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里,诸葛亮是一个受到众多权利追求者所敬仰的人物,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更是让不少的人眼馋。但尽管如此,诸葛亮一生行事都十分谨慎,步步为营(平定南方亲自为之,北伐稳扎稳打,生活上不置田产,家无余财),就连毛主席也用“诸葛亮一生唯谨慎”来评价他。这是为何呢?
网络配图
首先从诸葛亮的家族内部说起。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是东吴孙权手下的谋士,而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虽然孙权主动与刘备联姻,但事实上两国之间还是以兵刃相见。如果诸葛亮行事不谨慎,尤其是在对东吴方面,一不小心导致刘备利益受损,难免会落下与诸葛瑾串通的话柄,多多少少会影响到自己的仕途,而心怀大鹏之志的诸葛亮是绝对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的。
网络配图
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病笃之时托孤曾说:“若子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就是说,如果刘禅有能力治国,就让诸葛亮辅助他,如果刘禅不才,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表面上冠冕堂皇,但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说这种话,显然不是刘备的本意。
网络配图
诸葛亮能力实在太强,刘备害怕自己一命呜呼之后没人驾驭的了他,这样说,不仅是提醒诸葛亮,更是提醒文武百官对诸葛亮要有戒心,此时的刘备俨然已经不再信任诸葛亮了,诸葛亮稍有不慎,就可能家家破人亡,除了谨慎,别无选择。
对于诸葛亮而言,前期稳扎稳打是为了实现理想,后期步步为营是为了避免家破人亡的局面。由此看来,诸葛亮的仕途生涯似乎并不是那么的美好,这无异于“刀尖上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