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来,我国一直流传着“中国和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但我查阅了一些国外的权威世界历史著作,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古国”的正式说法。看来这种说法只在我国流行,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的历史学界的公认。因为这个说法并不规范,缺乏科学论证和史料的根据。
根据现有资料发现,是在梁启超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一诗中,最初出现“四大文明古国”之说,但梁先生当时只是用诗表达爱国情怀,并无确凿论据。
还是考察一下学术界的观点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著作,其最早主张用“文明单位”代替“民族国家”来研究历史。他把6000年人类历史划分为21个成熟的文明:埃及、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古印度、希腊、伊朗、叙利亚、阿拉伯、古中国(商代)、安第斯(南美洲)、玛雅(中美洲)、中国(唐以后)、天竺(兴地)、朝鲜、日本、拜占庭、俄罗斯、墨西哥、育加丹,另外还有5个中途夭折停滞的文明:玻里尼西亚、爱斯基摩、游牧、斯巴达和奥斯曼。
如果要说“古国”之“国”,那么,古代“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希腊、伊朗、叙利亚”都是不同的“国”,都是比古中国更早(或几乎同时)的“文明古国”。实际上小亚细亚或两河流域不止一国,古代印度更不止一国,哪里来“四大”,又从何说起呢?事实上难以成立,更何况不少地区的文明都早于中国数千年。
根据今天我们对于人类文明史的认识,应该承认,过去流行的“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不规范,不该说“国”而应该称为“文明地区”。考古研究更表明,年代最古老的几个文明地区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这三大地区首先出现了文字和青铜器,可称为“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中国的甲骨文在年代上要远远晚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夏商文明的年代,比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有文字可考)的文明要晚2000-3000年。不过,这“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后来由于外族入侵和其他原因而中断了,但是,三大最古老文明的历史贡献和影响,实际上并没有“湮灭”,而是一直保留下来了,比如世界通行的拼音字母、各种工具、建筑格式等。
接下来,影响重大深远而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文明地区,是希腊文明(后与犹太、东罗马等文化融合)、印度文明(印度教、梵文经典等)和中国夏商文明(后与中华各族文化融合),这继起的三大文明都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中,我们看到欧洲文明对于古希腊文明的传承,以及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的相对僵化、停滞(发展迟缓)和没落。如此“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和“延续至今的三大文明地区”的提法,或“人类文明的五大发源地”(西亚地区、北非地区、印度地区、希腊地区、华夏地区)是我经过长期研究的学习体会的初步结论,建议由此代替“四大文明古国”的不规范提法。
世界文明史,乃是以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为根据的实事求是的学问。我们中华民族,既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应该妄自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