艾伦比头脑灵活,打仗不拘一格,他立即看出劳伦斯和阿拉伯起义军的潜在价值。在艾伦比指挥下,起义军和英军密切协同作战,英军陆续攻陷加沙、比尔谢巴,这使得德土联军全线崩溃。12月10日,耶路撒冷为英军占领。消息传来,震撼了整个伊斯兰世界,奥斯曼帝国上层也沮丧不已。
耶路撒冷失守后,土德联军在该城以北沿地中海海岸的丘陵建立起美吉多防线,不久,加里波利一役的最高指挥官赞德尔斯接替法尔肯豪森,指挥巴勒斯坦的全部土德联军。1918年8月,艾伦比展开进攻行动,阿拉伯起义军在劳伦斯和费萨尔带领下也积极突袭土军战线后方。经过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多路分散进攻、佯动后,艾伦比于9月19日开始发动大规模进攻,4个小时后就突破土德联军防线。随后3天里,两个土耳其集团军和德国在巴勒斯坦的一个军遭到歼灭性打击。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拿撒勒遭到英军突袭时,赞德尔斯将军穿着睡衣仓皇逃走。
1918年1月,埃德蒙·艾伦比(骑马者)通过雅法门进入耶路撒冷,之前的1917年12月,英军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这座名城。
土军的士气崩溃了,在美吉多,战线中只有9个德国士兵开了几枪,随后全军被英军俘虏。类似的故事在这段时间层出不穷。土耳其部署在今巴勒斯坦、叙利亚境内的3个集团军几乎全军覆没,仅被俘人数就超过6万人,英军损失还不到5000人。随着叙利亚全境落入协约国手中,英军已经兵临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区域——小亚细亚地区。
此刻,奥斯曼帝国政府已非常清楚,战争大势已去,同盟国要完蛋了。1918年10月30日, 海军大臣劳夫率领奥斯曼政府代表团在摩德洛斯港外的英国军舰上签署了停战协定,向协约国投降。协议规定协约国军队将占领奥斯曼帝国范围内的主要城市、港口和战略要地。
奥斯曼帝国参加一战的结果不仅是葬送了帝国,领土收缩回小亚细亚半岛,而且战争给土耳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战争耗费逾10亿金里拉,国债达预算的19倍, 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减半,物价飞涨,据估计,战争至少带走250万土耳其人的生命,至于亚美尼亚人、阿拉伯人和其他民族,因为战后那些地方已经不在土耳其版图内,已无法统计。
战争结束后,为共同纪念在加里波利半岛牺牲的土耳其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的士兵,土耳其政府在那里树立起纪念碑,总统凯末尔亲自撰写了碑文:
那些在战争中流过血或者牺牲的英雄们,将在和平中安息。对于我们来说,不论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你们都安葬于我们的国度。那些把孩子们从遥远的国度送到这里的母亲们,请拭去悲伤的泪水,你们的孩子现在活在我们和平的怀抱中,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失去了生命,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