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老年痴呆的认识误区有多少

2020年06月26日06:40:15

社会对老年痴呆的认识误区有多少 ?老年痴呆疾病的改名,就是为了消除外界对这样疾病误区和误解,其实社会对于老年痴呆疾病的误解还是很大的,但是我们要改正这样错误的观念,下面就是相对应的方法。

全球65岁以上老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4%~7%,年龄越大,患病率上升越快。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超过600万人,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南方地区。轻中度老年性痴呆病通过药物干预,可以最大程度提高交往能力。

面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他总是感到非常惋惜。原本在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失眠、疑心重、容易走失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完全可以延缓病情发展,却因为老人和儿女的不在意而耽误了治疗。

绝大部分人对于老年性痴呆病的认识存在误区:误区之一,老人记忆力差、常忘事,被认作是机体老化的现象;误区之二,即使老人已经确诊为老年性痴呆病,患者和家人采取的消极对待方法,对病情缓解十分不利;误区三,不是专科医生很难为该病做出正确判断,患者早期有交往能力,这种假象常常掩盖了症状,漏诊率极高。两个月前,梁教授收治了一位疑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而与76岁的马阿姨初次见面时,根本看不出来她认知能力出现问题。通过血管病检测、脑功能检测,梁教授高度怀疑马阿姨患有老年性痴呆病,而随后记忆力认知功能量表评估的检测中,曾是职业女性的马阿姨竟然算不出“100-3=?”的数学题。梁教授介绍,基地已经建立了规范的痴呆诊断评估体系:神经心理评估、血液及脑脊液化验、结构脑磁共振成像、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保证痴呆诊断的准确性。

马阿姨属于中度认知能力障碍。后来和家属交流才得知,两年前,马阿姨已经有了不少症状记不住头天晚上和邻居的约定、捡垃圾回家、怀疑有人在门口偷听、把钱包成小包藏起来、找不到东西就说是儿媳偷的……家人几次都想带她到医院,可马阿姨非说自己年纪大记忆力不好,一拖就是两年。两年后,曾经井井有条的马阿姨连衣服都不能穿整齐了,只好到大医一院就诊。

一个月的药物治疗后,马阿姨发生了显著变化:心情变好了,交流开始自如,生活能力提高,不再需要保姆过多的照顾。梁教授告诉笔者,家庭中不少老人有类似的情况,但是绝大部分儿女和患者本人不会认为是生了病,一定程度耽搁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以上就是情缘阅读小编为您介绍社会对老年痴呆的认识误区有多少的内容,本网老人安全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养生保健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以便让老人有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

责任编辑:张小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