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太空百慕大:辐射强度随高度速降

2021年05月08日10:12:00

'科学家揭示太空百慕大:辐射强度随高度速降'

  南大西洋异常区也被称之为太空版百慕大三角,会对穿过这一区域的卫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它们面临高于通常水平的辐射。太空版百慕大三角是环绕地球的带电粒子环范艾伦辐射带距地面最近的点。

'科学家揭示太空百慕大:辐射强度随高度速降'

  BeppoSAX卫星(1996年至2003年服役)捕获的太空版百慕大三角,距地面大约560公里。借助于BeppoSAX卫星搭载的粒子监测器的粒子背景测量数据,科学家对一条低倾度低空地球轨道(距地面500到600公里,倾度为4度)的辐射环境进行了研究。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所谓的太空版百慕大三角是宇宙中最危险的辐射区之一。日前,欧洲研究员用空前的细节揭示这个怪异的辐射区,距巴西海岸上空几百公里。太空版百慕大三角也被称之为南大西洋异常区,是环绕地球的带电粒子环范艾伦辐射带距地面最近的点。

  在上世纪50年代发现范艾伦辐射带时,科学家便怀疑南大西洋异常区构成一定威胁。航天飞机的宇航员抱怨称,在穿过这个怪异区域时,他们的笔记本电脑有时会崩溃。哈勃太空望远镜等航天器编程上会在穿过太空版百慕大三角时关闭,以免遭到破坏。国际空间站也采取额外的防护盾,应对这种威胁。除了航天器外,宇航员也会受到影响,导致他们出现光幻视现象。全球星卫星的早期失灵现象据信便由穿过南大西洋异常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