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由于故意,还是出于偶然,日本政府关于停止日美谈判的最后通告,即最后通谍递交美方的时间被推迟了,致使对珍珠港的军事奇袭成为政治策略上的偷袭,从而激起了美国人民的愤慨。
“牢记珍珠港事件!”这个口号成了美国人民的战斗誓言。激励了美国人民的战斗意志。日本对珍珠港的这次攻击是成功的,但却给日本蒙上了污名劣迹,使它在战败以后也洗刷不清。
“军事上的奇袭不应成为政治策略上的偷袭,作战应堂堂正正地进行。”珍珠港作战的发起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大将一向把这句话奉为自己的信条,并特别加以注意。
据说,十二月三日,山本长官趁进京之际、向伊藤军令部次长建议,务必在攻击珍珠港之前向美方递交停止谈判的最后通告。十二月五自下午,军令部和参谋本部的两位次长拜会东乡外相,跟外相商议了递交停止谈判的通告亦即事实上的最后通牒时间。协商结果,决定在开始攻击珍珠港前三十分钟(开始攻击时间预定为十二月八日三时三十分),即东京时间十二月八日三时(华盛顿时间十二月七日十三时,珍珠港时间十二月七日早七时三十分)在华盛顿把通告递交美方。但是,因为办理事务手续,通告的文本递交美方的时间比预定晚了一个小时十分钟,即在第一攻击波开始攻击珍珠港四十分钟后才递到美国人手里。
当时的参谋们回忆说,十二月八日早晨,接到奇袭成功的的报告后,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长门号作战室里对幕僚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最后通告该是在攻击开始之前送到的吧。”可是,没过多久,美国广播说:“珍珠港遭到卑鄙的偷袭。”
山本长官听到广播后说:“我想,在攻击开始之前应该递交了通告的,可是美国广播拼命谴责,说是偷袭,这或许是敌人故意宣传。总之,联合舰队在作战指导上不是这样做的。关于越一点,以后写军状上奏时要讲明,所以请你们做一番确切的调查。”
在这以后,虽然知道了通告业已递交美方这一事实,但弄不清递交时间。参谋们说,这件事使山本长官总是感到不安,尤其美国广播使他一直觉得不是滋味,难以解脱。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虽然强硬主张奇袭珍珠港,但他恐怕从未考虑过偷袭。联合舰队的首脑也没有为此从作战需要上议论过最后通告的事。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是在攻击珍珠港以前递交通告这个前提下制定的。
事先通告绝不是通知对方:“日本要攻击珍珠港啦!”谁也不会做这样的蠢事。日本能不能攻击珍珠港,这要由对方判断。判断的结果,也可能使我方的奇袭企图不能如愿以偿,这就需要日本兼而考虑实施强攻的问题。当然,认为奇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才有了攻击珍珠港的设想。但是,山本长官总是做了随时有可能转入强攻的思想准备。在制定计划时也是这样安排的。
山本长官因被怀疑为偷袭而心绪黯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唯独可以告慰的是,他直到战死还不知道通告送迟这个事实。作战应该象山本长官主张的那样,堂堂正正地进行。当然,指导开战时需要巧妙地运用政治和军事策略,如果堕落为玩弄阴谋诡计而失信于世界,其结果便是自掘坟墓。这次作战使我们痛切地认识到这一点。
以奇袭珍珠港开始的太平洋战争,是否世界历史的必然,是否当时无论如何也不可避免的呢?研究和思考这个问题,不是写作本书的目的。本书只详细介绍珍珠港作战的来龙去脉和当时的真情实况。别的问题,请读者自己去思考和作出判断。
再没有比珍珠港作战更能具体显示战争正在转向现代化了,日本的航空部队瞬间就使那些以为是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战列舰群,至少在半年之内不能动弹。然而,这是没有用的。简单地说,等于替美国处理了这些已经不中用的东西,反倒促使美国从中发现一个真理: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聪明的美国人立即转入战时轨道。建造中的战列舰改成了航空母舰;汽车工厂改为生产飞机。对美国来说,这种以航空兵作战为主的总体战争,是最方便不过的了。乡村铁工厂制造的农业机械,立即用来进行机场的机械化施工。这样,美国只用了半年时间就东山再起了。
相反,日本却由于满足在珍珠港取得的超乎意料的战果,而对于战争的进化,感觉迟钝。这真是个莫大的讽刺。当它察觉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日本的国力已经没有力量进行大的变革,使战争转入以航空兵作战为主的总体战方向了。
这的的确确是一出喜剧。日本以航空兵作战胜利开始了战争,又以航空兵作战失败而战败告终。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巧合,而珍珠港事件则成了决定如此命运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