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海军将首次参加由美国主导的“2014-环太平洋”多边联合军演。本次军演将于6月26日开始,8月1日结束,中国将与包括日本、韩国和印度在内的23个国家一同参加演习。
在中美军方领导人围绕东海和南中国海岛礁争端发生激烈争执之后,中国海军派出先进战舰高调与美军合作军演,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首次受邀参加。中国海军这次派出4艘水面舰艇、2架直升机、1个潜水分队、1个特战分人,共1100余名官兵参演。
值的美国窥视的东西恐怕就不是平常的参观访问能解决的了,反而有些东西在平时的两军交流时能见到更多,比如兵员素质,操练保养,居住环境等。
平时的参观和军演最大的不同就是舰艇是动的,一旦军舰开动起来,那么必然涉及到舰艇动力,以及雷达响应。比如这次的052C 171,054A 575,都是这十年来我军的新船,上次的170,573都是绕着美国走的,估计是美帝没有看够,这次他们也是大有准备的。
中国海军最近几年取得的最大进展莫过于海之星雷达和燃气轮机。这次派出171这条老船,估计是为了防泄密。而575是条新船,而且是具有强大反潜功能的的护卫舰,那么肯定是为了好好侦查美帝老窝的地形,这对新老搭配恐怕也是这样的缘由。
隐身效果通常也能在实验室里大致算出来,那么第三条我想就是补给了,尤其是我军千里迢迢跑到檀香山,但就这么远的路程就等算个战备演练。
美日联合军演
这次中国海军去参加太平洋军演,原来说好的是一条船,后来美国说最好是四条船,是美国的请求。这四条船其实就是一个特混舰队,战时可以打一个小战役了。
这四条船基本是一个大舰队的雏形,区域防空,中近程防空,对舰对陆攻击的巡航导弹,反潜鱼雷和反潜深弹,作战单位基本都有了。所谓舰队,还包括后勤补给船和医疗船。大补实际上充当了指挥舰的角色,编队首长都在大补上。
171的海之星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反导,美国可以反导的舰总共才17条。所以171去是很给脸的,日本的爱宕级金刚舰都没有去,人家不稀罕。
虽然中国参加的是非战争作战样式的演习,但是仍然考验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对空搜索和中国国产的天波雷达(音乐台)的对海搜索能力。另外,美国出的题是,发现被劫持船只后迅速赶往出事海域施展营救,一下子就能看出171和575从巡航到作战航速的转换能力,考验的是两种发动机的转换能力,掐你的时间,一算就算出来了。
咱们敢去,就是敢亮剑,让龟孙子们看看爷爷的三只眼。要说能力,这点才是冰山的一角,后面的杀手锏还多着呢,在武术上这顶多算是个起势,后面还有的是一指禅和九阴白骨爪藏着尼。
美帝划出红线:称中美军事竞争走向最坏结局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6月10日文章,原题:中美处于危险的临界点
就在一年前,加州习奥会还宣示“新型大国关系”。但此后,令人不安的事件接二连三,危险地取代了这种刻意营造的乐观。这并非通常的大国关系起伏,而是整个气氛已变坏。如今的问题是,美中关系是否到了一个临界点。
从世贸争端到北京在西太平洋的行为,贯穿始终的是全球规则和标准问题。随着中国融入全球体系,迅速成为主要受益者,外界开始期待北京也投身于基于规则的现有秩序。
最近几十年,美国及其亚洲盟友,对中国采取了一种防范战略:一方面,进行全面经济合作,贸易和投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采取行动抗衡中国不断增强的军力。直到现在,这种部分合作、部分竞争的模式还行之有效。它反映和考虑到中国的复杂性及其向国际体系的融入过程。
多年来,乐观派认为,帮助中国融入全球体系将影响并制约其行为。但实际上,中国就像以往的那些新兴强国,随着美中实力差距缩小,北京变得愈加咄咄逼人。在西太及亚洲别处的陆地边界,针对中国长远意图的评估正在改变。特别是,认为以安全防范平衡美中经济关系的主张如今行不通了——不论美国商界多么希望不要如此。
渐渐地,五角大楼与解放军的军事竞争已不可避免地走向最坏预计。冲突的幽灵在加剧双方的战略不信任。很难看到两条互相矛盾的道路——经济融入与安全对抗——能够持久。必须有所取舍。时间正迅速逼近美国将不得不决定如何及在哪里画线的时刻。
若“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默认中国的自负,那我们真的是到了临界点了。与中国学者讨论时总听他们说,美国拒绝承认中国的“核心利益”。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核心利益,特别是维持进入亚洲的海洋和商贸通道,这是自18世纪以来美国的一项长久利益,如今扩大到新的全球公域——一再受到北京挑战的网络和太空。
中国谋求更大的战略影响力及对规则制定的更大发言权,这是一回事。而北京谋求发号施令,使用自己的规则,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狂想中美开战:解放军若被打败则后果更糟!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6月9日发表肯塔基大学国家安全研究学者罗伯特-法雷的文章称,美中两国国都不可避免的处于环太平洋国际贸易体系当中,因此一些人据此认为这使两国不可能发生战争。不过,与一战时相同,一些人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美中两国战争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东亚地缘政治,但仍然会留下许多不会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不幸的是,中美冲突很可能会被人们当作“第一次中美大战”铭记在心。
文章称,在未来中美战争中,如果解放军用弹道导弹攻击航母,那么中美两国冲突中最激烈的时刻就会到来,两国间的战争就不再仅仅是做姿态和发信号了,而是一场旨在摧毁敌人武装力量的全面战争。这是因为,一个核国家利用常规弹道导弹针对另外一个核国家发动攻击,特别是针对一个假定拥有核优势的国家发动攻击,其复杂性不言而喻。而且,鉴于美国拥有对中国的压倒性核优势,所以美国针对中国发动的首轮导弹攻击会给中方带来很大的压力,在中国认为自己能够打赢常规战争的时候尤其如此,因为他们会担心美国会为了保持优势而发动核攻击。
中美大战如何开始?
十五年前,有关中美在何种情况下会爆发大战的问题,总会让人们想到台湾或朝鲜。台湾独立或朝鲜攻击韩国,或一些类似事件会迫使中美两国被迫打响战争。不过,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文章称,中国利益的扩张与能力提高,意味着人们可以假设多种会导致中美爆发直接冲突的情景。这些假设仍然包括台湾和朝鲜想定,但还包括东海与南海争端,以及中印沿西藏边境爆发的潜在冲突。文章认为,只要中国实力增长、中国不满以美国为首的地区安全体系,以及美国对地区国家的承诺等潜在因素存在,中美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存在。
文章指出,无论战争是如何触发的,都不会以美国针对中国舰基、空基与陆基设施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为开始。尽管美军倾向于在中国反介入资产美国飞机、基地和舰船时打击并摧毁这些中国资产,但很难相信美国会决定付出可导致两国冲突升级的政治代价。相反,美国需要做好承受第一轮打击的准备。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必需等着中国导弹洗地,在美中两国战斗打响之前,华盛顿方面几乎肯定会获得一些有关中国有意打响高强度常规军事作战的信号。
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能够给美国提供任何暗示,那就是中国不会允许美国充分调动兵力,以便针对中国发动首轮打击或为迎接首轮打击做出适当准备。与此同时,“晴天霹雳”式打击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相反,正在酝酿的危机会因一些事件不断升级,最终导致美军采取一系列会令北京认为华盛顿正在准备打响战争的举措。这些举措包括航母战斗群数量剧增,从欧洲和中东向亚洲转移部署,战斗机中队向太平洋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需要决定是否继续向前做做出让步。
在经济方面,北京和华盛顿都将采取制裁措施(美方行动可能会会涉及一个多边努力),并将冻结对方,乃至同盟国的资产。这将使环太平洋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经历阵痛。高强度战争的威胁也会扰乱全球航运,导致工业生产遭遇严重阻碍。
美盟国将做何反应?
文章指出,美国盟国是否支持华盛顿对北京开战,取决于美中大战如何开始。如果战争因朝鲜而爆发,那么美国可能会获得韩国与日本的支持。如果南海争端导致中美大战,那么美国可能会获得一些东盟国家的支持,也有可能会获得日本的支持。澳大利亚在一些潜在环境下,也有可能会支持美国。
在盟国方面,中国面临的情况不像美国那么复杂。北京可能会希望俄罗斯保持中立,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中国外交官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建立并维持美国潜在盟国的中立姿态。这涉及到一系列极其复杂的问题,包括保证中国长期意图的安全性,以及展示中国打赢战争的信心(暗示会报复支持美国的国家)。
中美各自战争目的是什么?
美国将会在战争中追求以下目标:
1.挫败解放军海军的远征目标。
2.破坏解放军海军与解放军空军的进攻能力。
3.动摇中国的统治。
美国C-37运输机
除在朝鲜半岛爆发战争之外,美军面临的首个任务涉及挫败中国的登陆努力,并防止这些部队在投降前获得增援或补给。第二个任何将需要针对中国部署的空海部队以及其备用军舰和飞机发动广泛攻击。可以预测到,美国海军及美国空军将瞄准中国空军基地、海军基地,还有可能会瞄准中国的导弹基地,以求最大化对中国海军与中国空军造成的破坏。第三个任务可能取决于前两个任务的成功执行。击败中国的远征部队,并摧毁解放军海空部队大部分力量,有可能会使中国陷入长期动荡。对于美国军事规划者而言明智的作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前两个目标上,并且希望前两个任务的实现会产生一些政治影响,而不是把骰子掷在更广泛的“战略”政治目标上。后者会浪费资源,有可能会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并对中国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
中国将会在战争中追求以下目标:
1.实现积极的远征目标。
2.摧毁美国空军与美国海军的远征能力。
3.给美国造成严重损失,使未来美国政府不考虑干预涉华冲突。
4.破坏以美国为首的东盟盟国体系。
实现第一个目标需要部署解放军海军水面力量,可能还需要配备解放军空军空降部队。第二个任务则涉及利用潜艇、飞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摧毁美军及其盟军在东亚的基地与军舰。
第三个和第四个任务取决于第二个目标的实现。解放军将试图对美军造成大量伤亡,迫使未来美国决策者在对华使用武力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相似的,以美国为首的同盟体系的生存,需要美国成功打败中国;如果美国不能,那么同盟体系就会动摇并崩溃。
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以来,美国从未在战争中损失过一架飞机。自二战以来,美国从未在战争中损失过一艘大型战舰。击沉一艘军舰,有可能会给美国带来自越南战争以来最大的伤亡。不过,美国和中国战略家都有可能会高估美国人对伤亡的厌恶。大型战争及其舰船的损失,有可能会巩固美国对盟国的承诺,而不是破坏它。
美国空军F-22战斗机
“屏住呼吸”的时刻
当解放军公然攻击美国航母时,中美两国冲突中最激烈的时刻就会到来。这代表着两国冲突除核攻击之外最严重的恶化。如果中国决定攻击美国航母,那么战争就不再仅仅是做姿态和发信号了,而是一场旨在摧毁敌人武装力量的全面战争。
文章指出,攻击手段的意义重大。对于美国而言,从军舰或潜艇上发动攻击,会使解放军海军的所有军用舰船成为合理的攻击目标,但不一定会令美国攻击中国的空军基地、二炮导弹基地,甚至是海军基地。
然而,用弹道导弹攻击航母,却是最危险的攻击形式。这不仅是因为弹道导弹难于拦截,还是因为这种导弹有可能会携带核弹头。一个核国家利用常规弹道导弹针对另外一个核国家发动攻击,特别是针对一个假定拥有核优势的国家发动攻击,其复杂性不言而喻。
文章称,下一个“屏住呼吸”时刻会在美国针对中国目标发动首轮导弹攻击时到来。鉴于美国拥有对中国的压倒性核优势,所以美国首轮攻击将给中国军政官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在中国认为自己能够打赢常规战争的时候尤其如此,因为他们会担心美国会为了保持优势而发动核攻击。
文章预测,中国会在敌对行动之初部署潜艇。然而,水面舰艇则有所不同。在任何高强度冲突中,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都会把中国战舰视为合作攻击目标,将会出动空中与水下资产发动攻击。的确,即便解放军辽宁舰和新型两栖运输船坞闭门不出,也无法阻止美军对它们的攻击。
中国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出动解放军海军:中国自感拥有足够的力量,可以保护一支特遣部队能够相对无麻烦的采取行动;或者是中国已经绝望。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美国潜艇将对中国水面舰艇构成最直接的威胁。
在大多数战争想定中,中国都需要争取一些积极的目的,而不是仅仅是简单的破坏美国或日本的军事力量。这意味着解放军海军必须侵入、占据、补给并捍卫一些地理位置,最有可能会的是台湾或位于东海或南海的前哨。解放军需要为海军执行水面作战支持任务制造条件。
谁是赢家?
判断“谁是赢家”的问题最为困难,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对各种未知情况的评估。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表现如何、美国针对解放军海军发动的网络战攻击效果、F-22“猛禽”战斗机对中国常规战机的实战表现,以及解放军海军各部门的实战配合效率,都不得而知。最后,中美两国究竟何时开战,也不得而知,毕竟2020年的中美两军肯定不同于2014年时的中美两军。
然而,通常战争结果将取决于这些问题:
1. 电子战
美国会对中国通信、电子和监视能力构成什么样的破坏?解放军对美军的攻击取决于观察员与射手之间的沟通。在某种程度上来看。美国可以通过破坏这种沟通来削弱解放军。
2. 导弹VS导弹防御
美国海军与美国空军能否打败中国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解放军海军、解放军空军和二炮部队能够对美军发动大规模导弹攻击。美国在这种攻击下的生存能力,部分取决于其防御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的有效性,以及打击并摧毁中国境内乃至中国周边的导弹发射装置的能力。
3. 联合行动
在高强度、破坏性军事行动中,解放军各部门联合行动的效率如何?不美军不同,解放军在三十年里并没有获得多少作战经验。另一方面,美国空海两军在“空海一体战”概念下展开联合行动的效率如何?
4. 质量VS数量
中国军队很有可能会在某些类型的资产上获得数量优势,特别是飞机与潜艇。美中技术与训练差距将决定美军是否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生存并取胜。
这场战争将如何结束?
这场战争不会以战败方在战舰上签署投降书结束。相反,战败方会心生怨恨,并有可能会为打响下一轮战争做准备。
在美国获胜的情况下,在最好的情况下,中美大战会出现一个类似于二战后德国政府崩溃的结果,或者是马岛冲突后加尔铁里军政府崩溃的结果。在战争中惨败,解放军空军和解放军海军严重破坏,再加上严重的经济低迷,可能会破坏中国的统治。然而,这种结果值得怀疑,美国不应该指望自己的胜利会导致一场新的革命。
在中国获胜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宣告胜利,并迫使美国和解,或是瓦解刺激并合法化美国行动的联盟框架。如果韩国、日本、台湾和菲律宾都对战争不感兴趣,那么美国就不能继续推动战争。所有这些都会对美国军事力量构成重大破坏,甚至还有可能会破坏美国经济。
失败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将很难预测。过去,美国也曾“失败”过,但那些失败通常是对美国全球利益而言并非至关重要的谈判。目前还不清楚美国人会如何看待面对竞争对手的军事失败,尤其是当竞争对手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之时。使美国卷入战争的总统及政党会在选举中失利。
中美两国面临的最大外交与政治挑战可能会寻求一种方式,让对方在投降的同时保护对方的“荣誉”。如果这场战争演变为政权生存或国家荣誉之争,那么就不会有赢家。
如何迎来和平?
美中在亚太地区冲突的前景,取决于对经济与军事力量平衡变化的基本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并未改变德国仍然是中欧最强大的国家的事实。简言之,战争不可能会改变中国强大和自信的长期趋势。
和平的关键涉及重建富有成效的中国和美国以及与环太平洋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无论怎样的战争如何展开,它都几乎肯定会破坏全球贸易和投资模式。如果任何一方决定攻击商业航运,其影可能会给与战争无直接关系的公司及国家带来损失。然而,美国和中国的政府会面临强大的压力,促进双方恢复完整的贸易关系,至少在消费品方面。
对于中国而言,战后重建并不会很难。即使美国有效地打击了解放军海军与解放军空军,但可以预计,中国造船与航空工业会在十年内弥补大部分战争损失,期间有可能会从俄罗斯得到大量援助。事实上,中国战争损失有可能重振俄罗斯造船与航空工业。而且,战争会摧毁解放军海军与解放军空军的旧式资产,进而推动空海两军的现代化。新一代舰船与飞机会取代旧式军事资产。
虽然战争会让训练有素的官兵出现伤亡,但在战斗中汲取的经验教训,会产生新的训练有素的官兵。而且,这还会让下一代解放军陆、海、空官兵接受更好、更现实的军事训练。赢或输,中国军方都可能会在战后变得更加致命。
对于美国而言,弥补战争损失可能相对而言比较困难,这不仅是因为美国军舰与飞机的成本比中国要高。F-15和F-16战机的生产线即将关闭,而且美国也不再生产F-22战机。而且,美国造船速度严重下降,弥补战争损失可能会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如果实战证明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存在严重问题,那么这可能会是严重的问题。鉴于美国有意在未来十年里为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配备F-35战机,所以一旦证明这种战机战力不足,就会在可预见的未来里破坏美国的力量规划。
美国将不得不面对“这值得的吗”的问题。胜利或失败,美国都会遭受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损失。即使美国赢了,也不会“解决”中国问题。
中国空军战斗机
如果美国获胜,有可能会进一步巩固以美国为首的联盟体系,会进一步降低遏制中国的成本。假设战争始于中国在东海或南海的强势行动,美国有可能把中国描述为“侵略者”。中国的强势行动,也有可能会刺激美国的地区盟友(特别是日本)增加国防开支。战争可以鼓励美国政府与社会遏制中国。美国可能会加倍努力压制中国军方,虽然这种举动有可会引发一场会给双方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军备竞赛。最后,美国可能会撤出东亚政治舞台,至少在军事领域。对于美国人而言,这个选择很难接受,因为一代又一代的美国外交决策者都有霸权野心。
结论
美中两国之间的战争窗口的存在很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阻止战争的爆发需要外交官与决策者具备极高的技巧和才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美国是这一全球最富有成效的经济区的核心元素。这种状况需要得到保护与继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