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松竹梅松的优美句子

2021年05月21日14:34:55

1.赞美松竹的句子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无名氏作于元丰二年(1020)湖州

诗经 斯干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郑板桥诗三首)

枝长叶少,枝短叶多。

世间如此,英雄奈何。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

新篁初放,在夏月中。

能驱我暑,能豁我胸。

竹称为君,石呼为丈。

赐以佳名,千秋无让。

空山结盟,介节贞朗。

五色为奇,一青足仰。

唐诗看“松”

在我国

2.赞美松竹的句子

竹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无名氏作于元丰二年(1020)湖州 诗经 斯干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郑板桥诗三首) 枝长叶少,枝短叶多。 世间如此,英雄奈何。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 新篁初放,在夏月中。

能驱我暑,能豁我胸。 竹称为君,石呼为丈。

赐以佳名,千秋无让。 空山结盟,介节贞朗。

五色为奇,一青足仰。 唐诗看“松” 在我国?璐醋魇飞希?幸桓霾永没曰偷氖贝??蔷褪翘瞥?T谔剖?醋鞯墓?讨校?幸桓鲇篮悴凰サ奶獠模?蔷褪俏颐浅古往今来,松一直为世人所厚爱,求诸唐诗,俯拾皆是。

如王昌龄《过华阴》,杜甫《谒真谛寺禅师》,韩愈《山石》,孟郊《游终南山》,白居易《夜归》,又《余杭形胜》,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松”的身影,随处可见,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诗人们两眼所视,满目青松,尽在有意无意之中。

在诗人们的笔下,松的坚贞、孤直和高洁跃然纸上。贾岛堂弟无可的《松》,有一种“苍翠远惊人”、“自与九霄邻”的气慨;王睿的《松》,则体现松“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一特性。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箜篌谣》),“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韦侍御黄裳》)等。松的高大形象令人敬仰,难怪韩愈在《醉留东野》中,叹言“自渐青蒿倚长松”了。

松树,是值得人们赞颂的,尤其是小松、新松,更需要人们的百般呵护。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种境界,则与宋词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异曲同工之妙。齐己在《新栽松》中,对“冉冉出蓬蒿”的新松,也寄予“千年待尔高”的愿望。

然而,松树并不总是幸运。白居易在《涧底松》中写道:“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读了这首诗,谁能不为那些怀才不遇、命运坎坷的“寒俊”们叹惜呢?人才难知,更让人感到荐贤的可贵之处了。白居易另一首《赠卖松者》:“不买非他意,城中无地栽。”

于武陵的《赠卖松人》:“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其中寓意都表明,统治者弃而不用,是人才产生退隐心理的重要原因。

隐者情操与松的关联,更不胜枚举了。遍觅唐诗,贾岛《寻隐者不遇》、《寄山友长孙栖峤》,常建《宿王昌龄隐居》,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李商隐《忆住一师》,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朱庆余《闲居即事》,许浑《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太上隐者《答人》……无不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恬淡无忧的情趣和境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更是显得出奇的幽清明净。在这一方面,令人眼花缭乱,甚者到了“无松不成诗”的地步。

其实,隐者的行为,并不全是“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的佳趣雅兴,也不全是“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孤寂寡淡。李白以《赠孟浩然》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而孟浩然在《岁暮归南山》一诗中提到:“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是呵,谁真心情愿隐居山林,空对青松白云?多因世事艰难,不得已而为之。松风白云、高风亮节的背后,隐含着莫大的空虚和无奈。

人们喜爱松树,除了观松,自然还有种松,除了写松,还有画松。王维“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皇甫冉“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这是种松的。

题画诗很多,有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杜甫的《戏为双松图歌》,朱湾的《题段上人院画古松》,李洞《观水墨障子》等。皎然在题画诗《观裴秀才松石障歌》说:“此中势与真松争”,“对之自有高世心”。

专门描述画松的诗歌中,当以景云的《画松》最为有名:“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画中的松树,栩栩如生,依稀能辨。

真松也罢,画松也罢,诗人们见松生情,对松咏怀,依然是兴致勃勃。

3.描写松竹梅的句子

时值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山野之上,松在峥嵘傲岁,梅正隐隐含春.何等风神高迈,容仪俊爽.试想想,隆冬时节,虽则朔风怒号,四野萧疏,而傲然不拔,英挺如昔,好一派青松的气概.再想想,虽则冰封千里,满目苍茫.而仍在雪里吟香,满怀春意,好一个寒梅风姿.松与梅之所以无愧于人们的礼赞,“傲”与“含” 是松与梅的最高境界.对青松而言,哪怕环境多么恶劣困厄,青松总是睥睨着四周环境,面对窘困,丝毫不自处于卑微,仿佛它就是要以这些恶劣环境来进一步表现它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的英雄姿态.显示它倔强峥嵘的独特性格.而寒梅总是乐陶陶地微笑,瞻望着将来.透过纷纷白雪,看见了阳春,满含希望迎接春的到来.疾风知劲草,严霜识真木.松的气概,梅的丰姿,正是在艰难困厄的岁月中,方显得坚贞卓绝,超拔不凡.草木如此,为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然也有人为之蹙额低头,或趦趄不前,或另寻羊肠小道,像秋枯根露的蓬草随风而去.松柳异质,一经考验,谁是勇者,谁是怯夫,显而易见.赞美青松吧,你看他总是郁郁葱葱,盘根大地.赞美梅花吧,你看它总是如此胸怀爽朗,傲雪争春!————摘自《松梅礼赞》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时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井冈翠竹》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必竟有“花”.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竹子精神》。

4.赞美松竹的诗句

青松——

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汉·杜笃《首阳山赋》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汉·刘桢《赠从弟》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晋·左思《咏史八首》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朝华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

南朝梁萧绎《金楼子·戒子篇》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李白《南轩松》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唐·岑参《感遇》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群玉《赠元绂》

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宋·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宋·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宋·苏辙《服茯苓赋叙》

松柏何须羡桃李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唐·杜甫《古柏行》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唐· 杜甫《古柏行》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唐·杜甫《古柏行》

5.写出赞美松竹梅的诗句.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松】

霜寒枝更劲,

崖峭揽怀中。

天地囤真气,

不摇杨柳风。

6.赞美松竹梅的诗句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宋·洪适)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宋·欧阳修)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唐·李嘉佑)

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元·萨都拉)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唐·杜甫)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宋·苏东坡)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唐·李涉)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黄蘖禅师)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唐·李白)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五代·李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

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宋·陆游)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宋·杨万里)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宋·卢梅坡)

7.写出赞美松竹梅的诗句.

1、《小松》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释义: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

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2、《新竹》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释义: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3、《梅花》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释义: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4、《南轩松》唐代: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释义:

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是多么茂密。

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

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

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5、《竹石》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释义: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6、《墨梅》元代: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释义: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8.赞美松竹梅的诗句 (松竹梅3选1)

梅花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

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赞美松竹梅松的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