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上路,脚踏实地励志教育

2020年07月06日05:54:58

开始上路,脚踏实地励志教育

大多数年轻人都有想要成功的欲望,那么,解读成功的密码到底是什么?“成功”是一种技巧,还是一种能力?抑或干脆称它为一门科学,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拿破仑、希尔、卡耐基、陈安之……,每个人心中各有自己的答案,看的多了以后,我有一种感觉,就是这些所谓“成功学”的法则、定律总是过于强调“取巧”。例如:有一种神奇的管理方法,可以让你的公司和员工效率提升100%。你也可以成为比尔·盖茨,你的智商和爱因斯坦其实没有区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你的公司也可以成为世界500强。

也许你对这些煽情的语言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已经作为一种“常识”充斥我们这个世界。也许你曾经参加过一些令你热泪横流、血脉喷张的“励志培训”,也许曾看过不止一本令你觉得你真的与比尔·盖茨其实只有“一步之遥”的“励志书籍”,但是,你肯定会有不止一次这样的体验——这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撑死只能持续一个星期(这还算长的),那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一个自己习惯并熟悉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一如既往、茫然若失找不到方向的自己……。

久而久之,“励志”本身就成为了一个行业——能让你“煽动”一下,身上打个激灵就行,至于是否把你真的带上“成功之路”,则不是我要关心地事情。但有一样,“激动”这玩意有时候是会“上瘾”的,我的下一次培训你肯定还得参加,我的下一本书你一样照买不误,“赚钱”这事儿我可不能耽误了。

平心而论,这些“成功定律”本身并没有错,甚至可以说它们中的许多确实代表了一种真理,只是这些“定律”与“真理”其实离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很遥远,远不是在我们“触手可及”的范围以内,但是这些“定律”的制造和鼓吹者们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善于把本来“遥不可及”的东西“拉断了”给你看,成功的让你感觉“离我很近”的“错觉”。

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浮躁,每一个人都在渴望“速成”或“速效”。每一个普通人都在渴求出现一种“神奇成功秘诀”,类似于“凌波微步”或“六脉神剑”——只要“此招一出”必定“马到成功”,反之,只要“招数不灵”,没有“马上见效”,则肯定是一个“损招”,必须立刻淘汰,再去寻找新的“一招灵”、妙药……,如此“周而复始”在“狗熊掰棒子”的“幼儿游戏”中虚度光阴,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梦想日渐远去……

只要我们这个社会一天不将“取巧”二字除去,“量产”成功人士这一“励志学”的终极目标将永远只会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这个团队不将“浮躁”二字去掉,我们的企业也永远不会踏上“可持续发展”的坦途。

与“取巧者”相比,真正的“成功者”没有一个不是“大拙”之人,他们的成功秘诀恰恰在于——将“取巧者”不屑一顾、扔掉的东西一个个地捡了起来,仅此而已。而做到这一点是绝对需要一股“拙”劲儿的,这种“拙劲”,追求的不是想入非非,而是务实与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是“一鸣惊人”而是“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不是“一步登天”而是“日积月累”“积小胜为大胜”的执着;不是一块“巨石”而是一粒一粒“沙子”的珍惜……,归根结底,“成功”的最根本秘诀在于两个字:坚持。任何一种“坚持”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成功,而真生能够做到“坚持”二字的’,无不是“大拙”之人。这些人也许会博览群书,但是我敢保证他们不会真正把“励志”书籍当回事,因为书中说的,都是他们曾经历过并正在做的事。

李嘉诚曾经说过:“我的成功秘诀就是永远做的要比竞争对手好上一点点”,同理,做为想要成功的我,是否做到了比周围的人、比同行业的人、比同龄人好上一点点,努力一点点……

所以,如果你问我成功有什么“神奇妙招”,我还是要这样回答你:眼睛不要看的太远,就看着你眼前的事物就行。把这些平时被你忽略掉的事物一个个地捡起来,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必定大有收获,但同时我要提醒你,这件事其实一点都不简单,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你可要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从今天开始,你要努力把浮在半空中的脚强行拖回到地面上,尝试着做一个“至拙”之人你的成功才可以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