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郑政[2006]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七月十一日
郑州市“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我市编制了《郑州市“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主要目的是明确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更快更好的跨越式发展。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回顾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市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服务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达到705.2亿元,年均增长12.4%,是2000年的2.1倍,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7%;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156.9万人,比2000年增加46.5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比重由31.1%提高到38.5%。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到2005年,全市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达到168亿元,是2000年的1.8倍,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6.7亿元,是2000年的2倍;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达到176亿元,是2000年的2.1倍,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5%;金融保险业增加值达到92.3亿元,是2000年的2.2倍,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3%;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金融保险业成为郑州市服务业三大支柱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1.8%;200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78亿元,是2000年的2.7倍;房地产业增加值达57亿元,是2000年的2.2倍;物流、会展、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郑州市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服务业总量不大,比重偏低,并呈下降趋势,2005年比2000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服务业内部结构仍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大,新兴服务业份额小;服务业吸引力和辐射功能不强,缺乏龙头企业和强势品牌;市场化改革滞后,行业资源分散低效,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发展机遇
现代服务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时期,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即将结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市参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分工,发展开放型经济。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中原崛起看郑州”,提高郑州“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要求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随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具备了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条件和环境。
二、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为方向,以优化结构、扩大供给、增加就业、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优化传统服务业,不断扩大生产服务业,发展完善生活服务业,全面提升城市服务业,积极拓展农村服务业,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结构调整,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二)发展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服务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服务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会展、信息服务、房地产、社区服务、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交通运输、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全面推进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医疗卫生等适应消费升级的公共服务业,形成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9%,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50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44.5%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42%左右。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机制灵活、结构优化、高度开放、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三、发展重点和任务
(一)现代物流
整合现有资源,完善物流设施,建设物流园区、扶持现代物流企业,着力打造物流配送、仓储运输和公共物流信息三大平台,构建完善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确立郑州在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地位。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
1.加快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构筑物流发展平台。紧密依托机场、铁路和公路枢纽等重要的物流集结点,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中原国际物流园区。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带动物流园区的发展。结合城市特点和产业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设施,重点发展粮食、棉花、煤炭、建材、汽车、食品、农资、邮政等八大行业物流。加强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实现物流在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之间的合理组织和高效集散。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配置高效、功能完善的物流网络,充分发挥物流集散、配送、加工、检验和信息服务等功能。
2.大力培育物流企业集团,发展第三方物流。传统运输及物流服务企业根据现有资源和自身优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开展采购代理、加工配送、储运分拔等现代物流业务,逐步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转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进驻郑州,对中小物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促进传统物流业转型提升。大力扶持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其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鼓励金融、保险、电信、邮政等部门与现代物流企业结成合作联盟,创立物流名牌,提高物流市场竞争力。通过政府引导、行业协会组织协调,促进不同行业的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3.增强物流载体功能,构筑现代物流设施体系。加快建设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进一步完善郑州铁路枢纽功能,扩容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郑州铁路港的营运能力,吸引更多的企业依托“公路、铁路、航空港”封关出口,形成直达、中转国际、国内货运物流的货运网。改建、扩建和整合现有的仓储、运输设施,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利用。完善相关道路、电力、给排水、供热、通信设施,逐步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设施相互配套、功能齐全的物流设施体系。
4.推行信息网络技术,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以电子身份认证、公共密匙安全体系、电子支付和电子数据为基础的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包括数据交换中心、商务认证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加快物流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促进不同物流信息系统数据的顺利交换,实现物流基地和运输、仓储、配送等相关领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全面实现报检、报关、报税电子化。
(二)金融
以金融创新为手段,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保障,建设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到201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
1.健全金融体系,促进金融机构协调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进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股份制改造,整合、提升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力。加快建设郑东新区中心商务区金融聚集区,使其成为中西部地区体系健全、机构集中、最富活力的金融机构聚集区,增强郑州市金融业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加快引进境外金融机构,规范发展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典当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2.激励金融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在大力发展传统金融业务的同时,鼓励金融创新,加大金融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发展票据、拆借、债券、离岸金融等业务,培育金融衍生产品。通过金融创新,/SPAN>为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居民投资消费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探索建立联户联保、行业担保和区域担保中心三级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民营经济和居民贷款难的问题;重视发展低保额、低保费、符合实际的财保、人保险种,积极开拓城乡保险市场。
3.培育期货市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郑州商品交易所。重点完善以小麦、棉花、白糖为主导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尽快上市小麦期权、等期货品种,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建成国际知名的主要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价格中心和信息中心。
4.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不断提高融资规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资本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丰富证券投资品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提高监管水平,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建立资金来源广泛、投融资方式多样、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重的开放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积极采取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新兴的项目融资方式。
5.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信用郑州”,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支持金融业发展,维护金融债权,促进企业与金融业良性互动,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安全、宽松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文化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依托郑州自身优势条件,打好开放牌、特色牌、市场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培育,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
1.壮大文化产业。按照“二带、三区”的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主导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服务、广告会展、文化创意和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支持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等社会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整合文化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完善支持政策,培育一批强势文化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园区和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推进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大市的跨越。
2.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发掘传统中原文化精华,做好重要文化遗产、优秀地方剧种和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建成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工程,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建设。壮大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积极创作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郑州作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
(四)旅游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加大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业成为新兴主导产业,将郑州建成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和全省旅游服务中心。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1.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按照“双心两翼,一带五线”的发展思路,谋划旅游发展蓝图。双心,即嵩山少林寺旅游中心、郑州旅游服务中心;两翼,即以宋陵旅游区、黄帝文化旅游区为两翼,突出嵩山旅游区的旅游中心地位;一带,即完善郑州周边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形成环城游憩带;五线,即彰显佛文化、始祖文化和武术文化,以郑州为原点形成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具体指:中岳嵩山旅游线、北部黄河文化旅游线、南部黄帝文化旅游线、西部宋文化旅游线和东部生态休闲旅游线。通过快速、舒适、便捷的旅游网络,建立以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环城游憩带、一小时中原旅游圈。
2.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各景区的基础设施,提升景观知名度,努力达到4A级旅游区(点)的要求。力争更多景点进入国家级旅游线路。高度重视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加强风景名胜、自然和文化遗产及城市生态的保护和规划控制力度。
3.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增强中原旅游服务中心功能。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结构,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将郑州建设成为包括游客集散、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信息咨询在内的中原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发展各类旅游公司,组建旅游集团,提高旅游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开发民间手工艺品、名胜古迹纪念品、地方特色产品旅游商品;提高商务酒店档次,适当增加涉外旅游星级宾馆,改造中低档旅馆硬件设施;鼓励举办经济、卫生、舒适、方便的大众旅馆、汽车旅馆、家庭旅馆等;加快建设一批武术表演、大众娱乐、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设施;完善旅游餐饮服务设施,满足各种档次、不同风味的餐饮需求;完善旅游交通、导游、信息、安全、咨询、投诉服务系统,形成旅游咨询服务网络。
(五)会展
发挥郑州市区位、交通、商业、文化、旅游等优势,以建设现代会展设施为基础,培育会展品牌为目标,建立良好的会展运行体系为保障,逐步把郑州建成区域性会展中心。
1.规划建设会展场馆。通过资源整合和多元化融资,运用高科技手段对会展场馆进行改造和扩建,提高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完善展馆的综合配套。结合郑州会展中心,以超前理念和国际水准重点加快郑州国际会展宾馆建设,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会展服务体系。
2.打造特色会展品牌。积极与国内外大型会展场馆合作,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公司来郑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会展业务,提高展会的档次和专业服务水平。关注国际会展发展趋势,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形成实物会展品牌和网络会展品牌。巩固和壮大已有的知名品牌,促进会展业与农业、工业、商业、文化和旅游业的优势结合,形成农产品、糖酒、汽车、家电、大型机械、建材、旅游等专业会展品牌系列。以举办少林武术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寻根谒祖等节事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会展业的内容、形式和经营理念,丰富会展业的文化内涵,开发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会展名牌。
3.培育会展关联产业。运用先进的营销理念,发展致力于推介、宣传会展品牌的广告业,借助先进工艺和环保技术,发展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产业特色的绿色会展印刷业和包装业。开发“一站式”服务的会展礼仪业,充分展现郑州会展业强烈的亲和力和接纳力。
(六)商贸
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创新,合理配置商业资源,提高商贸企业市场竞争力,建立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新体系。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0亿元,年均递增13%。
1.发展现代新兴业态,提高流通组织水平。通过政策引导和管理创新,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导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逐步确立新兴业态在郑州商业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经营机制规范、市场前景广阔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积极扶持商贸企业建立安全高效的配送体系,提高商品统一采购和集中配送的比例;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在郑州建立采购中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成果,推广条码技术、商场POS系统、信用卡结算等多种电子交易方式,提升商贸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2.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按照“扩大规模、适度集中、完善功能、提升档次”的原则,着力改造提升现有批发市场,重点建成建材、服装、汽摩配、农副产品等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商品批发市场,鼓励投资商对集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和实惠的服务。
3.优化零售网点布局,合理配置商业资源。按照“统筹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三个层次的商业中心区。即高标准规划建设二七、郑东、碧沙、花园等市级商业中心区,使其成为全市商业最繁华的地区;在居民聚居区、商务聚集地和公共交通集散地,建设若干个突出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服务等功能,各具特色的副商业中心;依靠多元资本,融合多种新型业态,建设具有多种服务功能、方便快捷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点。保证居民享受到不同商圈、不同层次的服务。
(七)教育
强化教育事业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大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形成与郑州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型城市。
1.稳定发展高等教育。坚持质量优先,稳步扩大规模,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继续配合实施省属高校扩容工程,支持郑州大学创办成全国一流大学;加快龙子湖高校园区建设,完善各高校园区的配套设施;吸引国内外名牌大学到郑州联合办学或设立分校,带动高校提升教育和科研水平。大力推动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探索公办、民办高校与民营资本联合办校的新模式,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坚持高等教育后勤服务社会化方向,健全机制,完善管理,逐步形成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省会各种高等教育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使在郑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开发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为全省创新体系的主体。到2010年,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优化专业设置,提高办学水平,力争把郑州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培养基地。打破行业界限,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订单式培养和办学模式,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职业培训网络。到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数达到1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到8万人,“双证率”90%以上,高级职业技能资格人员占获证人数的20%以上。
3.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努力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优化均衡市区中小学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初高中分设;加强城市中小学建设改造,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市区中小学生入学难压力,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水平的义务教育。2010年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8%以上。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调整高中教育资源布局,促进高中向城市、县城和重点镇集中;加强薄弱高中改造和示范性高中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提高全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在全省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
4.积极倡导终身教育。继续加大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力度,建立遍及城乡、服务为民、保障有力的学前教育体系,提高幼儿教育普及率和保育教育质量,农村每个乡镇建1所中心幼儿园。到2010年,全市学前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7%以上,市区达到95%以上。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成人教育,鼓励函授、自学、网络等多种教育和学习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形成以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社区为基础的学习网络,逐步建立覆盖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闲暇教育,便捷所有市民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八)科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实施“科技兴郑”战略,打破条块分割,整合优化全市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充分发挥驻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作用,建立有效的科技数据资源及科学基础研究设施共享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抓好重点企业和优势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除基础研究、弱质产业科技开发机构外,其他市属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全部推向市场。
2.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科技供给与经济需求的有机结合,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资源综合利用、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快开发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为推动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全方位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郑州科技成果信息交易服务网站,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沟通研发供求,构适应市场主体需要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有利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加大研发(R&D)经费投入,不断提高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引导社会资本向高科技产品与企业流动。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办好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充分提高在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企业孵化中的创新能力,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九)信息
以现代信息服务业为先导,突出重点领域,构筑服务平台,完善服务网络,建成中部地区信息服务中心。
1.构筑郑州信息港,加速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光缆城域网和县乡光缆网,在整合和发展商都网、中原电视网、中原信息港三大品牌的基础上,大力构筑综合功能完善的郑州信息港。以重点创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两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目标:(1)郑州市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在全面建成政务内网的基础上,建成电子政务外网,到2010年,完成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重点政务、业务系统、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制度,规划和开发战略性、宏观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政务信息资源,建立起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化体系。(2)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争取在三年内基本建成电子商务CA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货物保险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等电子商务的配套服务体系,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面开发各种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努力把郑州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
2.构筑八大信息服务系统。继续加快现代信息网络特别是以光纤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整合社会信息资源,积极开发信息应用系统,构建信息服务平台。(1)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建成覆盖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机构的郑州市现代化教育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远程教育系统,形成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公众教育信息服务网络。(2)文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文化信息网络,开发数字图书馆系统和数字科学技术馆,实现全市图书文献、电子出版发行、文化设施的网络化、数字化。(3)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系统。改造现有网络,建立郑州市卫生系统信息中心,开发医院门(急)诊服务、医院住院管理、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卫生管理、医学科技等信息系统,开发各类医疗卫生信息库,实现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共享。(4)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系统。在现有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开发劳动人口就业失业管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管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劳动工资管理等信息应用系统。推进劳动保障业务的电子化办公和社会化运行,建立公共场所社会保障信息查询网络,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提供个人保障资源查询和网上社会保障申报、支付服务,实现劳动保障系统各项业务的信息共享和交换。(5)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基于电子地图的公共信息系统,建立城市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开发城市规划建设、三防指挥、环境监测等信息应用系统,通过互联网或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多媒体终端,向公众提供电子地图公共信息查询服务。(6)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郑州旅游信息网络和网站,与区县及全国旅游管理、交通、宾馆等网络联网,最大限度方便旅游消费。(7)社会信用服务系统。联合金融、工商、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开展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库,开展数据咨询、资质认证、风险评估等业务,为建设郑州信用体系奠定基础。(8)社区信息服务系统。配合社区建设,尽快形成一个集社会保障、医疗急救、家政呼叫、商品配送、文化娱乐、公益活动为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
3.加强信息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现有通信资源,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促进电信、广电、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建立为全市和中原地区发展服务的统一开放、高效快捷的多媒体公用信息综合传输平台。逐步构建中原地区现代信息大通道,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实现更大区域内信息网络空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十)房地产
整合房地产资源,规范土地市场,优化住宅供应结构,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到201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1.改善房地产开发结构,整合房地产资源。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调整房地产业的投资资本结构和开发区域结构。大力开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普通商品房,适度开发高档住宅和商务用房,逐步形成以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以郑东新区建设开发为契机,培育本地房地产企业集团,吸引外地资本投资郑州房地产业,加快新区房地产开发和老城区房地产改造升级。加强土地一级市场的调控,建立健全房地产预警预报体系,统筹整合房地产资源。
2.重视住房科技创新,加快房地产业现代化进程。用现代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房地产业科技进步,增加住房建设科技含量,有效提升房地产业的品位和档次。实施名牌战略,培育房地产业的品质与品牌,以典型带动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逐步推广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引导开发商树立新理念,强化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品质意识,加强住宅小区的绿色、生态、健康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的整体品位和形象。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与物业的分业经营,促进传统的住宅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转变。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物业管理企业,培育一批信誉好、水平高的品牌物业管理公司,优化和改善居住环境。
3.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放开激活房地产市场。加强房地产业法制建设和市场的监督管理,优化市场环境。激活住房二、三级市场,加快公房进入市场交易,扩大商品房市场有效需求。全面推进住房货币化分配,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不断改进物业管理,促进已购公房上市流通。加强租赁管理,规范住房租赁价格管理,为全面开放住房租赁市场创造条件。增强住房抵押资产的流动性,开展住房信贷证券化试点。
4.建立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供应的长效机制。进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销售,严格落实建设标准、销售对象、价格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确保建设用地和优惠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住房供应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坚持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的保障方式。积极探索农村“双困”家庭的住房解困,将廉租住房政策延伸到农村。
(十一)中介咨询
以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拓展中介服务领域,全面提升中介咨询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建设中西部地区中介咨询机构集中、中介咨询服务业最具活力的城市。
1.整合现有中介机构。重点扶持一些富有市场运作经验、客户关系和专家资源稳定、有较强协作能力的综合性中介咨询机构,鼓励规模小、经营业绩一般的中介机构进行整合。规范发展法律、会计、审计、鉴证、公证、质检等公证性中介服务业;积极培育科技、投资、工程、资产评估、土地估价、市场调查、营销策划、企业管理、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等高智力的咨询服务业;适度发展代理、代办、经纪、拍卖、典当、职介、婚介、房介等一般性中介服务业。坚决取缔经营不规范、非法、违法经营的中介机构。
2.开放中介咨询服务市场,优化投资创业环境。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加大商务中介服务业开放力度,加快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执业资质与水准的中介机构,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合作,吸引境内外知名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咨询公司、技术服务中介机构到郑州设立分支机构。打破垄断、完善规则,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执业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
3.培育有专业特长的项目团队和专家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和业务综合素质,构建一流咨询项目团队和专家群体。严格咨询人员资质审核制度,建立和完善中介咨询从业人员定期培训、继续教育和认证考核体系。稳定现有高素质咨询人才,培养咨询业未来发展急需人才,引进境内外具有咨询创新能力的人才。建立一支熟练掌握业内知识、精通业务技术、服务规范、结构合理的咨询业人才队伍。争取到2010年,中介咨询人员达到15万人,其中硕士以上相关专业的专职人员占80%。
4.规范咨询业市场。咨询业实行“政事分开”,淡化行政色彩。完善中介咨询组织企业化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行管理体制,成立咨询服务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提升中介咨询机构的行规信誉。
(十二)卫生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建立起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化卫生服务体系。到2010年,医疗卫生设施和医疗卫生服务达到国内同等城市先进水平。
1.强化社会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建医疗集团,形成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体系。鼓励、引导、支持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专科或综合民营医疗机构,引进一批外资医疗机构。加大中医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力度,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等,加快发展面向中原城市群及全省的区域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构建公共健康风险防治体系。尽快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医疗市场秩序和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医疗市场有序竞争。
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加快完成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房屋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医疗保健、传染病防治、突发病应急防控等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逐步在全市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力争201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十三)体育
加强设施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提高竞技水平,完善服务网络,加快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变。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满足群众性体育文化需要。
1.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调整项目布局,完善训练体系,加强体育科研工作,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为体育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提升我市竞技体育的总体实力。建立区域化训练基地,各县(市)、区建立业余体校,扩大传统体育学校覆盖面,积极支持社会和个人开办各种训练实体,支持创建和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办好郑州市体育中学。
2.建设大型体育场馆,完善体育设施。改造现有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若干集赛事承办、运动训练、健身健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现代体育活动场馆,满足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和举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国际赛事的需要。充分利用郑州武术运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建设郑州国际武术培训中心。不断充实和完善区域性体育设施,力争各县区分别拥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达到国家体育设施标准。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结合街头游园建设,增加完善体育健身设施。
3.积极开拓体育市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坚持体育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相结合,体育部门办产业与社会办体育产业相结合,努力抓好体育经营设施、俱乐部、基金会、中介组织和经营人才建设。以少林武术为特色品牌,利用体育名人效应促进体育俱乐部职业化、市场化。盘活现有体育资产存量,开放所有的体育设施,促进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产业化经营,提高投资效益。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设备以及地缘优势,开发体育健身市场、娱乐市场,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进行有偿训练等,拉动全民体育消费。争取体育赛事举办权,借助省运会、市运会、体育节等大型活动,举办郑州体育用品博览会,开发体育潜在经济价值。
4.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群众体育活动计划。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全体市民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观念。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周、体育节,兴办具有郑州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展示郑州风貌的区域性大众体育品牌。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化、科学化、普及化,向社会推荐新的健身项目,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健身消费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的健身娱乐方式。
(十四)社区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1.充实重点服务内容。解决老幼孤残及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广泛开展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大力开展社区教育、科技和科普活动,推进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活动教育化,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法律服务,积极为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及特殊人群提供法律援助;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创建绿色、安全、和谐的现代文明人居环境。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体育场馆、公园、体育设施等文体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县(市)城以及中心城镇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加强文体设施建设,积极组织文体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普遍建立社区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家政、家电维修、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家教、保洁保安、托老托幼、中介等服务活动,方便群众生活。支持失业人员从事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增加社区服务项目,通过整合社区就业服务网络,发展和壮大社区就业实体。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加强对社区服务业的管理,促进社区服务业由福利型向经营型、事业型向产业型、政府代办向市场主导的转变。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涉足社区及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服务网点,使其成为吸纳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载体。
3.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网络。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宗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一站式”服务窗口,把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各项职能延伸到这个平台上。设立热线电话,形成居民电话求助系统,建立市、区(县)、街、居四级信息服务网络系统,收集整理、发布信息资源,为居民提供方便、多样、快捷的事务类和消费类便民服务。农村服务近期要做到服务有组织,中远期要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逐步向城市社区看齐。
4.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全面构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料、日用消费品等新型流通网络。加快农业专业技术部门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建立灵活多样的劳务人员培训基地,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层次。引导农村住宅建设适当集中,提高供水、电力、道路、卫生等设施配套水平,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推动农村文化娱乐、图书阅览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
四、政策措施
(一)实施都市圈战略,拓宽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
建立和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常规公共交通,积极发展大容量、快速有轨交通,发挥环形放射状路网总体格局的有利条件,形成市域半小时城市道路快速交通网络。实施同城化战略,完善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形成中原城市群城际快速交通体系,建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强化郑州铁路枢纽功能、提高通过能力为核心,搞好火车站西出口、铁路站场和一级口岸建设。积极配合国家做好京广、陇海高速客运专线、客运站和集装箱站建设,实现郑州物流、人流的大进大出。依托国际航空港,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建成吞吐能力强大的航空货运中心。实现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和中牟张庄航空港服务园区的发展对接。
加快郑东新区金融聚集区、中原国际物流中心等重点功能区的建设开发。完善金融、商务、办公、住宅、旅游、娱、服务、信息和研究等功能,建成中原地区与世界对接的商贸金融中心;完善会展配套设施,加快省艺术中心、会展宾馆、广电发射塔、世界客属文化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建设步伐;搞好高校园区和科研支撑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产业;加强文化景区建设,充分发掘郑州市丰富历史文化蕴涵的巨大价值,推动旅游业向纵深发展。
(二)实施多元化投融资战略,广开现代服务业发展渠道
坚持政府投资的方向性、有效性和指导性,引导社会投资参与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提高各级政府资本运作水平。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由市财政在预算内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国家、省引导资金的配套,对列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市财政将安排相应配套资金和补贴。扩大市场化融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充分发挥政府资本投向的引导作用。放宽民间投资领域,拓宽民间投资渠道,保护民间投资权益。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放开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文化、卫生、旅游、体育等服务业,形成政府、社会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格局。建立项目储备和发布制度,每年选择一批辐射带动力强、产业链条长、对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项目,适时发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更多社会投资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逐步建立起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调控有力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创新融资方式,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完善贷款担保体系,推动银企合作,引导商业银行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积极向各类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及建设项目发放贷款。打造“信用郑州”,建立社会信用制度,逐步开展企业、机构、个人征信业务,在形成良好信用环境基础上,激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
(三)实施市场化战略,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
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推进现代服务业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和所有制垄断,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加入世贸协定和法律法规,允许国内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服务业领域。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国有服务业改革,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境外投资者参与服务业领域内国有企业改制,注入增量,盘活存量。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业。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职能。改变管理方式和范围,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为服务业的公平发展清除障碍。除少数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主办以外,其他服务业全部领域基本实现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经营。协调规范政府相关部门职能,避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提高管理效率。
(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主体,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多门类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培养一大批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结合服务业部门特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技能培训;积极实施“借脑工程”,采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引智策略,建立无国别、无地界、无身份区别的人才“绿色通道”,尤其对紧缺人才、高新技术学术带头人、重点项目关键人才,要给予充分的优惠条件招揽引进。
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和用人选拔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既有用武之地,又无后顾之忧。
(五)实施开放战略,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大力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引进和利用东部地区服务业先进管理方式,鼓励以多种形式参与郑州市企业改革与重组,加快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和业态更新。巩固我市在西部市场的传统优势,参与西部地区项目开发与建设,进一步提高郑州开拓西部市场的能力。
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牢牢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争取多引进基地型、龙头型、科技型的外资大项目,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和营销中心。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对商业、金融、保险、旅游、电信、贸易、教育、文化、卫生、中介服务等服务领域和城建、热力、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交等公用事业领域,也要在协议框架内尽快大胆开放。高标准、大手笔、大气度,积极吸引世界500强及著名跨国公司、国内大公司来郑投资。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项目的储备、包装和推介力度,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支持跨国、跨省、跨区域服务业公司的发展, 扩大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创新合作途径和方式,进一步拓宽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领域,逐步扩大高层次劳务输出比重。
建立与中原城市群及周边省市区的协调、协商机制,成立合作联席会议和若干项目专责小组,加大在资源、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整合与共享。重点加强与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构造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职能分工和产业协作体系,推动城市群产业的优化和区位提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实施形象战略,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
将郑州现代服务业推向崭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城市亲和力、向心力、吸引力,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优化城市环境。按规划加大郑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和中心城区的保护改造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改善郑州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优化政策环境。适时出台优惠的政策,降低门槛,创造服务业发展宽松环境;优化体制环境。强化依法行政,打造廉政、阳光的服务型政府,推行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创建有限、效能、优质的人性化机关;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切实保证人民和投资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建设“平安郑州”;优化舆论环境。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的立体舆论体系,积极发挥宣传媒体正确的导向作用,营造能干事、干成事的舆论氛围;优化信用环境。加快信用评价系统建设,建设“信用郑州”,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信用环境。
(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
进一步完善、加强全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工作,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健全协调机制,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研究解决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各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充实服务业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办公经费,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强化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统计指标和现代服务业统计制度,重点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职业教育等行业和领域的统计体系。建立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现代服务发展的监测工作,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发布文号: 郑政[2006]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七月十一日
郑州市“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我市编制了《郑州市“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主要目的是明确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更快更好的跨越式发展。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回顾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市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服务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达到705.2亿元,年均增长12.4%,是2000年的2.1倍,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7%;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156.9万人,比2000年增加46.5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比重由31.1%提高到38.5%。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到2005年,全市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达到168亿元,是2000年的1.8倍,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6.7亿元,是2000年的2倍;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达到176亿元,是2000年的2.1倍,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5%;金融保险业增加值达到92.3亿元,是2000年的2.2倍,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3%;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金融保险业成为郑州市服务业三大支柱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1.8%;200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78亿元,是2000年的2.7倍;房地产业增加值达57亿元,是2000年的2.2倍;物流、会展、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郑州市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服务业总量不大,比重偏低,并呈下降趋势,2005年比2000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服务业内部结构仍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大,新兴服务业份额小;服务业吸引力和辐射功能不强,缺乏龙头企业和强势品牌;市场化改革滞后,行业资源分散低效,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发展机遇
现代服务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时期,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即将结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市参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分工,发展开放型经济。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中原崛起看郑州”,提高郑州“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要求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随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具备了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条件和环境。
二、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为方向,以优化结构、扩大供给、增加就业、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优化传统服务业,不断扩大生产服务业,发展完善生活服务业,全面提升城市服务业,积极拓展农村服务业,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结构调整,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二)发展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服务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服务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会展、信息服务、房地产、社区服务、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交通运输、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全面推进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医疗卫生等适应消费升级的公共服务业,形成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9%,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50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44.5%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42%左右。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机制灵活、结构优化、高度开放、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三、发展重点和任务
(一)现代物流
整合现有资源,完善物流设施,建设物流园区、扶持现代物流企业,着力打造物流配送、仓储运输和公共物流信息三大平台,构建完善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确立郑州在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地位。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
1.加快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构筑物流发展平台。紧密依托机场、铁路和公路枢纽等重要的物流集结点,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中原国际物流园区。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带动物流园区的发展。结合城市特点和产业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设施,重点发展粮食、棉花、煤炭、建材、汽车、食品、农资、邮政等八大行业物流。加强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实现物流在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之间的合理组织和高效集散。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配置高效、功能完善的物流网络,充分发挥物流集散、配送、加工、检验和信息服务等功能。
2.大力培育物流企业集团,发展第三方物流。传统运输及物流服务企业根据现有资源和自身优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开展采购代理、加工配送、储运分拔等现代物流业务,逐步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转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物流企业进驻郑州,对中小物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促进传统物流业转型提升。大力扶持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其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鼓励金融、保险、电信、邮政等部门与现代物流企业结成合作联盟,创立物流名牌,提高物流市场竞争力。通过政府引导、行业协会组织协调,促进不同行业的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3.增强物流载体功能,构筑现代物流设施体系。加快建设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进一步完善郑州铁路枢纽功能,扩容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郑州铁路港的营运能力,吸引更多的企业依托“公路、铁路、航空港”封关出口,形成直达、中转国际、国内货运物流的货运网。改建、扩建和整合现有的仓储、运输设施,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利用。完善相关道路、电力、给排水、供热、通信设施,逐步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设施相互配套、功能齐全的物流设施体系。
4.推行信息网络技术,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以电子身份认证、公共密匙安全体系、电子支付和电子数据为基础的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包括数据交换中心、商务认证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加快物流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促进不同物流信息系统数据的顺利交换,实现物流基地和运输、仓储、配送等相关领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全面实现报检、报关、报税电子化。
(二)金融
以金融创新为手段,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保障,建设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到201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
1.健全金融体系,促进金融机构协调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进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股份制改造,整合、提升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力。加快建设郑东新区中心商务区金融聚集区,使其成为中西部地区体系健全、机构集中、最富活力的金融机构聚集区,增强郑州市金融业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加快引进境外金融机构,规范发展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典当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2.激励金融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在大力发展传统金融业务的同时,鼓励金融创新,加大金融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发展票据、拆借、债券、离岸金融等业务,培育金融衍生产品。通过金融创新,/SPAN>为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居民投资消费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探索建立联户联保、行业担保和区域担保中心三级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民营经济和居民贷款难的问题;重视发展低保额、低保费、符合实际的财保、人保险种,积极开拓城乡保险市场。
3.培育期货市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郑州商品交易所。重点完善以小麦、棉花、白糖为主导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尽快上市小麦期权、等期货品种,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建成国际知名的主要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价格中心和信息中心。
4.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不断提高融资规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资本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丰富证券投资品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提高监管水平,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建立资金来源广泛、投融资方式多样、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重的开放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积极采取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新兴的项目融资方式。
5.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信用郑州”,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支持金融业发展,维护金融债权,促进企业与金融业良性互动,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安全、宽松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文化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依托郑州自身优势条件,打好开放牌、特色牌、市场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培育,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
1.壮大文化产业。按照“二带、三区”的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主导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服务、广告会展、文化创意和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支持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等社会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整合文化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完善支持政策,培育一批强势文化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园区和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推进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大市的跨越。
2.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发掘传统中原文化精华,做好重要文化遗产、优秀地方剧种和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建成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工程,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建设。壮大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积极创作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郑州作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
(四)旅游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加大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业成为新兴主导产业,将郑州建成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和全省旅游服务中心。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1.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按照“双心两翼,一带五线”的发展思路,谋划旅游发展蓝图。双心,即嵩山少林寺旅游中心、郑州旅游服务中心;两翼,即以宋陵旅游区、黄帝文化旅游区为两翼,突出嵩山旅游区的旅游中心地位;一带,即完善郑州周边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形成环城游憩带;五线,即彰显佛文化、始祖文化和武术文化,以郑州为原点形成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具体指:中岳嵩山旅游线、北部黄河文化旅游线、南部黄帝文化旅游线、西部宋文化旅游线和东部生态休闲旅游线。通过快速、舒适、便捷的旅游网络,建立以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环城游憩带、一小时中原旅游圈。
2.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各景区的基础设施,提升景观知名度,努力达到4A级旅游区(点)的要求。力争更多景点进入国家级旅游线路。高度重视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加强风景名胜、自然和文化遗产及城市生态的保护和规划控制力度。
3.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增强中原旅游服务中心功能。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结构,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将郑州建设成为包括游客集散、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信息咨询在内的中原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发展各类旅游公司,组建旅游集团,提高旅游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开发民间手工艺品、名胜古迹纪念品、地方特色产品旅游商品;提高商务酒店档次,适当增加涉外旅游星级宾馆,改造中低档旅馆硬件设施;鼓励举办经济、卫生、舒适、方便的大众旅馆、汽车旅馆、家庭旅馆等;加快建设一批武术表演、大众娱乐、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设施;完善旅游餐饮服务设施,满足各种档次、不同风味的餐饮需求;完善旅游交通、导游、信息、安全、咨询、投诉服务系统,形成旅游咨询服务网络。
(五)会展
发挥郑州市区位、交通、商业、文化、旅游等优势,以建设现代会展设施为基础,培育会展品牌为目标,建立良好的会展运行体系为保障,逐步把郑州建成区域性会展中心。
1.规划建设会展场馆。通过资源整合和多元化融资,运用高科技手段对会展场馆进行改造和扩建,提高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完善展馆的综合配套。结合郑州会展中心,以超前理念和国际水准重点加快郑州国际会展宾馆建设,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会展服务体系。
2.打造特色会展品牌。积极与国内外大型会展场馆合作,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公司来郑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会展业务,提高展会的档次和专业服务水平。关注国际会展发展趋势,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形成实物会展品牌和网络会展品牌。巩固和壮大已有的知名品牌,促进会展业与农业、工业、商业、文化和旅游业的优势结合,形成农产品、糖酒、汽车、家电、大型机械、建材、旅游等专业会展品牌系列。以举办少林武术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寻根谒祖等节事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会展业的内容、形式和经营理念,丰富会展业的文化内涵,开发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会展名牌。
3.培育会展关联产业。运用先进的营销理念,发展致力于推介、宣传会展品牌的广告业,借助先进工艺和环保技术,发展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产业特色的绿色会展印刷业和包装业。开发“一站式”服务的会展礼仪业,充分展现郑州会展业强烈的亲和力和接纳力。
(六)商贸
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创新,合理配置商业资源,提高商贸企业市场竞争力,建立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新体系。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0亿元,年均递增13%。
1.发展现代新兴业态,提高流通组织水平。通过政策引导和管理创新,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导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逐步确立新兴业态在郑州商业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经营机制规范、市场前景广阔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积极扶持商贸企业建立安全高效的配送体系,提高商品统一采购和集中配送的比例;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在郑州建立采购中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成果,推广条码技术、商场POS系统、信用卡结算等多种电子交易方式,提升商贸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2.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按照“扩大规模、适度集中、完善功能、提升档次”的原则,着力改造提升现有批发市场,重点建成建材、服装、汽摩配、农副产品等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商品批发市场,鼓励投资商对集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和实惠的服务。
3.优化零售网点布局,合理配置商业资源。按照“统筹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三个层次的商业中心区。即高标准规划建设二七、郑东、碧沙、花园等市级商业中心区,使其成为全市商业最繁华的地区;在居民聚居区、商务聚集地和公共交通集散地,建设若干个突出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服务等功能,各具特色的副商业中心;依靠多元资本,融合多种新型业态,建设具有多种服务功能、方便快捷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点。保证居民享受到不同商圈、不同层次的服务。
(七)教育
强化教育事业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大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形成与郑州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型城市。
1.稳定发展高等教育。坚持质量优先,稳步扩大规模,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继续配合实施省属高校扩容工程,支持郑州大学创办成全国一流大学;加快龙子湖高校园区建设,完善各高校园区的配套设施;吸引国内外名牌大学到郑州联合办学或设立分校,带动高校提升教育和科研水平。大力推动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探索公办、民办高校与民营资本联合办校的新模式,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坚持高等教育后勤服务社会化方向,健全机制,完善管理,逐步形成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省会各种高等教育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使在郑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开发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为全省创新体系的主体。到2010年,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优化专业设置,提高办学水平,力争把郑州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培养基地。打破行业界限,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订单式培养和办学模式,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职业培训网络。到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数达到1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到8万人,“双证率”90%以上,高级职业技能资格人员占获证人数的20%以上。
3.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努力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优化均衡市区中小学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初高中分设;加强城市中小学建设改造,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市区中小学生入学难压力,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水平的义务教育。2010年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8%以上。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调整高中教育资源布局,促进高中向城市、县城和重点镇集中;加强薄弱高中改造和示范性高中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提高全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在全省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
4.积极倡导终身教育。继续加大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力度,建立遍及城乡、服务为民、保障有力的学前教育体系,提高幼儿教育普及率和保育教育质量,农村每个乡镇建1所中心幼儿园。到2010年,全市学前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7%以上,市区达到95%以上。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成人教育,鼓励函授、自学、网络等多种教育和学习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形成以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社区为基础的学习网络,逐步建立覆盖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闲暇教育,便捷所有市民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八)科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实施“科技兴郑”战略,打破条块分割,整合优化全市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充分发挥驻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作用,建立有效的科技数据资源及科学基础研究设施共享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抓好重点企业和优势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除基础研究、弱质产业科技开发机构外,其他市属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全部推向市场。
2.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科技供给与经济需求的有机结合,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资源综合利用、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快开发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为推动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全方位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郑州科技成果信息交易服务网站,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沟通研发供求,构适应市场主体需要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有利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加大研发(R&D)经费投入,不断提高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引导社会资本向高科技产品与企业流动。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办好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充分提高在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企业孵化中的创新能力,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九)信息
以现代信息服务业为先导,突出重点领域,构筑服务平台,完善服务网络,建成中部地区信息服务中心。
1.构筑郑州信息港,加速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光缆城域网和县乡光缆网,在整合和发展商都网、中原电视网、中原信息港三大品牌的基础上,大力构筑综合功能完善的郑州信息港。以重点创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两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目标:(1)郑州市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在全面建成政务内网的基础上,建成电子政务外网,到2010年,完成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重点政务、业务系统、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制度,规划和开发战略性、宏观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政务信息资源,建立起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化体系。(2)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争取在三年内基本建成电子商务CA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货物保险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等电子商务的配套服务体系,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面开发各种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努力把郑州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
2.构筑八大信息服务系统。继续加快现代信息网络特别是以光纤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整合社会信息资源,积极开发信息应用系统,构建信息服务平台。(1)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建成覆盖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机构的郑州市现代化教育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远程教育系统,形成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公众教育信息服务网络。(2)文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文化信息网络,开发数字图书馆系统和数字科学技术馆,实现全市图书文献、电子出版发行、文化设施的网络化、数字化。(3)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系统。改造现有网络,建立郑州市卫生系统信息中心,开发医院门(急)诊服务、医院住院管理、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卫生管理、医学科技等信息系统,开发各类医疗卫生信息库,实现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共享。(4)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系统。在现有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开发劳动人口就业失业管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管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劳动工资管理等信息应用系统。推进劳动保障业务的电子化办公和社会化运行,建立公共场所社会保障信息查询网络,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提供个人保障资源查询和网上社会保障申报、支付服务,实现劳动保障系统各项业务的信息共享和交换。(5)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基于电子地图的公共信息系统,建立城市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开发城市规划建设、三防指挥、环境监测等信息应用系统,通过互联网或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多媒体终端,向公众提供电子地图公共信息查询服务。(6)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郑州旅游信息网络和网站,与区县及全国旅游管理、交通、宾馆等网络联网,最大限度方便旅游消费。(7)社会信用服务系统。联合金融、工商、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开展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库,开展数据咨询、资质认证、风险评估等业务,为建设郑州信用体系奠定基础。(8)社区信息服务系统。配合社区建设,尽快形成一个集社会保障、医疗急救、家政呼叫、商品配送、文化娱乐、公益活动为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
3.加强信息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现有通信资源,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促进电信、广电、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建立为全市和中原地区发展服务的统一开放、高效快捷的多媒体公用信息综合传输平台。逐步构建中原地区现代信息大通道,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实现更大区域内信息网络空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十)房地产
整合房地产资源,规范土地市场,优化住宅供应结构,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到201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1.改善房地产开发结构,整合房地产资源。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调整房地产业的投资资本结构和开发区域结构。大力开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普通商品房,适度开发高档住宅和商务用房,逐步形成以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以郑东新区建设开发为契机,培育本地房地产企业集团,吸引外地资本投资郑州房地产业,加快新区房地产开发和老城区房地产改造升级。加强土地一级市场的调控,建立健全房地产预警预报体系,统筹整合房地产资源。
2.重视住房科技创新,加快房地产业现代化进程。用现代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房地产业科技进步,增加住房建设科技含量,有效提升房地产业的品位和档次。实施名牌战略,培育房地产业的品质与品牌,以典型带动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逐步推广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引导开发商树立新理念,强化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品质意识,加强住宅小区的绿色、生态、健康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的整体品位和形象。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与物业的分业经营,促进传统的住宅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转变。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物业管理企业,培育一批信誉好、水平高的品牌物业管理公司,优化和改善居住环境。
3.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放开激活房地产市场。加强房地产业法制建设和市场的监督管理,优化市场环境。激活住房二、三级市场,加快公房进入市场交易,扩大商品房市场有效需求。全面推进住房货币化分配,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不断改进物业管理,促进已购公房上市流通。加强租赁管理,规范住房租赁价格管理,为全面开放住房租赁市场创造条件。增强住房抵押资产的流动性,开展住房信贷证券化试点。
4.建立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供应的长效机制。进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销售,严格落实建设标准、销售对象、价格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确保建设用地和优惠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住房供应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坚持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的保障方式。积极探索农村“双困”家庭的住房解困,将廉租住房政策延伸到农村。
(十一)中介咨询
以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拓展中介服务领域,全面提升中介咨询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建设中西部地区中介咨询机构集中、中介咨询服务业最具活力的城市。
1.整合现有中介机构。重点扶持一些富有市场运作经验、客户关系和专家资源稳定、有较强协作能力的综合性中介咨询机构,鼓励规模小、经营业绩一般的中介机构进行整合。规范发展法律、会计、审计、鉴证、公证、质检等公证性中介服务业;积极培育科技、投资、工程、资产评估、土地估价、市场调查、营销策划、企业管理、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等高智力的咨询服务业;适度发展代理、代办、经纪、拍卖、典当、职介、婚介、房介等一般性中介服务业。坚决取缔经营不规范、非法、违法经营的中介机构。
2.开放中介咨询服务市场,优化投资创业环境。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加大商务中介服务业开放力度,加快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执业资质与水准的中介机构,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合作,吸引境内外知名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咨询公司、技术服务中介机构到郑州设立分支机构。打破垄断、完善规则,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执业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
3.培育有专业特长的项目团队和专家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和业务综合素质,构建一流咨询项目团队和专家群体。严格咨询人员资质审核制度,建立和完善中介咨询从业人员定期培训、继续教育和认证考核体系。稳定现有高素质咨询人才,培养咨询业未来发展急需人才,引进境内外具有咨询创新能力的人才。建立一支熟练掌握业内知识、精通业务技术、服务规范、结构合理的咨询业人才队伍。争取到2010年,中介咨询人员达到15万人,其中硕士以上相关专业的专职人员占80%。
4.规范咨询业市场。咨询业实行“政事分开”,淡化行政色彩。完善中介咨询组织企业化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行管理体制,成立咨询服务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提升中介咨询机构的行规信誉。
(十二)卫生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建立起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化卫生服务体系。到2010年,医疗卫生设施和医疗卫生服务达到国内同等城市先进水平。
1.强化社会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建医疗集团,形成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体系。鼓励、引导、支持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专科或综合民营医疗机构,引进一批外资医疗机构。加大中医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力度,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等,加快发展面向中原城市群及全省的区域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构建公共健康风险防治体系。尽快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医疗市场秩序和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医疗市场有序竞争。
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加快完成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房屋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医疗保健、传染病防治、突发病应急防控等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逐步在全市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力争201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十三)体育
加强设施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提高竞技水平,完善服务网络,加快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变。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满足群众性体育文化需要。
1.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调整项目布局,完善训练体系,加强体育科研工作,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为体育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提升我市竞技体育的总体实力。建立区域化训练基地,各县(市)、区建立业余体校,扩大传统体育学校覆盖面,积极支持社会和个人开办各种训练实体,支持创建和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办好郑州市体育中学。
2.建设大型体育场馆,完善体育设施。改造现有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若干集赛事承办、运动训练、健身健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现代体育活动场馆,满足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和举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国际赛事的需要。充分利用郑州武术运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建设郑州国际武术培训中心。不断充实和完善区域性体育设施,力争各县区分别拥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达到国家体育设施标准。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结合街头游园建设,增加完善体育健身设施。
3.积极开拓体育市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坚持体育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相结合,体育部门办产业与社会办体育产业相结合,努力抓好体育经营设施、俱乐部、基金会、中介组织和经营人才建设。以少林武术为特色品牌,利用体育名人效应促进体育俱乐部职业化、市场化。盘活现有体育资产存量,开放所有的体育设施,促进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产业化经营,提高投资效益。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设备以及地缘优势,开发体育健身市场、娱乐市场,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进行有偿训练等,拉动全民体育消费。争取体育赛事举办权,借助省运会、市运会、体育节等大型活动,举办郑州体育用品博览会,开发体育潜在经济价值。
4.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群众体育活动计划。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全体市民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观念。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周、体育节,兴办具有郑州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展示郑州风貌的区域性大众体育品牌。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化、科学化、普及化,向社会推荐新的健身项目,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健身消费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的健身娱乐方式。
(十四)社区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1.充实重点服务内容。解决老幼孤残及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广泛开展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大力开展社区教育、科技和科普活动,推进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活动教育化,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法律服务,积极为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及特殊人群提供法律援助;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创建绿色、安全、和谐的现代文明人居环境。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体育场馆、公园、体育设施等文体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县(市)城以及中心城镇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加强文体设施建设,积极组织文体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普遍建立社区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家政、家电维修、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家教、保洁保安、托老托幼、中介等服务活动,方便群众生活。支持失业人员从事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增加社区服务项目,通过整合社区就业服务网络,发展和壮大社区就业实体。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加强对社区服务业的管理,促进社区服务业由福利型向经营型、事业型向产业型、政府代办向市场主导的转变。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涉足社区及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服务网点,使其成为吸纳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载体。
3.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网络。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宗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一站式”服务窗口,把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各项职能延伸到这个平台上。设立热线电话,形成居民电话求助系统,建立市、区(县)、街、居四级信息服务网络系统,收集整理、发布信息资源,为居民提供方便、多样、快捷的事务类和消费类便民服务。农村服务近期要做到服务有组织,中远期要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逐步向城市社区看齐。
4.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全面构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料、日用消费品等新型流通网络。加快农业专业技术部门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建立灵活多样的劳务人员培训基地,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层次。引导农村住宅建设适当集中,提高供水、电力、道路、卫生等设施配套水平,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推动农村文化娱乐、图书阅览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
四、政策措施
(一)实施都市圈战略,拓宽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
建立和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常规公共交通,积极发展大容量、快速有轨交通,发挥环形放射状路网总体格局的有利条件,形成市域半小时城市道路快速交通网络。实施同城化战略,完善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形成中原城市群城际快速交通体系,建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强化郑州铁路枢纽功能、提高通过能力为核心,搞好火车站西出口、铁路站场和一级口岸建设。积极配合国家做好京广、陇海高速客运专线、客运站和集装箱站建设,实现郑州物流、人流的大进大出。依托国际航空港,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建成吞吐能力强大的航空货运中心。实现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和中牟张庄航空港服务园区的发展对接。
加快郑东新区金融聚集区、中原国际物流中心等重点功能区的建设开发。完善金融、商务、办公、住宅、旅游、娱、服务、信息和研究等功能,建成中原地区与世界对接的商贸金融中心;完善会展配套设施,加快省艺术中心、会展宾馆、广电发射塔、世界客属文化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建设步伐;搞好高校园区和科研支撑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产业;加强文化景区建设,充分发掘郑州市丰富历史文化蕴涵的巨大价值,推动旅游业向纵深发展。
(二)实施多元化投融资战略,广开现代服务业发展渠道
坚持政府投资的方向性、有效性和指导性,引导社会投资参与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提高各级政府资本运作水平。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由市财政在预算内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国家、省引导资金的配套,对列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市财政将安排相应配套资金和补贴。扩大市场化融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充分发挥政府资本投向的引导作用。放宽民间投资领域,拓宽民间投资渠道,保护民间投资权益。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放开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文化、卫生、旅游、体育等服务业,形成政府、社会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格局。建立项目储备和发布制度,每年选择一批辐射带动力强、产业链条长、对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项目,适时发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更多社会投资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逐步建立起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调控有力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创新融资方式,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完善贷款担保体系,推动银企合作,引导商业银行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积极向各类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及建设项目发放贷款。打造“信用郑州”,建立社会信用制度,逐步开展企业、机构、个人征信业务,在形成良好信用环境基础上,激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
(三)实施市场化战略,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
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推进现代服务业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和所有制垄断,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加入世贸协定和法律法规,允许国内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服务业领域。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国有服务业改革,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境外投资者参与服务业领域内国有企业改制,注入增量,盘活存量。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业。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职能。改变管理方式和范围,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为服务业的公平发展清除障碍。除少数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主办以外,其他服务业全部领域基本实现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经营。协调规范政府相关部门职能,避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提高管理效率。
(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主体,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多门类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培养一大批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结合服务业部门特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技能培训;积极实施“借脑工程”,采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引智策略,建立无国别、无地界、无身份区别的人才“绿色通道”,尤其对紧缺人才、高新技术学术带头人、重点项目关键人才,要给予充分的优惠条件招揽引进。
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和用人选拔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既有用武之地,又无后顾之忧。
(五)实施开放战略,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大力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引进和利用东部地区服务业先进管理方式,鼓励以多种形式参与郑州市企业改革与重组,加快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和业态更新。巩固我市在西部市场的传统优势,参与西部地区项目开发与建设,进一步提高郑州开拓西部市场的能力。
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牢牢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争取多引进基地型、龙头型、科技型的外资大项目,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和营销中心。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对商业、金融、保险、旅游、电信、贸易、教育、文化、卫生、中介服务等服务领域和城建、热力、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交等公用事业领域,也要在协议框架内尽快大胆开放。高标准、大手笔、大气度,积极吸引世界500强及著名跨国公司、国内大公司来郑投资。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项目的储备、包装和推介力度,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支持跨国、跨省、跨区域服务业公司的发展, 扩大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创新合作途径和方式,进一步拓宽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领域,逐步扩大高层次劳务输出比重。
建立与中原城市群及周边省市区的协调、协商机制,成立合作联席会议和若干项目专责小组,加大在资源、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整合与共享。重点加强与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构造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职能分工和产业协作体系,推动城市群产业的优化和区位提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实施形象战略,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
将郑州现代服务业推向崭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城市亲和力、向心力、吸引力,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优化城市环境。按规划加大郑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和中心城区的保护改造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改善郑州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优化政策环境。适时出台优惠的政策,降低门槛,创造服务业发展宽松环境;优化体制环境。强化依法行政,打造廉政、阳光的服务型政府,推行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创建有限、效能、优质的人性化机关;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切实保证人民和投资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建设“平安郑州”;优化舆论环境。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的立体舆论体系,积极发挥宣传媒体正确的导向作用,营造能干事、干成事的舆论氛围;优化信用环境。加快信用评价系统建设,建设“信用郑州”,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信用环境。
(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
进一步完善、加强全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工作,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健全协调机制,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研究解决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各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充实服务业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办公经费,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强化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统计指标和现代服务业统计制度,重点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职业教育等行业和领域的统计体系。建立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现代服务发展的监测工作,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