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配备文物搜集员以考古为名盗中国帝王墓
辽庆陵出土《仁懿皇后哀册》盖拓片
中国和日本比邻而居,然而从古至今,我们的这个邻国却是长期觊觎中国优秀文化资源的国家之一。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者不仅侵占中国领土,还一直觊觎中国文物。自清末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抢掠走大量中国馆藏、地面文物的日本人还不满足,又直接以考古的名义,盗掘中国地下文物!
盗盗
侵华日军配备文物搜集员
中国古代帝王陵成盗掘重点
早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便根据顾问九鬼隆一的《战时清国宝物收集办法》颁布了《敌产管理法》,要求搜集被占领国的图书、文物。
在此背景下,大量中国文物被抢掠到了日本。至今,日本仍是中国文物最大的流散地、收藏国,其国内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无不藏有中国宝物。
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各部都配备了文物搜集员,他们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的文物专业知识。每占领一地,文物搜集员便对当地文物、古籍进行全面搜刮。
同时,日本又派遣各种考察团来华并分赴到各个地区,对文物、书刊等进行搜索和甄别。除了军方以外,日本还成立了一些劫掠中国图书、文物的专门机构,如满铁调查部、中国中部占领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以及设在日本东京的政治经济研究所等。还有一些所谓的学术团体,如日本京都东方文化研究所、东亚考古学会、东亚文化协会等,这些所谓的学术团体在华从事文物掠夺和破坏,还美其名曰为研究。
在抢掠大量中国馆藏、地面文物后,日本人还不满足,又直接以考古的名义,在中国实施盗墓――盗掘中国地下文物。尤其是东北、华北成了两个重灾区。在盗墓的选择上,以帝王陵和高等级贵族墓为重点,其中热河赤峰境内(今内蒙古)的辽代帝王陵、吉林集安境内的高句丽王陵等,遭日本人盗掘的情况最为严重!
人类学家钻进辽庆陵地宫
德岛市博物馆摆满中国文物
辽朝(公元907-1125年)是中国少数民族契丹人在我国北方建立的王朝,其帝王陵寝及都城遗址曾遭到了多次盗掘,进行全面盗掘的即是日本人。当时,他们以东亚考古学会为主体,以考古、调查的名义猖狂地进行盗掘,事后出版了多本这方面的专著。
赤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便是在这里发现的。进入赤峰地区比较早、且有影响的日本人,是人类学家鸟居龙藏,时间在1908年。
鸟居龙藏起初以喀喇沁第十二位王贡桑诺尔布创办的崇正学堂教师身份为掩护,利用他与喀喇沁王府的关系,从1908年至1933年,先后三次在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开展人类学考古调查活动,遭其光顾的有辽中京、辽上京、祖州、庆州、洞山石窟寺、辽庆陵等一大批辽代遗址。
辽代帝王陵有多处,其中位于赤峰巴林右旗境内王坟沟有三座,分别称为东陵、中陵、西陵,统称辽庆陵。2011年8月笔者前去考察时,已看不到坟头,有的地宫塌成大坑,可见遭破坏的严重程度。
鸟居龙藏后来回忆,他曾进入辽庆陵中的辽圣宗东陵的地宫,在圆形后室还见到辽圣宗皇帝的棺木,其前工整地排列着身披契丹、汉两族服饰的木俑。如今,这些遗物大都已不复存在,仅发现了两个头戴巾帻、二目凝视前方的木俑。
鸟居龙藏的三次调查,盗得了大量中国文物并偷运回了日本。现在在他家乡德岛市所建博物馆中,摆满了大量从赤峰境内挖出、弄到的珍贵文物,其中以辽庆陵中的随葬品最为珍贵。
日本公开成立辽庆陵考古队
学术成果成在华盗墓铁证
日本人有组织地对辽庆陵进行盗掘,始于1930年。当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组成了内蒙古调查团,对辽庆陵进行考察,成员包括江上波夫、田村实造一些日本考古专家,为接下来的大规模盗掘作前期准备。
1934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在前期调查、盗掘基础上,又委派考古学博士关野贞对庆陵进行考察。1935年,南满医科大学教授黑田源次禾、竹岛卓一又以日满文化学会的名义再次调查辽庆陵,后来出版了《林东古迹踏查记》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