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前中日装备引进对比:清朝靠外购 日重创新

2020年07月06日14:43:26

  中日两国的军事近代化,都是在19 世纪下半叶,遭受西方军事侵略的情况下被迫起步的,两国也因此开始探索通过引进西方先进装备技术从而实现强兵之路。但是仅仅在40年之后,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了清朝,一跃成为东亚霸主,而中国则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同样是引进西方的装备技术,由于两国采取了不同的自强道路,随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深入研究比较中日两国装备技术引进的异同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当前我国军队现代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甲午战前中日装备技术引进战略之异同

  装备技术引进战略的核心是对装备技术引进目标及道路的选择。中日在装备技术引进目标及道路选择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是导致后来甲午海战不同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在装备技术引进指导思想上

  清朝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是在“中体西用”的框架下进行的,其核心指导思想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来达到制服敌人的目的。他们认为,只要拥有了和西方同样的军事装备,军事实力就自然变得强大。如李鸿章看到西方“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就急切的希望通过购买西方的武器装备达到“自强”,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可见,清朝的洋务派仅仅看到了西方入侵者的“船坚炮利”,将注意力仅放在武器装备的改进上。反观日本,其对军事变革着眼点的认识则要深刻得多,一开始就将其定位在对军事制度的调整上。在改革军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迅速建设现代化海军”的主张。如日本学习西方建立了完备的征兵制度、对指挥体制、编制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他深刻地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原因是,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

  (二)在装备技术引进战略目标的定位上

  清朝筹办海防的主要目的是“自强”“御侮”“欲与洋人争衡”,旨在通过购买和仿造的捷径达到强兵,“以利禄驱众”来带动向西方引进大量装备,维护其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在战略上缺少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到甲午战争前几十年里,并未真正掌握欧洲先进的武器装备技术。而日本,虽然国家财力单薄,但是明治政府在购买欧美各国的近代化装备技术过程中,从长远利益出发,以提高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立足于发展本国的武器工业,努力实现国产化。十九世纪末,日本在许多科技领域内,已经成为能与西方列强比肩的后起之秀。可见,日本独立创新的能力远远强于清朝。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装备技术引进战略目标,最终的引进必然归于失败。

  (三)在装备技术引进道路的选择上

  装备发展道路一般分为依赖国外型、完全独立型和两条腿走路型。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装备发展道路属于依赖国外型,其装备技术引进走得是购买和仿制的道路,没有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结合起来,与之配套的人才储备、技术储备以及先进工艺、管理方法的引进也没有跟上。尽管洋务派也曾经先后创设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局,分别向法国、美国购买机器,聘请外国的工程人员前往指导,企图自行制造新式的轮船和枪炮。可是结果并不理想,由于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形势紧迫,自制的装备不但造价昂贵,而且质量也不过关,无法与洋人制造相比,最后仍须向外国采购。而日本则不同,他们将装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在后期,则更加注重引进的装备技术与国内的军工生产能力相适应、相衔接,以实现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国产化和自主生产能力。

  三、甲午战前中日装备技术引进内容措施之异同

  甲午海战前,中日两国在装备技术引进的政策制度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的政策制度较之日本明显缺乏活力,因此,导致中国在装备技术引进创新发展上便大大落后于日本。

  (一)在装备技术引进内容上

  在装备技术引进内容上,清朝遵循“中体西用”的思想,仅限于对西方武器装备的购买和仿制,没有从根本上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军事思想、军事制度和作战理念,因此即使拥有先进的装备技术在旧的封建体制框架下并没有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在具体引进过程,注重单个武器装备的引进,而没有成体系、系列、成配套的引进装备,导致武器装备没有形成整体作战能力。而日本提出的“和魂洋才”思想,既能保持民族原有的一些精神准则和道德规范,又能在“洋才”的规范下,大力汲取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适合日本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制度、政策,以推进日本近代变革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引进内容上,不是只限于单个装备,而是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引进装备,使其装备技术引进与国内工业生产能力相适应,从而实现装备生产的国产化。

  (二)在装备技术引进措施上

  清朝在引进装备技术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引进主战装备。如在洋务运动的军事改革中,李鸿章提出引进“制器之器”;二是引进装备技术人才。李鸿章提出要引进“制器之人”,在洋务企业中和军队中聘用洋技师和洋监督。三是设立兵工企业仿制西方武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设了近30个兵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以上措施在装备引进技术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促进国内装备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上作用有限。而日本在引进措施上,一是立足于本国现有资源和材料,利用引进技术实现国产化。例如,日本借鉴意大利青铜式火炮技术,利用国内丰富的铜材制造七厘米山野炮,并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全军野战炮兵部队的装备更新。二是注重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1893年,日本火药技师在德国人制造出的“苦味酸”炸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成功制作出实用意义上的“苦味酸”炮弹,可对舰艇表面造成极大损伤和破坏。三是重视装备技术人才的培养。明治维新期间,日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培养了一大批装备技术人才。

  (三)在装备技术引进制度上

  在装备技术引进决策制度上,清朝首先要经过总理衙门讨论,其次出百宫会议合议,最后汇报给慈禧太后定夺,这样一个决策往往拖延几个月才能做出。如1874 年开始的“海防”大讨论持续了将近6 年,致使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而日本,由国务院(内阁)商议并决定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计划和规划,统一领导实施具体的方针政策,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避免了各方势力的争吵和内耗,提高了决策的实效性。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上,清廷在创办闽沪船厂时,推行了一套奇特的调拨制度,即国家调走船厂自己制造的军舰而不给予补贴,而且还规定各厂不得私自接造民船盈利,这种落后的计划调拨制度使造船成本居高不下,造成国产造船工业逐渐萎缩。而日本则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在政策、税收、财政补贴上,采取很多优惠措施,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如日本积极鼓励地方企业参与军工生产与竞争,给予地方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建立技术引进竞争机制,努力提高民营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装备技术引进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