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常平村人。关羽与刘备、张飞结拜为三兄弟,刘备建立蜀国,关羽守襄阳、定益州、督江陵,被封为前将军。唐朝开始悬挂关公神像,关羽已经被神化。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深远,关羽忠孝仁义、智勇两全,简直就是战神的代表。后来又成了财富的代表,无所不能的神。但是这些表象没有遮盖住宋太祖赵匡胤的眼睛,他把关羽从配享的武成王庙敢了出来,而宋真宗则把孔子的后代封为衍圣公 ,时代传递。
历朝历代创业之主,大都凭军事力量夺取江山,只有赵匡胤是个职业军人出生。其他如汉高祖为亭长,唐高祖和隋文帝是贵族,元太祖和清太祖是少数民族的领袖,明太祖是农民,他们的政治背景在创立帝业时先声夺人。只有宋太祖赵匡胤以军功起家,即创立朝代之日,仍是现役的高级将领,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奉周恭帝之命去抵抗契丹的入侵,在开封城外的陈桥驿被部下黄袍加身推戴而为皇帝。恭帝郭宗川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政变没有遇到抵抗,在中国历史上也创立了一种不经过流血而诞生一个主要的朝代之奇迹。赵匡胤的经历对造成北宋注重技术、不因袭前朝作风的趋向有很大的关系。
宋太祖不用汉高祖和明太祖的伎俩去屠杀功臣。在统一期间投降的诸侯也没有赶尽杀绝,对后蜀孟昶、南唐李煜等诸侯国“皇帝” 也优待,没有背后下手。对于柴荣的后代更是给予优待,无历朝的疑忌杀戮情事,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与功臣共享胜利成果,他曾留下太庙石碑立有“誓约”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这一方面表示他的宽怀,一方面也由于他的自信。
宋朝创业之主特别重视经济,把经济看作战争的一种手段,他所设国家储备要求不低于九年的军用。他曾说:“俟满五百万缗,当向契丹赎燕蓟。”他又曾向左右说:“我以二十四绢购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过十万人止费二百万绢,则敌尽矣。”他的积绢计划,曾给第六个皇帝神宗赵琐一种启发的作用。约在一百年之后,神宗在库房上题自制诗:“五季失图,俨狁孔炽,艺祖造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厥志?”以上三十二字,以每字作一库的名号。三十二库积满后又成立二十库。但是其祖先与曾孙都没有看出:经济力量固然可以翻变为军事力量,但是其中又有组织结构的各项原则,并不仅是二百万匹绢,则可以敌对方十万的精兵。设立三司(盐铁、户部、度支)管财政,各地方的收入分为“上供”、“送使”、及“留州”三个部门。“使”为转运使,其职责是将各地财物,输送于中央,《宋史》“食货志”:“于是外权始削,而利归公上”。北宋政府又以文知州军事,打破了唐末以来地方首长派遣县级官的习惯,有中央直接任命州县官,宋朝采取三年循环制的考试制度,为扩大官吏基础提供了基础。
赵匡胤实施的各种设施都有刺激国家经济的趋势。宋朝在商业方面的收入超过以前各代,财政收入的一半来源于商业。太祖开货币扩充之源,增到年五百万贯的数量,两年的铸钱数就超过四百年后朱明全朝二百七十六年所铸之总和。北宋以开封为国都,南宋以临安(杭州)为国都,主要考虑水陆交通的便利,没有考虑到军事上和国防的需要(赵匡胤主张定都于长安或洛阳,因赵光义以在德不再险反对而罢)。中国已初步形成一种在南方以水运占优势的经济体制和一个在北方以畜牧为主的体制。
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是宋太祖赵匡胤自己的一生宗旨。他曾在武成王庙观两廊所陈历代名将的画像,用手杖指白起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去之。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当赵匡胤场指示应当“功业始终无瑕”的才配享。命令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根据功业始终无瑕者这个原则进行取舍。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咸、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二十三人;退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一人。又命令塑管仲像于大堂奉祀。这也与传统的习惯,总是要哼吟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沉湎于一种悲剧的情调才算得有见识的态度完全相反。
个人可以盖棺论定,历史却无法盖棺论定,也没有功业无瑕的朝代。经过太祖的创业,宋朝的历史留下了不少似是而非的现象:一个以军人为首脑而组成的国家,自始注意国防,偏在军事上无所作为,企图注意实际,不受抽象的观念所蒙蔽,而这三百一十九年在它领导之下,所产生的特出人物,偏是哲学家为多。而被他所不屑的关羽在宋徽宗时就咸鱼翻身,被冠以 “忠惠公”、“祟宁真君”。元朝时,关羽被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代则有“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等封号。清顺治帝曾特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城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这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