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李隆基,唐朝可能会再出第二第三个女皇

2020年08月02日10:53:19

唐隆政变—— 唐中宗李显唐隆元年(710)六月的一个傍晚,临淄王李隆基带着姑表兄弟薛崇简、好哥们朝邑县尉刘幽求等几十个人,由禁苑南边悄悄进宫,禁苑总监钟绍京率百十号丁夫工匠助阵。另一路人马由万骑果毅(禁军将领)葛福顺牵头,奔玄武门对付羽林军头目韦播、高嵩,不久即提着二人头来见。一时之间群情振奋。接着攻打白兽门、玄德门,势如破竹。两拨人马于深夜三更在凌烟阁顺利会师。

随后李隆基引兵杀入内宫,守卫闻风倒戈,连在太极殿前值守中宗灵柩的禁军,都缴械归顺。韦皇后见势不妙,仓皇逃到飞骑营,与女儿女婿一起被乱兵杀死。天明时分,政变团队干净利落地收拾掉了韦氏全部党羽,完全控制了朝廷军政中枢。至此,由三郎临淄王李隆基主导的一场军事政变,宣告成功,李唐由女皇武则天宾天后开始的乱象,逐步走向稳定,进而实现了权力彻底回归李氏,迈开了李唐二度复兴的开元盛世步伐。

热衷于把玩历史的人们,多有这样的兴趣与好奇,问,如果李氏的后辈里,没有涌现出李隆基这么个男儿,大唐社稷会是怎样的一个走势?这实在是个有意思的假设,也是个不难回答的假设。

第一种结果,将出现继武则天之后的第二位女皇——韦皇后。

这位是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

韦氏虽然是史籍里唐中宗李显的所谓第二任皇后,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首任皇后,是与中宗感情最铁的皇后。韦氏在李显做太子时纳为妃,李显登基,韦氏立为皇后,李显被母亲武则天拉下马贬往房州,韦氏摘下凤冠一路倍伴。两人是经历过患难见真情的考验的。当李显灰心丧气如惊弓之鸟时,是韦氏周到服伺不断地宽慰鼓励,给了其生的勇气和希望。

韦氏的忠诚信赖与勉励,曾感动得李显热泪两行,不禁对老婆表白发誓道:“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好娘子,若有一日我李显能重见天日再坐龙椅,誓与你平等相待不分彼此,娘子想怎样就怎样!

果然李显就二度做了皇帝,果然韦氏就想怎样就怎样了。李显复位,韦皇后既要弥补情感缺失,又要效仿武氏当一回女皇。

先找个情人来玩玩,且玩就玩刺激的,当着老公的面玩。韦皇后相中的情人是善解人意的武三思。明人不做暗事,皇后公然将武三思召进宫来,邀其爬上天子御床,双双腻歪着在炕头玩双陆,不时眉来眼去。有趣的是,蹲在旁边傻乐着替一对狗男女点筹码的,不是别人,正是头戴绿帽的中宗李显本尊。

感情上满足了,接下来玩政治。丈夫东山再起,韦氏一改从前婆婆在时的内敛低眉,积极参政,培育个人势力,学着当年武则天在高宗皇帝身边的样子。

景龙二年(708)春,宫里有人迎合其意,编造说在皇后的衣柜中出现五色云彩,接着就有骁卫将军迦叶志忠上表称:太宗皇帝做皇帝前,人们传唱《秦王破阵》,武皇接受天命时,人们传唱《武媚娘》,韦皇后即将领导我们享幸福,坊间流行歌曲《桑条韦》。

铺垫基本到位,韦皇后这才发现,挡在她道上的最大一块石头,是她的老公、当今的圣上李显。原谅妾不仁,老公你已当过两回皇帝了,委屈一下给妾腾个位子吧,——一盘毒蒸饼送李显上了西天。

可惜韦皇后毕竟缺乏婆婆武氏的才能和谋略,折腾没几天就把自己的命搭了进去。婆婆做了女皇,她以为女人都能做女皇;看着别人赚钱的行当,你做可能会赔得血本无归,事实证明这是一条真理。

第二种结果,将出现继武则天之后的第二位女皇——李裹儿。

这位是韦皇后与中宗李显最小的千金安乐公主。

据说她的姿色乃大唐第一美人,绝无出其右者。她有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叫李裹儿。中宗李显被老娘贬黜往房州,“欲达州境,生于路次”,即将踏上房州地界,韦氏突然分娩,临时条件窘迫,“帝自脱衣裹之,遂名曰裹儿。”李显十分疼爱这个降生在道边的小家伙。

李裹儿初婚嫁的男人,是母亲韦氏情人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二人少小偷尝禁果,所以匆忙奉子成婚;婚后武崇训常带堂弟武延秀来家。武延秀相貌堂堂,因久居突厥而会唱突厥歌,胡舞跳得更是溜。一来二去,打动了已为人妇的安乐公主的芳心。两人起初私通,感谢武崇训早死,得意成全一对野鸳鸯,公主改嫁武延秀。

中宗第二次当皇帝,裹儿已出落为一个婀娜成熟的美女,仰仗父皇宠溺,张扬恣肆的个性显露无遗,“光艳动天下”,侯王权臣多出其门下。她敢拿国事跟父皇开玩笑。私自制作了一份天子诏书,夹在一堆待御批的文件前面,呈给皇帝签署,李显发现了这是女儿的淘气,不但未加指责,反而笑眯眯答应并签发了。

别以为她只是个任性奢华娇蛮胡闹的女孩,在美艳滥情贪玩的表象下,她受了奶奶武则天的启发,也萌生了做帝王想法。她郑重向父皇索要,请求封她为“皇太女”,做江山储君,来日继接大统。有人提醒中宗此事荒唐,她听到后大为不满,在父皇面前争辩道:你身边都是些迂腐之人,我是你女儿,为什么就不能接你的班?!

在安乐公主眼里,父亲李显既软弱又窝囊无能。虽然与母亲韦氏各怀心思,她还是与之联手用毒蒸饼谋害了父皇,清除了她女皇梦想之路上的最大障碍。

可恶的是后来冒出个堂兄李隆基,否则她有可能成功的。三郎带人政变杀来时,公主正悠闲地对镜描眉化妆,可见她对成功的把握有多自信。

第三种结果,将出现继武则天之后的第二位女皇——李令月。

李令月就是赫赫有名的太平公主。她与侄子李隆基的皇权争夺,是唐隆政变两人合作以后的事。

在当时,论名头和社会影响力,三郎李隆基十个也抵不过一个太平公主。所谓“二十余年,天下独有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

太平公主的感情生活也很丰富。首嫁姑表哥薛绍,次嫁由母亲武则天相中的有妇之夫、侄子武攸暨,期间包养小鲜肉不少,又与朝臣通奸,夸张到与妈妈分享美男。

太平公主真正对政治感兴趣,从幕后到台前干政,始于母亲去世、三哥李显复位之后这一阶段,而其政治野心的膨胀,则出现在韦氏被诛而文弱的四哥李旦掌权时期。

太平公主的权势来自于她的一个特殊的举动。唐隆政变成功后,龙椅明显要由李旦来坐,但韦皇后所立的傀儡少帝——年仅六岁的李重茂尚在,一时无人敢站出来提废帝的事。在这个关键时候,太平公主很有气魄地给四哥李旦支了个台阶,她主动来见少帝,对着六岁的儿皇帝说,你小子看不出来,天下大势已归相王(李旦),此处不是小孩待的地方。说罢,抱着少帝下殿,然后取来皇帝的行头交给四哥李旦,亲自扶他上位。

此一举,太平公主声名威震天下,几乎成了与皇帝平起平坐的“二圣”。她与睿宗协商国事,经常忘了时间;她的话睿宗必听必信注定照办;朝政大事未报告她便不能付诸实施,大事小情必须向她汇报,经她点头同意,特殊情况下她未豋朝,宰相须赴其宅邸听取意见;凡她想干的事,睿宗无不顺从;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之升迁降免,凭她一句话而已,经她之手而平步青云者,难以计数;气焰有超越天子之可能,趋炎附势之徒争相献媚,三个儿子均封王爷,举手投足一副大姐大派头,大有代兄长坐天下之势。

渐渐目中无人的太平公主与年轻锐利的皇太子李隆基,产生嫌隙。三郎不满姑姑权力过大,手伸得太长,公主则从头就不赞成三郎做储君,扬言他并非嫡长,名不正而言不顺,应当废掉另立他人。

其实这一切的本质,是这时节的公主,有了做女皇的念头。她深知文弱的四哥好驾驭,而青壮的侄子李隆基不好惹。因此姑侄争锋逐渐演变到水火难容。

公主常派人监视三郎行踪,在其身边安插自己的耳目。景云二年(711),太平公主结党益州长史窦怀贞,意欲加害三郎,扫除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一边是争强好胜的妹妹,一边是血气方刚的儿子,睿宗李旦夹在中间不知如何是好,艰难地和着稀泥。延和元年(712),在妹妹的气恼诅咒和多次阻挠下,李旦硬着头皮将皇位交给三郎,自己做太上皇,躲开了权力是非场。

李隆基已登基,太平公主却仍不甘心。玄宗先天二年(713),公主仗势试图专擅朝政,与三郎发生了激烈对立。朝中七位宰相,五位是她的人,文臣武将一半以上依附于她。误判形势的姑姑铤而走险,在众亲信的怂恿下了起狠招,她要废掉玄宗皇帝,投毒谋杀三郎,叛乱抢夺江山。

紧急关头,三郎没有手软。他采取果断措施,下下手为强,清除太平公主“反革命”集团,闪电行动诛杀公主党羽爪牙。公主见势不妙,仓皇逃进终南山。三日后被迫缴械投降,玄宗下诏“赐死于第”,命其在家中自行了断。

至此,又一个女皇梦者魂断高墙。

回看历史,三郎李隆基在这个历史档口出现,似乎是专为收拾本家几个暗生帝王野心的女人的。反过来讲就是说,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唐王朝都将会孕育出第二个女皇。

历史给一些人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无情地击碎了另一些人的梦。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