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曾经问过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你叔叔诸葛亮和你爸谁厉害?
诸葛恪几乎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当然是我爸爸厉害。
孙权很诧异,说,你叔叔在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蹈武略无人可比,你爸在我这当一个不大不小的官,怎么会比你叔叔厉害呢?
诸葛恪说,我爸知道该跟谁干。
诸葛恪这句话说的太妙了,他既没有承认叔叔诸葛亮的能耐有多大,也没有说自己的老爸有不如叔叔之处。而是说,一个人厉害不厉害,要看他跟谁干,言外之意,即使我爸不如我叔叔有才华,但在跟谁干的问题上,我爸比我叔厉害。
诸葛恪的一句话,说得孙权心花怒放,在孙权死后,诸葛恪能成为辅政大臣,也就不意外了。
跟谁干,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他不仅关乎职务升迁,前途命运,甚至还关乎生死。
三国里有一个人堪称帅才,只因为他两次跟错了人,不但升迁无望,还险些丧命。
他就是王平。
王平职务不高,只是个牙门将,因为通晓关中地理,被曹操看中,封为向导副先锋,随徐晃进攻关中。
徐晃在曹操众多战将中是最低调的一个人,不结交朋友,不与人来往,但他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自负。
凡是自负的人,都认为自己有两下子,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行事武断,徐晃因为不听王平的劝告,冒然进军开战,结果败的很惨。
战败的徐晃便想拿王平当替罪羊,说他提供的情况有误,要杀掉王平向曹操有个交待。王平听说此事后,连夜逃跑,在跑之前放火烧了徐晃的粮草。
从徐晃那跑出来之后,王平投奔了赵云,赵云觉得王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把他推荐给了刘备。
此时刘备正缺人手,当他听说王平熟悉汉中地理环境,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召见,马上封官,封王平为偏将军,王平也不负众望,极力帮助刘备,几年时间汉中已被刘备掌握。
公元228年,王平随诸葛亮北伐,这次王平成为参军马谡的副手,这王平也是命苦,马谡也是自命不凡的人物,没把王平放在眼里,也没把他的建议放在心里,结果被张郃切断水源,街亭失守。
跟什么样的人,借什么样的光,王平一跟自负的徐晃,二跟自命不凡的马谡,想不倒霉都难。
幸亏王平在街亭失守后表现不凡,极力收编残兵败将,组织有效的后退,尽最大努力减少蜀军的损失,受到诸葛亮的赏识,最后官至镇北大将军,封安汉候。
王平虽然两次都跟错了人,结果都凶险万分,但他在关健的时候都能冷静的分析局势,及时抽身自保,不得不说王平有异常人的胆识和智慧。
当你跟错了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