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自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为皇。16岁登基的时候是公元前141年,虽然前135年窦太后干政,但是汉武帝也从窦太后去世后独掌大权,他的母亲王太后虽想效仿窦太后,但是其实际权力并没有窦太后那么大。所以从登基开始算起汉武帝从公元前141年到公元前87年都是他的在位时间,因此汉武帝在位时长54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武帝登基的时候正是“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都是笃信黄老之术的人,和他们不一样,刘彻是崇尚儒家学说的,因此和赵绾、王臧等人一起草拟天子出巡、封禅和改换历法等计划,但是窦太后推崇黄老,因此私下查赵绾、王臧的不法之事,使二人自杀,因此汉武帝的计划美誉得到实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22岁,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掌权,开始大展身手。汉武帝开始为儒学铺展道路,并通过儒学,巩固中央的权威,因此许多人认为汉武帝采用的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的政策。因为文景之治使西汉国力日上,所以汉武帝继承的同时准备军事发展,以军事手段代替和亲政策,当时汉朝北部疆域从长城到了漠北,汉武帝是朝鲜半岛的北部也纳入了西汉版图,南边的疆域扩展到了越南的南部,西南夷地区也完全纳入汉朝的统治之下。
汉武帝的这些功绩已经是许多帝王都难以超越的功绩了,但是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祸轮台罪己,是历史上第一个自我写检讨书自我批评的皇帝,所以汉武帝总体来说还是功大于过的,因为汉武帝时期的种种措施对后来的影响非常深远,同时西汉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所以从宏观讲汉武帝还是值得肯定的。
汉武帝的功与过
汉武帝是西汉历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皇帝,因为对他的评价经常有两种掺杂,一是雄才大略,二是穷兵黩武,对这两个评价进行发掘你就会发现其实将的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军事问题。汉武帝其最大的功也在军事,其最大的过在武力。功即对匈奴用兵44年,西汉的版图扩大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一倍。过就是对自己的儿子用武,因此而死的人据说有40万,本来四十年间对匈奴用兵伤亡就是派出去的十分之七、八,因此后人常说他崇尚武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武帝在军事上的功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本身不喜欢忍气吞声,而且当时的西汉已经有足够的财力物力让汉武帝放手拼搏了。而且当时汉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就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本来就是希望和西域达成联盟,对匈奴进行战略包围,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远的政治眼光,是非常难得的。而且汉武帝敢于创新,抛弃70多年的和亲政策,直接正面出击匈奴,他的勇气可嘉。
汉武帝在文化问题上也是如此,有人评价他遏制了文化的多样化,有人又评价他促进了思想的统一,使儒家思想成为汉族正统思想。显然这两种评价都适合放在汉武帝身上,因为这是事实,但是汉武帝这个人身上就是有两面性的,他既爱惜人才,又弃之如草芥。所以评价汉武帝还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他的功既可以是他的过,他的过也可以是他的功。
汉武帝的贡献
汉朝文景盛世是指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这个时期经过两任皇帝的励精图治,汉朝繁荣富强,国库充足经济发达,发展相对稳定。但是北方的匈奴侵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汉朝仍然处于向匈奴求和的地位。在汉景帝的下一任皇帝汉武帝即位后,出现了讨伐匈奴彻底改变匈奴入侵汉朝的局面,这是历史上重要的汉武帝的贡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武帝的贡献有许多这里列举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削弱藩王势力。他采用中尚书的权力机构架空了丞相的作用。他下令藩王必须把土地分封给所有子嗣不而不是集中传给嫡子,并且封地彼此不能统属,这样一来藩王的土地就越来越小了,也无法和中央对抗了。他完善监察制度,采用公车上书,这样能广纳意见,推行改革。第二,汉武帝亲自率领军队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战斗,最终瓦解了匈奴国的势力,并把匈奴驱逐到了北部。他还大量北迁移民,让移民在北方的土地上发展生产,加强边防的守卫。汉武帝派汉朝使者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第三,汉武帝除了对匈奴的彻底征战外,收服南部和西南的少数民族部落。汉武帝时期的汉朝疆域是最为广阔的。
汉武帝的贡献不只这些,他思想文化历法年号上也有贡献。汉武帝秉承了汉文景两代的繁荣,进一步拓展了汉朝的领域,在历史上是一位很有魄力和征服力的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