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儿子造反 李治为何捡了个便宜做太子?

2020年07月29日19:01:10

  李治,李世民的第九子,武则天的第二任老公。从小善良仁厚性情温和,喜欢读书。儿子李弘是孝敬皇帝,李显是唐中宗,李旦是唐睿宗。

  父亲、儿子都是皇帝。他的光环都他的精英父母的光环遮住了。

  贞观末诸子争储事件中,一直默默无闻不起眼的李治为什么却捡了个大元宝做了太子?

  李世民晚年,他的精英儿子们又在重复当年他和李建成李元吉之间争储的故事。

网络配图

  当年,李世民三兄弟之争,是从开始的小打小闹,经历了漫长的争斗,一步步到最后走向玄武门,才发生了喋血事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李世民的儿子们比他们那个时代可厉害多了。

  当时李世民的14个儿子,具备争储君能力和资格的只有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而且他们三兄弟都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的儿子齐王李祐在齐州公开造反,李世民一怒之下派李绩前去剿杀。李祐被赐死,在审理李祐案时,竟然牵出了李承乾谋反案。

  当时,在京城,李承乾和李泰为了太子之位争得如火如荼,现在远在外地的儿子又造反,李世民的儿子们比当年李世民兄弟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个狼子野心。

  李世民心痛如焚,哭着下诏和李祐断绝父子关系。

  一代英主,被自己的儿子折腾得肝肠寸断。或许,他也会意识到,儿子们造反这事,是一报还一报。

  当初李世民三兄弟怎样无情地践踏过李渊的心,现在他的儿子们都一点一点还回来了。

  对于李承乾的案子,李世民下诏成立了专案组,当时由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岑文本等当朝高官负责审理,根据《贞观律》,李承乾犯的是谋反罪,按律当诛。

网络配图

  已经是太子的李承乾却做出谋反的事,这是有多心急?李世民的心碎得一片一片的。

  可是在对待亲生儿子的案子上,李世民又希望能保全他的性命,当他把问题踢给群臣时,来济说了句:您上不失做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

  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一场宫廷政变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李世民的嫡子中,只有晋王李治了。当时李治只有15岁,生性怯弱,仁孝善良。

  长孙皇后去世后,他一直由李世民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当时,李唐的政治格局面对翻盘的危险。

  当年,他和李建成、李元吉逼得李渊走投无路,现在被自己的儿子逼得心惊胆战又肝肠寸断。他怕再发生“玄武门之变”。当时,若立李泰,那么李治和李承乾都得死,若立李治,却可以保体李承乾和李泰。

  有一天下朝,李世民当着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禇遂良、李世绩等几个元老重臣的面说:自己有一个亲弟弟,三个亲儿子现在他们合起伙来背叛他,他真的活不下去了。然后自投于床,大哭。

  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李世民却说他想立李治为太子。问大家的意见如何。长孙无忌是亲舅舅,第一个表态力挺,他也一直是太子党一派的铁杆支持者。有人评说,长孙无忌为了操控朝政,才尽力力挺懦弱的李治做太子。

  李世民拉过李治说:你舅舅答应你做太子了。站在一边的李治惶然不知所措。李世民拉过李治让他拜长孙无忌。

  这样,在皇权争斗中,一直不造边的小九,却坐收渔翁之利,白白捡了个大便宜,荣登太子之位。

  而李泰却被拒之门外,被降为东莱郡王。

网络配图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李世民诏令天下,正式立李治为太子,并大赦天下。

  都说李治心无城府只是个善良的孩子,连李泰恐吓他,都是在李世民的再三询问才说出来。

  历史上也根本没有留下他在哥哥们激烈的争斗中,有过任何经营过的痕迹。

  从他和武则天开创“永徽之治”看来,李治绝不是扶不起的刘阿斗,并不象电视上演的那样懦弱,而是秉承李世民“贞观之治”的遗风,把大唐治理得井井有条。

  只是他有一个天可汗的皇帝父亲,又有一个能干的皇帝老婆,他们的光环遮盖住了他。才使得他显得默默无闻。但大唐在他的手上,又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虽然他也拱手把江山给了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