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喜欢念书,他也赶上了好时代,这时候好多西方传教士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他们跟皇上套近乎是想传教,可惜康熙对教义没有兴趣,倒对他们带来的物理几何自然知识相当热衷。
康熙学习认真到什么地步?虽然他政务那么繁忙,仍然每天都要把传教士们接到宫里去,抽时间和他们讨论学习两三个小时。就这样,康熙爷学会了几何学、静力学、天文学、化学、医学、解剖学、地理学、药理学、乃至拉丁文、西方乐理乐器、欧洲哲学、西洋绘画。这全方面的素质教育,搁今天也合格了。
他就这样学啊学啊,“读书过劳,至于咳血,而不肯少休”。传教士们看他这个拼劲都惊呆了。在回忆录中夸康熙爷:“皇帝的学习是异常仔细和用心的。无论是几何中的棘手问题还是我们拙劣的语言,都不能使他泄气。他听我们讲解时的耐心和注意力都是相当值得赞叹的。”
难得的是,康熙不是书呆子,还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康熙身边三十多年的法国传教士白晋在所著《康熙皇帝》中说:“他把在几何学中学到的最有趣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及使用一些天文仪器,看作为一种乐趣……皇上使用这些仪器,有时测量某座山的高度,有时测量某个显眼地方的距离。这些测量都是在随驾朝臣面前进行的。”
中国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叫梅文鼎,被后世誉为清代天文算法“开山之祖”。康熙四十一年南巡时看到梅文鼎的著作《历学疑问》三卷,认真阅读并批阅,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什么错误,但算法不够完备。能从专业角度挑出当时学术权威的问题,可见当时康熙的数学水平已经属于中国顶尖。
康熙还时不时就在大臣们面前炫一把。1692年的一天,康熙把大臣们叫来,然后命人取来日晷,自己用笔画出正午时光影应在的位置。然后就喝着茶等到中午,日晷阴影果然投射到他画的地方。大臣们纷纷夸奖老大好赞,康熙拈须微笑,意得志满。
康熙还对现代医学有所研究。他是天花的受害者——不就因为得过天花没挂掉才当上皇帝的吗?他在宫中搞起了实验室,自己研制药品,还在宫中推广种痘技术,给自己的子女和宫人们种痘预防天花。
晚年的时候,康熙还主持了两个重大的科考项目。一个是全国范围的地图测绘。从1708年康熙帝命法国传教士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测绘“长城图”始,至1715—1717年完成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地测量,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经纬度测量,测得经纬度点641个。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大地测量。不仅在中国是空前的创举,在世界大地三角测量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各省地图测绘之后,由杜德美总其成,编绘全国地图,于1718年完成,定名为《皇舆全览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实测地图。
还有一个是《律历渊源》一百卷的编纂,包括《历象考成》、《律吕正义》和《数理精蕴》三部书,是一套包括天文历法、音律学和数学等知识的科学著作。编纂工作始于1713年。康熙帝从全国调集了汉、满、蒙族的一批专门人才,以皇三子允祉等任“奉旨纂修”。至康熙六十年(1721)才最后完成。
现在,故宫还保留着康熙当年使用的很多科学仪器和计算工具,可以演示太阳、月亮围绕地球转动以及日月蚀等天体运行情景的浑天仪;标有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等坐标的地球仪;在世界第一台盘式手摇计算机基础上,研制的中国版手摇计算机,除了法国原版所具备的加减乘除运算外,还能进行平方、立方、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问一个问题:既然生在十六世纪的康熙已经了解了这么多的西方先进技术,为什么后来中国还是这么落后,到了近代被西方国家欺负得这么厉害呢?
原因还是跟康熙有关。
虽然康熙自己爱生活学科学,学得挺开心的,但是他并不准备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向全国推广。在他看来,这些东西虽然有意思,但都是“奇技淫巧”,像他这样没有就业压力的富二代学霸没事可以学学,普通学生还是好好钻研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才是正事。
还有,他认为御用科学必须由皇家来掌握、控制和垄断。他虽然天天和传教士们混在一起,其实他对耶稣会士的活动是控制很严的。一旦他们的活动超出了他许可的范围,他就严加禁止。因此,传教士们辛辛苦苦传授的知识,并没有流出紫禁城的宫墙。
到康熙帝晚年,由传教士挑起的礼仪之争,最终导致他发布了禁教令。他去世之后,继位的雍正厉行禁教,在华西方传教士大都被驱逐出境,刚刚开始的西学东渐就此式微。
到了乾隆时代,乾隆对于英国使团提出的改善两国贸易,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请求嗤之以鼻。英国人带来体现西方最新工业成果的马车、战舰模型、洋枪洋炮以及热气球等科学设施,乾隆完全没有丝毫兴趣。
因为英国使者不愿意像奴才一样下跪磕头,乾隆大发雷霆,痛斥英国人:“朕无求于任何人,尔等速速收起礼品,启程回国。”
马戛尔尼走后66年,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圆明园,在洗劫珍宝的同时,发现当年马戛尔尼送给乾隆的天文地理钟、火炮等原封不动地封存在库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