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哪件事可以看出汉章帝的处事风格和决断能力?

2020年07月29日16:55:50

  “作舍道边,三年不成”,原本是一句古老的民间谚语,意思是在路边盖房子,因为来来往往的人多,有的说这样盖好,有的说那样盖好;没准还会有人说,在这里盖房子,既阻碍交通,又有损观瞻。总之,说的人多了,就会让你左右为难,一栋房子盖了好几年,也盖不起来。其本意就是,办一件事,如果听从的建议太多,往往会拿不定主意,因此,这件事就难得办成。而这句谚语正好被汉章帝用来作为“修订汉礼,毋须各方讨论。”的借口,使一件很难统一的事情迅速完成了。因此,这一谚语也给后来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中,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元和三年,博士鲁国曹褒上疏,以为‘宜定文制,著成汉礼。’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帝知诸儒拘挛,难与图治,朝廷礼宪,宜以时立,乃拜褒为侍中。玄武司马班固以为‘宜广集诸儒,共议得失。’帝曰:‘谚语【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各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昔尧作《大章》,一夔足己。’”

  “章和元年,春,正月,帝召褒,授以叔孙通《汉仪》十二篇,曰:‘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使可施行。’”

  “冬,十月,曹褒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凡百五十篇,奏之。帝以众论难一,故但纳之,不复令有司平奏。”

  这三段文字的大意是: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博士(在太学里教书的儒士)鲁国人(即今山东人)曹褒,向皇帝上了一份奏章,提出应该重新修订建立汉朝的礼仪制度,皇帝很重视这份奏章。而太常(汉官名,掌礼仪、教育等)巢堪却认为:要制定一代大典,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不是曹褒所能制定的,不能同意这份奏章。汉章帝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朝中这些官居高位的大儒们都大过拘谨守旧,难以图新;朝廷的礼制宪法,应该与时俱进,随时而变,及时订立;由是,任命曹褒为侍中(汉官名,侍从皇帝、出入宫廷,拾遗补阕、兴建制度,权力颇大),专门负责修订汉朝礼仪典制一事。这时,玄武司马(汉官名,掌管玄武门的主官)班固(撰写《汉书》者)也认为,制定礼仪典制这样的大事,应该广泛召集众儒,共同商议是非得失。而汉章帝却说:“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作舍道边,三年不成。’如果诸儒都会聚在一起讨论礼仪制度,会互相争论不休,甚至互相生疑,使之无从下笔。从前帝尧作《大章》,也只用了乐官夔一个人就足够了。”

  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春,正月,皇帝专门召见了曹褒,把叔孙通(儒士,曾帮汉高祖刘邦制定汉朝宫廷礼仪,先后出任太常和太子太傅)所作的《汉仪》十二篇交给他,并说:“这个礼制散乱而且简约,很多地方不符合经典礼仪,如今你可依据礼法逐条修正,使之可以实施。”

  这年冬,十月,曹褒依据旧有的礼典,加上《五经》、《谶记》等条文,撰写编纂完成了从天子到庶民的冠礼、婚礼、吉礼、凶礼等礼仪制度,确立了从礼仪开始到结束的礼仪秩序,共一百五十篇,并上报给汉章帝。皇帝清楚地知道,如果再交给众人去讨论,是很难取得一致的。于是,就不再根据审批程序,让主管官吏去议论奏明,而是直接采纳了曹褒编纂的礼仪典制,并下诏实行之。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汉章帝的处事风格和决断能力。就是今天来看这件事,也是可以给人以借鉴和启示的。

  朝廷制定修改礼仪制度,确实是一件大事,一开始就有不同的声音,也是正常的。有人认为,这件事一个人办不了;有人认为,应该集思广益;应该说,这些观点都没有错。但汉章帝对这些意见统统没有采纳,而是让提出这一建议的曹褒一个人专职负责,没有干扰地去干;典制拿出来以后,也不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也不找大学问家和专管此事的专家们去把关润色,就“但故纳之”了。这是不是有点偏听偏信,独断专行?可汉章帝之所以如此“独断专行”,是与当时朝廷保守的政治风气有关的。一是当朝的大儒们都很保守,不愿意改革创新,“难以图治”,让他们参与这种改革图新的事,他们就会搬出许多条条框框来限制你,让你迈不开步,干不成事,只会成为你干事的阻力;而且他们个个权大位高名重,让小辈新人无法干事。虽然让曹褒一个人干出来的东西,很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但肯定会比旧的,散而简约的,且不合经义的东西强。二是既然让曹褒去干,就要充分信任,不要先拿个什么大纲,形成一个什么草稿,然后大范围地征求意见。主意多了,就没了主意。“作舍道边,三年不成”,汉章帝就是用这句老百姓的谚语来阐述了这个道理。如今,我们不是有很多典章法条,就是因为讨论来讨论去,迟迟拿不出可供实施的东西,而耽误了最佳的实行时机的吗?汉章帝可不愿意这样讨论来讨论去,改过来改过去,搞出一个“四不像”的东西来。故而特意搬出了一个古代圣贤来堵众儒的口,“昔尧作《大章》,一足夔矣。”三是礼制制定出来后,不再讨论就直接实行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事一开始就有人反对,而且在起草的过程中,也没有征求这些人的意见,更没有主管部门的参与,现在东西弄出来了,你让这些人来审查,还不把你批个体无完肤,让你前功尽弃,无法出台,能有好结果吗?其实,有不足和缺陷并不可怕,可以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总比胎死腹中的结果要强得多。

  由此可见,出台政策,集思广益是必要的,但前题是必须齐心合力。否则,“作舍道边,三年不成。”的结果就会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