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豫政〔2006〕69号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全省发展和改革全局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为把握这一时期我省社会事业发展大势,突出发展主题,明确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在分析社会事业发展的现实情况、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特编制《河南省社会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内容涵盖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就业和社会保障、民政、残疾人等社会事业领域。
一、“十一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胜利实现了“十五”计划所确定的目标,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为今后的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与上世纪末相比,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14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降至7‰以下。科教兴豫战略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7%。全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4年,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毛入学率超过17%。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卫生工作全面加强,人民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体育、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进入了新的阶段。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我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是: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村社会事业比较落后,缩小城乡社会发展差距任务艰巨;在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强烈的大趋势下,基础教育薄弱、职业教育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高层次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是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多,就业形势严峻,人口素质偏低和人口结构性矛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形成巨大的压力;社会管理滞后,难以应对经济社会转型加快而显现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事业总体上缺乏财政资金稳步增长机制,也未建立起完善的多渠道筹资机制,解决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的任务十分繁重。
今后5至15年,既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向前推进,为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营造了更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体制条件。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中央提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社会事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近年来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将为社会事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需求空间和发展空间。
总体上看,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社会事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各级政府、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机遇,切实提升社会事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机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十一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社会事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进公益性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经营性社会事业的市场化进程,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确立政府在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统筹兼顾。坚持以公益性为主体和社会效益优先,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社会发展领域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积极发展经营性产品和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坚持公平与效率并举。既要促进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平等与机会均等,特别是要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社会权益,又要注重通过强化竞争和管理等手段,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经济效益。
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社会事业结构,优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强化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的发展,加快科技发展,扩大教育、卫生、文化等优质资源的供给能力,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建立起大众化、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以上;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大众化水平,毛入学率达到23%以上。完善继续教育,健全“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网络。--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00个,建成50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100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加大全社会科技投入,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经费投入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满足群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要。到“十一五”末,全省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1.31人,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到2.36张。
--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全省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优秀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以上,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5%以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左右,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左右。
--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201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10100万以内。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育龄群众享有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推进,全省人民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和实力明显增强,体育产业加快发展,体育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
--建立健全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形成稳定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0万人以上(年均增加9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750万人(年均增加150万人),达到2300万人。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初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基本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由流动。
--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适用于全体城镇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适应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完善新的五保供养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慈善事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援助,提高社会福利化程度。
三、“十一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继续优先发展教育,着力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1.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从2007年起,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扩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的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维护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初中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水平,降低辍学率,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努力缩小区域内特别是县(市、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均衡配置城市教育资源,使城市居民、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能够享受同等水平的义务教育。重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保障残疾儿童的教育权益。
2.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和幼儿教育。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在省辖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县(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普通高中资源布局,加强薄弱高中改造和示范性高中建设。以农村幼儿园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乡村幼儿园,提高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
3.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6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新建、扩建一批职业院校,每个省辖市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或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扶持建设100所县级职教中心、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加强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衔接,逐步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
4.坚持质量优先,稳步扩大规模,推动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继续稳步推进高校扩容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新区建设,充分利用老校区资源,积极推进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扩大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以上,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30万人以上。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努力扩大本科、研究生教育规模。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建设。利用我省生源量大质优的优势,吸引国内外名牌大学在我省设立分校或联合办学,带动高校提升教育和科研水平。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大学。支持其他骨干高校建设,整体水平或主要学科专业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提高科研与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发展函授、自学、网络教育等成人高等教育。
5.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坚持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和困难学生倾斜。以政府投入为主发展高中教育,鼓励发展民办高中教育。坚持政府与社会投入并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办学的体制。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教,完善助学贷款制度,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加快教育教学和评价体系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强教学实验室、实践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自主权。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扩大人才总量与优化人才结构相结合,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体制环境。进一步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多种形式加快知识更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城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我省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完善人才投入机制,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加快科技发展,推进创新型河南建设
1.大力推动重点领域自主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跃、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基本方针,针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推进重大项目攻关和共性技术开发,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制约,实现我省科学技术新的跨跃。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重点开展高纯多晶硅和大尺寸单晶硅规模化生产、液晶和等离子显示器玻璃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下一代互联网设备及网络应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优势产业技术升级,重点开展新型铝合金及铝精密轧制、甲醇高效制备二甲醚和烯烃、食品常温保鲜和营养功能性调理食品、新型数控机床、高效节能选矿设备等产业技术研发,支撑引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针对现代农业重大科技需求,培育专用、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加强畜禽新品种改良和快速扩繁技术及配套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开展无公害农业和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及畜禽疫病和病虫害防治控制技术研究,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节育新技术的应用率和效果,研究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技术,提高优生优育率。加强流行性传染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水、矿产资源集约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发展沼气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加强水体污染物、城市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和处理技术研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发展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技术。开展对干旱、洪涝、干热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及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预警研究。提高交通运输的技术与装备水平,发展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技术,推进物流的一体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2.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开发机构,支持百户重点企业和50户高成长型企业建立高层次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完善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全面提高我省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动产学研联合,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开展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技术合作机制。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机制。重点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研究试验基地、自然种质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六大共享平台,为全省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加快科研机构改革步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动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向企业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社会公益及农业类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充分发挥创业投资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机制。改革科技项目管理方式,重大科技专项实行面向社会的公开招标。逐步改革财政对科研单位的投入方式,由以人员为主转为按项目或任务为主投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转化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和产业化。
4.大力推动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科技意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传授科技方法,推广实用技术。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健全宣传阵地,开拓传播渠道,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媒体推动科普工作,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鼓励全社会兴办科普公益性事业,引导公众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三)加强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确保正常运转,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畅通的疫情信息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强化政府卫生监督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继续落实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搞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治,做好精神卫生和妇幼卫生工作,加强环境卫生建设。2.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农村卫生资源,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社会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改造设施落后的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完成全省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改造任务,逐步实施村卫生室的改造。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推进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提高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鼓励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地区转移。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面,2008年在全省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特困农民的医疗救助制度。
3.优化城市医疗资源配置,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构建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方向,深化城镇医疗体制改革,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和投入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机构改革,完善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合理确定补偿政策。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加强药品市场监管,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解决药品价格虚高,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河南艺术中心、省广播电视发射塔、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继续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且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县级文化馆要具备综合性功能,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推进和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出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信息工程建设。完善博物馆网络体系,加强全省抢救性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快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所有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维护机制,确保农村通广播电视的地方能够收听收看到4套广播节目、8套电视节目。扶持建设农村固定和流动电影放映点,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一次电影。加强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建设,逐步扩大全省新华书店营业面积和经营品种,完善覆盖全省城乡的出版物发行网点。
2.繁荣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推进文化创新,加强中原文化研究,不断开发富有河南特色的文化精品。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努力形成综合频道与专业频道相结合的高质量节目体系,卫星、无线、有线相结合的多功能传输网络体系。完成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加大新闻舆论引导力度,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影响力和感染力。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构建互联网新闻宣传和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出版事业,做好国家、省定重点出版物的出版。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以影视传媒、新闻出版、文化旅游、演出娱乐、文化创意、动漫游戏为重点,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施集团化战略,培育壮大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等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和集群化发展,将郑州建成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出版印刷发行基地、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影视制作基地、广告会展基地和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基地。做强做大新闻出版业,强力开发以豫版教材、版权贸易为核心业务的内容产业,拓展网络、游戏、动漫等电子出版领域,扩大豫版出版物的影响力。发挥各地文化资源优势,建设南阳玉雕、烙画,开封汴绣、木版年画、平顶山汝瓷、许昌钧瓷、洛阳唐三彩、新乡青铜器复制、濮阳麦秆画、鹤壁黄河古陶等文化产品生产园区,培育濮阳杂技、宝丰民间技艺、豫南民间歌舞、温县太极拳、登封少林拳等特色文化区块。
4.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经验,逐步推开。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实行国有事业体制。在科学划分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的基础上,把经营部分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出版社除保留河南人民出版社事业性质外,其他出版单位全部转制为企业。文艺演出团体除保留个别能够体现地方特色、代表河南水平的院团为事业单位外,一般性的艺术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都要推向市场,转制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引导经营性文化企业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企业。
(五)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综合治理和解决人口问题
1.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构建“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完善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困难家庭的救助制度、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新型合作医疗补助制度、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节育奖制度。对农村独生子女和计生双女家庭进行奖励、优惠、减免、扶持、保障、救助,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加强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落实计划生育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制度。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建立省级人口数据中心,建立和完善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
2.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强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优生服务职能。重点加强县级服务站优生检测设备配置,充分发挥计生服务资源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中的作用。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积极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围产期保健、产前诊断、遗传病咨询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明显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大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和社会保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进行选择性别引流产等行为。
3.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实施儿童与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敬老院建设,鼓励发展老龄产业。加强残疾人工作,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健全残疾人组织,完善县(市、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残疾人就业,改善残疾人康复、教育和社会保障状况,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问题。
(六)构建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增强人民体质
1.提高大众体育普及程度。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在城市社区和乡镇加快建设方便居民健身活动的体育设施。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继续办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等具有河南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体育活动。
2.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围绕优势项目,集中力量发展射击、划船、自行车、武术(散打)、跆拳道等传统优势项目,抓好田径、游泳两个基础项目和有利于多项目选材的篮球项目。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力争2008年奥运会取得好成绩。加快体育比赛和训练设施建设,建成省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完善省属训练基地的设施,加强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以体育健身业为重点,拉动体育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健身、竞赛表演、咨询服务、无形资产、服装器材、运动饮料、信息宣传、劳务等完善的体育市场体系。鼓励引导社会各行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开发体育市场及有商业价值和市场需求的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道路。积极探索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新模式,合理开发使用现有体育场馆及其所有的土地等资源,完善体育场馆必要的相关设施和功能,发挥其竞技比赛和健身休闲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推进市场化运作,提高利用率。
(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1.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形成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优惠政策。规范发展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就业中介服务,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
2.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组织。建立和完善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主体,社会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广泛参与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农村劳动力就业体系。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强政府在就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建立健全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复转军人安置等就业指导和服务。引导国有企业采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措施安置富余人员。加强失业调控,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执法监察,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1.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不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逐步形成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同步协调机制。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劳动工资监察,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2.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效调节垄断性行业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健全以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家庭财产实名制为基础的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公共资源和公共资产监管,防止公共权益流失。
(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1.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在完善市级统筹基础上,争取实行省级统筹。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加强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和使用管理,规范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积极推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各类从业人员及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全面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把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所有城镇就业人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2.发展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慈善事业。规范和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逐步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相适应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集中供养率,“十一五”末达到60%。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完善城市生活无着人员特别是流浪儿童的救助制度,加强流浪儿童保护、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1.确立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主导地位。加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对社会问题、社会形势、社会政策效果的分析研究,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2.改善对社会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强对社会发展水平的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价,分析社会事业发展行业间、区域间、城乡间的结构变化,找准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和薄弱环节,科学制订指导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扭转经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
3.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应急机制,建设和完善突发自然灾害、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救援和救助体系,提高防灾减灾、公共安全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建立社会事业投资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与公共服务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对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人口计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创新能力、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公益性技术研究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目标任务,政府要通过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尽力完成。
2.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以促进社会公平为目标,完善政府间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基层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财力保障,逐步缩小市域间、城乡间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使不同地区的社会成员公平地参与发展并分享发展成果。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益,通过资金安排引导发展方向,推动基层政府改革,确保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3.扩大社会事业的投融资渠道。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促进社会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建设运营市场化和经营性领域产业化。放宽市场准入,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民间或其他社会力量举办营利和非营利公共服务,满足群众对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三)推进社会事业单位改革,激发创新和发展的活力
1.加快社会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分离事业单位承担的政府职能,扶持公益性社会事业单位,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
2.推进营利性社会事业产业化发展。制定完善金融信贷、收费价格、税收以及财政性资金投入等经济政策,鼓励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兴办社会事业,培育营利性社会事业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加快产业化发展。
3.推进社会事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现有社会事业单位设施、机构和人才的作用,保障经费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文化、旅游、卫生、教育等资源的优化重组,促进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四)创新管理体制,形成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社会发展的格局
1.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发展民间组织,重点培育发展行业性、公益性、基层社区民间组织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志愿团体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2.推进和谐社区建设。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需要,探索新的社区发展和管理模式,使社区成为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医疗保健、健身休闲、文化娱乐、环境卫生、科学普及等社区服务业。
3.扩大社会管理的参与度。广泛听取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扩大社会公众对社会管理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积极培育公益性民间组织、志愿团体等,加强社会融合,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