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成大事业者,在关键时刻,必是六亲不认。在这一点上,刘邦是身体力行的大胆实践者,也是舍子弃父的最大获利者。刘邦有句名言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呢?
网络配图
当时,刘邦利用项羽率军收复梁地的机会,设计挑逗坚守项羽当时西征大本营成皋的曹咎,曹咎中计,刘邦遂一举占领了成皋,“尽得楚国金玉货赂”,几乎把项羽的家底给夺了。暴怒之下,项羽迅速率领精兵强将回军向西,与刘邦汉军对峙于广武涧,即所谓鸿沟。
对峙鸿沟后,项羽不断向刘邦挑战,天天叫阵,但是,无论是单打独斗也好,三军拼杀也好,刘邦就是不接招,只坚守,不交手,哪怕项羽安排人在鸿沟边不停羞辱漫骂,也默默忍着,不作声。
如此焦灼对峙数月后,因为粮草军需不继,项羽决定使出杀手锏,他手里有攥着俘获的刘邦家属嘛,尤其是刘太公,那可是刘邦的亲生父亲。所以,项羽便命人将太公绑在案板上抬出,向鸿沟那边的刘邦喊道,如果不投降,我就活煮你的老父亲。
网络配图
于是,就有了刘邦上面那句“经典名言”的回答,你我曾相约为兄弟,所以我爸也是你爸,硬要烹了他老人家,也分我一杯羹吧。
刘邦这句话,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公自汉二年(前201)彭城大战期间被俘,至汉四年(前203)楚、汉鸿沟对峙,他老人家被作为人质已关押于楚营两年时间啊。为立于不败而说出如此诙谐幽默的“妙语”,你不得不佩服刘邦的“机智”,尽管,谁也不能预测项羽到底会不会真的将太公活煮。
网络配图
应该说,彭城大战的失败,让人们看清了刘邦的为人,哪怕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隐私,也一揽无遗。对自己的亲生父亲态度如此,对其亲生子女的态度就更好不到哪儿去。也是在彭城大败后,在逃跑的路上,因后有追兵,马车上人多,马跑得太慢,他竟然三次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推下马车。为了自己能活,打仗能胜,置父母子女于死地而不顾,心硬若此者,刘邦可谓绝无仅有。刘邦不但有坚硬心肠,有时也有小人嘴脸。
汉九年(前208),长安未央宫落成,恰逢太公寿诞,刘邦置酒前殿,与群臣一起,为太公祝寿。酒酣之际,刘邦想起自己拥有九州四海之地,不无得意地对太公说:“您老当年常常说我没出息,不能置业治产,万事不如仲兄,如今您看,我所置产业与仲兄相比,谁多谁少呢?”《史记》中没有记载当时太公作何回答,有何表情,想必挺尴尬的吧。
著名小说家蔡东藩先生曾评价刘邦“不脱一粗豪之习。”粗豪二字用在刘邦身上真是再也恰当不过了。粗豪者,没有规矩,不讲人伦,无法无天。然而,历史上恰恰是这种人能成大事,无所牵绊,无所敬畏,无所顾忌,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