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充血性心衰

2020年06月26日01:59:04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症,也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其特点是左室肥厚或扩张,导致神经内分泌失常、循环功能异常,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特别是运动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临床症状可以有显著变化,也可能与心功能状况不相符。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会不断加重,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下老年人充血性心衰。

一、病因有了新变化

心衰是以多种心脏病为病因的。比如20世纪50年代是以高血压和瓣膜病为主,到了2000年,以血性心脏病为主。随着医学对风湿病和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和人类的高龄化,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将为

心衰的主要病因,也是老年人面临的新的健康问题。病因不同,治疗自然也不尽相同。

二、治疗需要新模式

过去对心衰的治疗,是以激活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神经体液因子为主,使心率加快、心跳有力,以改善心衰症状。而现在,如果对心肌储备力较差的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再这样治疗,倒会加重心肌损伤减少寿命。这就好比通过鞭笞让一匹已经无力奔跑的马跑得快些那样,结果会适得反。因此,现在认为,治疗心衰应改变以往那种以增加心肌收缩力为主的治疗模式,转而谋求改善神经内分泌异常、减少心室重构、阻断恶性循环为主的治疗新模式。于是,医生们将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作为心衰用药的基石。虽然怎样用药是医生们的事,但作为病人也应及时更新“强心”观念。

三、不待症状出现便用药

以往的心衰用药,是在病人有气短等心衰症状后才设法纠正心衰。现在认为,只要在检查中发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E)<40%,就应尽早使用能保护心肌储备力的抗心衰药物。而且,这种未雨绸缪的用药要坚持很长时间。这就要求中老年人定期(如1~2年)做一次心功能测定,在心功能异常还未出现症状时就开始治疗。

四、“保心”干预越早越好

对缺血性心脏病可能导致的心衰,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应强调早期的非药物性生活干预。为了防止老年时可能出现的心衰,专家们认为应该更新“保心”观念,做到“戒烟保心、少酒保心、少盐保心和劳逸结合保心”。因为戒烟、少酒(每日约20克左右,若超过半斤,心衰比例将增大20%~40%),每日应少于6克的食盐和注意有劳有逸等,有利于减少心肌储备力的消耗,而这些“保心”措施,应在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最佳效果。专家们相信,只要更新观念,通力协作,防治结合,不仅能减缓和阻止心衰的发展,还可能逆转左心功能不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通过情缘阅读小编的介绍的老年人充血性心衰的内容, 大家都清楚了吧,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老人安全的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可以让老人更健康的身体。

责任编辑:张小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