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如何帮助老人避免收藏邮票陷阱

2020年06月26日00:38:04

邮票市场近期虽遇调整,部分邮票跌幅达到30%,不过很多人对邮票热情不减。要想在邮票市场自主沉浮,需要念好自己的邮票经,谨防掉入邮票收藏陷阱。子女该如何帮助老人进行理财?一起和情缘阅读网看看吧。

陷阱一:个性邮票有猫腻

邮票收藏有讲究,地方性的个性化邮票不一定值得收藏。这是记者在收藏品市场了解到的情况。

在北京马甸邮币卡市场,记者看到,有一些收藏者带着自己收藏多年的邮票在市场上转悠。尽管收藏者手里的邮票大多品相好,并且是成册的纪念邮票,但基本寻不到自己的理想价格。

市场老板直言,这些个性化邮票没多大的收藏价值,不值钱,最好是自己留作纪念。比如70多岁的退休老人李先生,在退休前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并在活动中收到过不少成册的邮票作为纪念。这些成册的邮票包装精美,品相好,但目前市场价格却不到300元。

对此,业内收藏人士提醒,邮票收藏要集藏国家邮政部门通过邮局等正常渠道发行的邮票,最好是限量的重大题材,这样的邮票往往更具有升值机会。

陷阱二:迷人广告词藏谎言

“极具收藏价值、限量发行……”之类的词语,对投资者最具吸引力,但其美丽背后,也最有可能是设有陷阱的。

业内人士指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全集1985—2010》为例,目前的市场销售价格为26800元,但实际上,邮册里的2790余枚邮票的市场实际价格还不到1万元。如果这2790余枚邮票中,一些比较珍贵的邮票是盖销票,那么实际价格还将大打折扣。

目前市场上各类专题收藏集邮册很多,多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有的甚至高达数十万元。这些邮册往往号称极具收藏潜力,让人觉得买了收藏,过不了多久,就完全有可能成为富豪。

收藏专家提醒,这类礼品册价格根本没谱,利润惊人,如果真的像广告中说的那么好,他们早就自己买了,闷声发大财,还会花费巨资做广告?

陷阱三:远离错版邮票误区

虽然自古富贵险中求,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教训也是历历在目。错版邮票价值连城,但也必须是真错版。

市场上就经常出现收藏者花钱买到假错版邮票的事,尽管火冒三丈,却也无济于事。

比如,“蔡伦-公元前”邮票,是1962年我国发行的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套票中的第一枚错版票。由于蔡伦的生年难以考证,因而票面年份上写的应该是“蔡伦(公元?~一二一)汉”,但在原设计图稿上,这一年份却被误写成“蔡伦(公元前?~一二一)汉”。直到印刷打样时,这一错误才被发现,工人们连忙将印版上的“前”字去掉,但由于疏忽,每一全张邮票中都有一枚的“前”字漏改,使得约几千枚上述错版票流入了市面。当时,工人只将印版上的“前”字去掉,并未补上空格,使得如今正常票年份的标注都是“蔡伦(公元 ?~一二一)汉”,这中间的空位,让邮票贩子有了造假的可乘之机。

真正的错版票极为珍贵。收藏专家戏言,别人想要出手的邮票,如果真如宣称的那样极具收藏价值、升值空间巨大,早就自己收藏或者高价转让了。所以,收藏邮票不要有捡漏的心理,当然子女也要帮老人学习老人理财安全小知识。

责任编辑:慕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