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贪官,要是见到纪检部门,肯定要低头藏肩,顺着墙脚开溜啊。可是,有这么一位大贪官,竟然主动找上了纪检部门,还嫌纪检部门不作为。
谁这么不开眼呢?明朝内阁首辅薛国观。
薛国观是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人,话说这位仁兄也不是什么好人,当年就跟着魏忠贤混。崇祯皇帝上台后,开始清除魏党。一看自己要倒霉,薛国观也挺聪明,开始混水摸鱼,挂靠上了当时另一位受宠的大臣温体仁。
温体仁很受崇祯器重,也属奸臣一类,民间有个说法叫崇祯遭瘟,这个瘟就是温体仁。
薛国观开始给温体仁跑腿,帮着他打击一下东林党人,比如水太凉的钱谦益。
结果,隐藏的不够深,还是被广大的言官给发现了,掀起了一波弹劾薛国观的小高潮。一看不对劲,薛国观风紧扯乎,溜了。
话说下岗也就算了,至少保住了命。可是,薛国观是一个有追求的咸鱼。没多久,他又杀了回来。颇有胡汉三我又回来的感觉。再加上崇祯年间,换内阁成员跟换内裤似的。薛国观抓住机会,一跃成为了内阁首辅。
这不得了,薛国观发达了。有权后,没事抓抓灰色收入,也是在乎难免的。可是,崇祯的官可不好当啊。
崇祯对官员的要求很严。有一天,崇祯突然感觉大明官员的廉洁程度太低。腐败现象太严重。于是,崇祯就要问责了。内阁首辅当然是首责对象。
说实话,薛国观本人也贪污。问贪污犯怎么治贪污,问一百年也没个结果。而做为贪官嘛,当然打打马虎眼,支吾一下过去就得了。反贪一阵风,顶多十分钟。
可是,薛国观也不知道是不是国观不正,竟然转移矛盾,攻击起友商来,说朝廷这么乱,都是东厂跟锦衣卫反贪不给力,如果厂卫尽责的话,官员怎么敢贪污呢?
东厂太监王化民竟然无力反驳。崇祯也觉得对啊,因为明朝的监管机制就是这样的,六扇门管百姓,厂卫管官员,现在这届官员不行,当然就是厂卫的事情。
于是,崇祯把东厂跟锦衣卫好好批评了一顿。
这一下得罪人了。东厂可是世界上最牛的人肉加工厂,善长整治各种官员,就是清官正吏看到也要躲着走,你丫的一贪官,竟然敢找上门来。
九千岁魏忠贤坟上的土还没干呢,就不把太监当男人了?
王化民就此记住了薛国观,没事打打小报告。正在这时,薛国观又惹事了。这一回,不是得罪太监,而是得罪同行。
有一天,明朝官员考核,行人司的官员吴昌时害怕自己会降职,所以走了点门路,给薛国观送了钱。薛国观收下钱,表示一定给他排第一名,升他当吏科给事中。
行人司是跑腿的,给事中是找事的,找事的当然比跑腿的牛。当然,个别除外,比如明朝中期有个行人司的小官员跑着腿就当了内阁首辅,那是夏言。
考核完之后,薛国观却只给吴昌时安排了一个礼部主事。单位换了,从肥衙门换到了清水衙门,职位也变了,还不如在行人司干呢,至少认识人多啊。
薛国观为啥三观不正,收钱不办事呢?这也是没办法,因为送礼的人是无限的,肥差是有限的。有限的肥差应对无限的走后门的,自然就有关照不到的,所以薛国观就没办兑现承诺。
这下,吴昌时不干了,马上找到了东厂,告了他一状。
这个时候,正好崇祯对薛国观不爽。
为什么呢?也是钱闹的,崇祯时,国库已经没钱了,怎么办?大多的想法,就是加税呗,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的嘛。但薛国观知道,百姓的税务已经很重了,加税牵扯面又广,那一届的群众也不咋行,万一闹事了咋办。
所以,薛国观提出不如敲皇杠,就是向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借钱。这个事情,是得罪人的事情。但薛国观搞大包大揽,说官员这边的钱,我去说,皇亲国戚这边的钱,皇帝你负责。
结果一搞,皇亲国戚都特别穷。有的把房拆了的,有的把家里的洗脸盆拿到街上卖。崇祯觉得特别没面子,继而迁怒于薛国观。
薛国观这个提议还是不错的,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很复杂的,想法好,不一定能执行到位。所以,这个世界上想干点事情才这么难。
薛国观原是崇祯的心腹,这一下变成了心腹大患,吴昌再一告,崇祯就想弄死薛国观了。
可是,竟然没办法下手,为什么呢?
原来,这些言官还以为薛国观是皇帝的么么哒呢,压根不知道皇帝已经想弄死薛国观的,所以告状都留有余地,没告死状。所以说,皇帝有时候还得会甩石头,让下面知道自己的意思。
因为告状不到位,所以薛国观只是下岗回家。
话说薛国观应该夹着尾巴赶紧回家,天高皇帝远,眼不见心不烦,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
可是,薛国观还很得瑟。明明是下岗分流,却搞得跟衣锦还乡一样,搬家的动静很大,装财宝的车子一辆接一辆。这一闹,东厂的人又知道了,马上补告一状。崇祯终于逮住机会,把薛国观抓了起来。
到了这一步,薛国观还以为自己可以挽救,在牢里吃好喝好睡好。当官员宣布他的死刑时,他还在睡大觉,睁开眼一看,不是普通的狱卒,而穿着红号服的人。他这才知道自己摊上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