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纲要的通知

2020年07月20日14:27:37
发布部门: 山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晋政发[2006]1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现将《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五月二十三日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纲要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我省发展战略,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回顾和形势判断
一、“十五”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八大战略工程、六大支撑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效益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五年年均递增13%,高于预期目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总收入由194.6亿元增加到747亿元,五年翻了近两番。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省上下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取得了积极进展。大力实施“1311”、“5533”等调产规划,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不断加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所增强,特色农业产值比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等明显提高。工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传统优势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区域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等也发生了可喜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底,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320万千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86公里,人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实现了省会到地级市“三小时高速通达”,县际路网改造和乡村通油路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长治、运城、大同机场通航。万家寨引黄工程引水到太原。“十五”时期,是我省基础设施投资最多、成就最大的时期。
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行政机构和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粮食流通体制、农村税费改革等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与中部及周边其他省份的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与东部和西部的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利用外资水平稳步提高,富士康、松下、日立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我省,与德国北威州的战略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在全国排位明显前移。城市供水率、集中供热率、供气率明显提高,人居条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部分地区和重点城市环境质量有所好转。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继续推进,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较快发展,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公共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有所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时期的重大成就,是全省人民艰苦奋斗、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的结果。同时,国内外能源原材料的旺盛需求对我省经济增长及财政增收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山西仍然是欠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仍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特征依然明显。三次产业中,一产冷、二产热、三产慢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地位不稳,产业化、市场化、特色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四大行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0%以上,多元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大企业、大集团、经济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不足。
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尖锐,单位GDP能耗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6倍。单位GDP水耗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年采煤漏水超过10亿吨,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5个城市被列入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30个城市之中,前三名均为我省城市。不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改革开放严重滞后。全省国有企业、尤其是省级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基本还是国有独资或国有“一股独大”,国企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办社会职能步履维艰,困难国企破产重组推进缓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及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对外开放严重不足,外贸进出口占全国总量的0.4%,直接利用外资规模占全国总量的0.3%,在周边和中部省份均居末位。
经济社会、城市农村发展不够协调。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全省尚有122万人口未解决温饱。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薄弱,资源型城市转型任务艰巨。
三、“十一五”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也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
“十一五”时期,我省面临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国际国内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和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转移,将为我省以对外开放为突破口,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开辟广阔的空间。二是国家实施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安全战略,将为我省加快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三是国家推动中部崛起、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和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我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供难得的契机。四是全国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对我省新兴产业产生巨大的需求拉动。五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建设和谐社会,将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十一五”时期,也必须面对严峻的挑战。一是我省单一、偏重的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适应性较差,随着国内外能源原材料供求关系的变化,宏观经济存在大起大落的风险。二是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环境承载能力严重不足。三是社会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多,社会保障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健全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就业形势严峻,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可能拉大。四是改革进入攻坚时期,需要付出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越来越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来自东部地区和周边省份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形势,我们一定要客观冷静、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趋利避害;一定要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把握住加快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继续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致力求真务实的总体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进程,在培育优势产业、转变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晋和人才强省战略上实现新突破,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努力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二、主要目标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体现正确政绩观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人民生活五个方面,共44项指标,用于指导、评价全省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用于检查、考核各级、各部门工作。
“十一五”时期,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
1.经济增长类指标(11项)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力争更快一些。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中等水平以上,年均增长9.6%,尽力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外来直接投资增长率(境外、省外)达到20%,其中来自境外直接投资增长率达到25%。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地区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上涨幅度控制2-3%以内。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0亿公斤以上。
2.社会发展类指标(16项)
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控制在6‰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7%。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4%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80%。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或超过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公路密度达到50公里/百平方公里。每百人电话(固定+移动)拥有数达到78部。每千人计算机拥有量达到80台。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5人、病床数达到3.1张。每万人公共馆藏图书量达到4.5万册。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到1平方米。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年均下降2.5%,期末下降到0.8人/百万吨以下。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年均下降8.3%,期末下降35%。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3.科技进步类指标(4项)
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8.5项。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50%。
4.资源环境类指标(9项)
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6000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1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年均增加一个百分点,期末达到3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60%。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7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量下降40%,年均下降10%。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矿区煤炭资源回采率提高到60%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6%,期末共降2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耗水量年均下降8.3%,期末共降35%。
5.人民生活类指标(4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8%。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增长率,城镇年均13%以上,农村年均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6平方米。人口期望寿命达到72.5岁。

第三章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政府对“三农”的引导、服务和扶持方式,加快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力争到2010年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50%,全省20%的农村达到新农村标准。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优化区域布局,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方针,稳步推进和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在保证主要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重点实施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稳定粮食及大宗农产品生产,继续抓好以玉米、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
2.继续做大特色农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
提高特色农业产值比重。依托三大农业经济区域、十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先发展草食畜、干鲜果、蔬菜、小杂粮等四大特色产业及玉米、强筋小麦等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制种、中草药、水产和特种养殖等四大特色潜力产业。在全省形成乳品加工,皮毛加工,干鲜果和蔬菜加工,玉米、薯类和小杂粮加工,饲料、制醋和油脂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为重点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快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重点扶持草场改良、良种培育引进和动物检疫防疫体系建设。
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按照“突出特色、扶优扶强”的方针,选择具备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抓好100个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0个规模化农畜产品基地、10个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示范县、50个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批发市场及中介组织的建设。大力推广种养业生产、加工、储运、包装等标准化技术。到2010年,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0%以上。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继续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质量检测设施。完善农业重大有害生物预警控制体系,搞好四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重大病虫害应急控制能力。加强农业资源环境检测预警体系建设。
二、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千方百计开辟增收渠道,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1.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规模化生产。抓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建立完善农产品销售服务网络三个关键环节,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大力发展定单农业,规范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积极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2.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稳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农村劳动力每年新增转移30万人,到2010年从事第一产业人数下降至40%以下。坚持发展小城镇与劳务输出相结合、省内流动和省外输出相结合。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组织实施“双五百万”培训工程,探索多种培训补贴机制。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力争到2010年基本解决全省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举全省之力,支持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和连片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继续实施四大扶贫工程。以忻州、吕梁为重点,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扶贫和扶贫移民四大工程。每年选择一些重点贫困区域和一批重点贫困村集中扶持,实行整村推进。培植贫困地区主导产业,促进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鼓励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农民增加收入。每年对5万个特困农民开展扶贫移民。扶持贫困地区新上一批大的产业化项目。继续组织实施以工代赈,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增加贫困人口劳务收入。
积极筹措扶贫资金。提高扶贫资金和各类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扶贫资金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支出比例。加大税费改革后省财政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巩固温饱成果,防止和减少因病因灾返贫。引导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广泛开展社会捐助。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政策支持。
三、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为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全局发展创造条件。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继续完善农村路网结构,改善农村通行条件,全省有条件的建制村要全部通水泥(油)路、通班车,满足农村居民的出行需求。加大对东西两山和经济落后地区施工难、里程长、造价高路段的攻坚力度。
发展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建设农村小型水利。新建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到2010年,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以上,基本解决全省尚余约100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扩大集雨灌溉面积。
抓好村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搞好县域村庄布局和村庄整治建设规划。根据各地实际,分别抓好新村建设、旧村整治、古村镇保护、城中村改造、撤并村整理,引导村庄合并和人口聚集,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农村沼气用户达到20%以上。支持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加强农村通信、广播电视、市场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绿化和小流域治理,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2.扶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科学普及力度。组织实施科普惠农行动计划和科技入户工程,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改善农村中小学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切实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推广工作,确保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省农村居民。加快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特困户救助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建立农业保险基金。加强面向农村的科技、市场、信息服务。
3.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鼓励通过各种形式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土地征用听证制度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支持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逐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各级财政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各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完善对粮农的直接补贴机制,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积极探索以工补农、以煤补农的有效方式。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等涉农价费的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免征国家允许免征的所有涉农税。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增强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逐步实现城乡同电同价。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村执法水平。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四、坚持分类指导,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1.加强对县域经济的分类指导
各县(市、区)要发挥比较优势,把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和县乡财源建设结合起来,提高主导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坚持分类指导、梯次推进,鼓励和支持25个左右的经济强县(市、区)重点突破、率先发展,到2010年基本达到全面小康标准;鼓励和支持60个左右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县(市、区)发挥优势、争先发展,到2010年基本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鼓励和支持3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努力追赶、加快发展,到2010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并向小康迈进。
2.创新对县域经济的支持方式
围绕强县、富民两大目标,从土地、财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选择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县(市、区),进行扩大县级管理权限试点,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与县(市、区)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多渠道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提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

第四章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
顺应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出一条适应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利于产业和人口聚集的特色城镇化道路。力争到2010年,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
一、完善城镇体系,优化空间布局
按照“中心集聚,轴线拓展,外围协作,分区组织”的思路,构建“叶脉型”城镇布局框架。优先发展省域和区域中心城市,择优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到2010年,初步形成规模结构适宜、空间布局合理、分工联系密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框架。
1.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
强化“省会意识”,加快太原市城市空间扩张和功能提升,提高聚集和辐射能力,力争建成中西部经济强市和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尽快实现太原市与晋中市榆次区在公交、电信、金融等领域的“同城化”。构建以太榆为中心,以周边城镇为依托的“一小时经济圈”。建立城市间的协商协作机制,加大体制创新和资源整合力度,强化城市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功能分工,推动覆盖晋中、阳泉、忻州、吕梁等市的太原都市圈快速发展。
2.推动城市经济区发展
发展晋北、晋南、晋东南三大城市经济区。统筹编制和实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积极引导山西城市经济区发展。依托大同至运城、太原至晋城等高速公路逐步形成晋北、晋南、晋东南三大城市经济区。
明确三大城市经济区发展定位。要依托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和历史文化底蕴,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区域性发展极。以大同、朔州为龙头的晋北城市经济区要加速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建成国内清洁能源产业基地。以长治、晋城为龙头的晋东南城市经济区要壮大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加快与中原城市经济区的融合。以运城、临汾、侯马为龙头的晋南城市经济区要有效整合城市资源,塑造城镇群体优势。
培育一批区域城镇组群。依托大运等城镇轴带,加快培育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镇组群和介孝汾、忻定原、离柳中等城镇组群,统筹组群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布局,优化区域布局,实现共同发展。
3.积极发展小城镇,择优搞好县城与中心镇建设
要按照“重点突破、择优扶持、突出特色、提升品质”的原则,沿我省主要交通干线,重点培育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县城与中心镇。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经济繁荣、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有较强吸引带动能力的重点镇。结合产业发展、市场建设和社会化服务,完善城镇职能,提高产业和人口的聚集规模,积极促进城郊型、工矿型、旅游型、交通商贸型城镇发展。加快县城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有较强经济辐射能力的县域增长极。择优选择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小城市。
二、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强化城市聚集辐射功能
立足城镇的功能定位,突出城市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景观特色,合理布局相关产业,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形成富有活力的产业体系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体系。
1.提高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
太原等中心城市要用好国家振兴中部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型经济转型,成为全省科教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大中城市要统筹规划和发展多层次的功能区,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组改造传统工业,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压缩和退出污染大、占地多、有碍城市景观及与城市功能不相符的传统工业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2.加快工矿型城市转型发展
资源型城市要因地制宜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资源枯竭城市要实行产业置换替代转型,重点培育煤炭深加工、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型主导产业的发展。中后期发展阶段的工矿城市,要实行产业并行转型,同步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新兴主导产业培育。新型工矿城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实行产业规避转型策略,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与综合利用率,防止资源破坏和生态污染。
3.坚持发展产业园区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
积极培育产业开发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并向城镇合理集聚。依托优势产业,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和规划的产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落户,实现集约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重点发展原材料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其他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发展生活服务业。增强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引导乡镇企业在小城市和小城镇集中布局。
三、重视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公共服务
加快大中城市改造建设步伐,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1.抓紧编修城市规划
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全省城市及县城的建设规划,严格按规划改造旧城区、建设新城区。城市规划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时代特色,体现科学性、艺术性和人文关怀。分期分批规划建设若干亮点片区和精品建筑,注重“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注重城市生态建设,注重塑造城市品牌。
2.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重视道路主骨架建设,加强路网和停车场建设。合理确定区域性交通节点。坚持公交优先原则,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进一步加强城镇水、电、气、热供应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加快建设城镇绿色屏障,构建城镇永久性绿地系统。积极推进城市资本运营,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领域。统筹安排城市经济区和城镇组群内部的大型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加强工矿型城市矿区治理,五年内完成棚户区改造。
3.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体系
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化手段提供城镇公共服务。强化城镇科技创新功能,搞好中心城市的科技开发和推广,加快小城市和小城镇科技服务的普及工作。合理布局城镇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文化、体育、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设施。加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功能。
4.实行城市经营
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鼓励社会各方投入,引入竞争机制,集聚和重组城市资本。重视经营城市土地,健全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招标拍卖制度,城镇建设用地纳入市场化配置轨道。经营好城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冠名权、广告权等延伸性资源。盘活城市基础设施资产,尽快形成投资、经营、回收、建设的良性运行机制。
5.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
打破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初步建立符合省情的新型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资源,优先安排重点发展地区和中心城市建设用地。制定进城农民宅基地异地置换政策和乡镇企业进入工业园区的土地置换政策,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土地置换调整机制。改革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形成农村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进入城市的体制。加快“城中村”农民向城镇社区居民的整体转制步伐。统筹城乡交通管理,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快城镇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改革,凡取得城镇户籍的居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打破城镇之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推进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一体化。

第五章 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为方向,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以七大优势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继续发展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产业;发展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山西优势的化学和医药产业;发展新型材料产业;发展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七大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主要依赖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转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加快信息技术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企业产品设计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关键设备数字化、管理控制一体化、资源配置科学化、经营管理协同化、销售服务网络化。大力推进以煤、焦、钢铁等大宗产品为主的电子商务,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区域和行业现代物流信息化系统。实施信息化“7100工程”,重点扶持七大优势产业领域100个左右的信息化示范项目。
2.以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型技术创新体系。重点研究开发七大优势产业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加工转化方面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促进形成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推进国家和省级工程中心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形成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工作平台,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推进上大关小、以新换旧。
3.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产业升级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着力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重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处于中试阶段、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积极扶持新材料、新能源、信息产品和先进制造等具有竞争优势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培育高新技术服务市场主体,推动电信业技术升级,发展网络信息和专业咨询服务业。加强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完善技术研发和技术交流平台,提高园区的企业孵化能力。
4.以名牌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
建立和完善我省实施名牌战略的运行机制和名牌创新发展保障支撑体系,发挥名优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我省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加强质量诚信建设,完善企业标准、计量、质量体系,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质量创新。落实名牌扶持政策,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强化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重点培育80个山西标志性名牌、30个中国名牌和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名牌产品。
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
1.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通过营造发展环境、整合配置资源,着力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主业集中、管理规范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带动我省产业优化升级的主导力量。引导推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重组联合、资本运作等途径和方式,迅速发展,做大做强。全省重点抓好三个方阵:到2010年,在第一方阵中,销售收入达300-50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5-9家,第二方阵中,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20-25家,第三方阵中,销售收入达50亿元的企业30-40家。
2.积极发展产业集群
以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为依托,按照新、特、精、群等条件,鼓励资源消耗低、成长性强、市场前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发展壮大。加强对产业集群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集群内部建立规范的分工合作机制,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集群方向整合,形成有序竞争、互利互补格局。积极协调组建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服务。
3.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引导各区域发展特色产业,开展互利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加快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同业聚集园区、循环经济园区发展,重点规划建设一批产值在百亿元以上的精品工业园,支持发展一批综合工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用平台,提高资源共享水平。
三、抓住大调整大转移的机遇,加快服务业发展
从战略高度出发,抓住国内外服务业大调整大转移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筑高增值、多层次、广就业、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1.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商贸、旅游、餐饮、住宿、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就业容量大、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在这些产业领域,要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努力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在大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多种功能的专业批发市场和物流园区,集购物、饮食、旅游为一体的大型购物城和高水平的商业步行街和超级市场。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重视运用信息等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和提升。积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引导城市商贸流通网络向农村延伸,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销售服务网络。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以物流、金融、科技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知识密集、支撑作用明显的现代服务业。鼓励发展工程咨询、高新科技、资产评估、法律、会计、审计、质量认证等准入门槛高、专业技术强的知识密集型中介机构。积极发展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社区服务、公用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
3.推广新型服务业态,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
适应国际服务业发展趋势,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和网上销售等现代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和跨国公司以各种形式投资我省服务业。规范服务价格和收费,加快建立符合服务业特点的价格形成机制,减少服务产品的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加快制定和修订物流、金融、电信、运输、旅游、商贸、餐饮等国家或行业标准,提高服务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鼓励消费者通过法律渠道维护权益。加大政府对服务业的投入和引导,加强对中小服务企业的金融支持。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尽力而为、优化网络、提高水平的原则,实现基础设施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转变,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体制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1.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
统筹交通运输网络建设。通过增量的快速扩张和存量的升级优化,形成布局协调、能力充分、优势互补、衔接顺畅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运输枢纽。提高运输组织和服务水平,降低运输在产成品中的费用开支,优化黑白比、客货比结构,初步形成运输方式多样,点线面衔接,集疏运配套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
加快铁路建设。建成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朔准铁路、北同蒲韩家岭至原平等新线;完成大秦线、南北同蒲、太焦线、邯长线等扩能改造,构建北、中、南三大铁路运输通道,建设太原、大同、侯马北枢纽联络线工程,完善与国铁相配套的地方铁路、铁路专用线及大型煤炭集运站建设,积极推进中南部铁路出海大通道建设。
完善公路网络。继续加大高速公路建设,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00余公里,先期建成人字骨架、五横五环的骨架网络。改造干线公路5000公里,重点建设以运煤通道为主的经济干线、沿黄公路、旅游公路,优化路网结构,提升路网循环功能。加大落后地区和农村交通的建设力度,缩小地区间交通发展差距。新改建农村公里总里程5万公里以上。继续加强公路养护工作,提高公路完好率。
推进民航机场建设。太原机场改造为4E级国际机场,提升运城、大同、长治机场的综合保障功能,完善各航线网络结构,提高通航能力。积极推进五台山支线机场建设。
2.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供水能力。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境内水资源及黄河干流水源。建成张峰、横泉等大中型水利工程,适时开工建设万家寨引黄北干、坪上、恋思等骨干调蓄工程。努力做好加快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吴家庄、柏叶口、松塔等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建设城市污水回用工程、建筑中水道和矿井水采供结合示范工程。建设人工增雨系统。到2010年,年供水能力达到75亿立方米。
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加强水库安全鉴定、除险加固和防汛工作。加快河流综合治理。到2010年,全省主要河流干流堤防达标率提高到50%,城市防洪标准得到提高。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水平,降低气象灾害损失。
理顺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推进水务一体化进程。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水利投融资体制。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建管结合、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切实发挥工程效益。
3.积极推进数字山西建设
继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抓好卫星广播电视应用、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有线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第三代移动通讯网络及农村通信设施建设,促进电信、广电、计算机三网融合。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进科教文卫、人口社会保障、财税审计、政法公安、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抓好基础测绘、国土资源和生态环保等公共信息资源建设,加快遥测、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加大地质勘探工作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矿产资源保障。积极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加强重点信息系统建设,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加强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确保信息安全。

第六章 培育优势产业,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在七大优势产业领域中,继续发展基础好、贡献大、在全国具有较大优势的传统支柱产业,同时,积极培育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支柱产业,夯实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
一、继续做强做优煤炭工业
围绕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素质,延伸产业链,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1.加强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
保持煤炭产量适度增长。严格控制新建矿井,到2010年,全省煤炭总量控制在7-7.5亿吨,其中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产量分别达到2.8亿吨、1.15亿吨和1.9亿吨,形成两个亿吨级和1-3个5000万吨级以上生产能力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打好煤炭资源整合“三大战役”。改变煤炭行业“多、小、散、乱”的格局。坚决关闭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区的矿井。按资源有偿使用和关小、改中、上大的思路整合煤炭资源,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继续集中打好“三大战役”;清理并依法坚决关闭非法开采的小煤矿;在重点产煤县强制淘汰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矿井;扶持发展一批现代化的大型煤矿和煤炭企业,新上一批煤炭资源深加工项目。到2010年,全省煤矿总数控制在2500个以内,30万吨以上矿井产量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
提高煤炭洗选率和资源转化率。大型矿井要配套建设洗(选)煤厂,中小煤矿要建设区域煤炭加工配送中心,到2010年,全省煤炭洗选比例达到70%以上。加快建设一批煤炭转化项目,新增煤炭产量加工转化率提高到40%以上。
提高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煤炭工业装备水平。到2010年,全省煤炭企业全部实现正规开采,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50%以上,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矿井采区回采率分别达到85%、80%、75%以上。综合开发利用矿井水、洗中煤、煤矸石以及其他共伴生资源。鼓励各类企业对煤层气进行多种方式的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建设沁水、河东煤田煤层气项目,支持建设瓦斯抽放系统和输气管网。到2010年,全省煤层气开采规模达到60亿立方米。
2.支持煤炭企业和矿区全面发展
加快发展非煤产业。鼓励企业依托大型矿区建设坑口电站、煤化工项目,实现煤炭与电力、冶金、建材、化工、机械、运输等相关产业的资本融合,联合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非煤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达到30%以上。依托煤炭生产积极发展各类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完善煤矿转产援助机制,建立转产工业园,继续支持资源枯竭的矿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支持矿区协调发展。理顺煤炭管理体制,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大力支持矿区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深度城镇化。结合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大各级政府对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在税收、铁路运输、资源勘探、煤层气开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深化企业改革,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以改善医疗、教育、居住条件为重点,不断提高矿区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深化整合焦化工业
坚持控制产能、淘汰落后、回收化产、保护环境,确保焦化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1.控制焦炭总量,优化产业布局
继续加强焦炭总量控制。继续加强对焦化产业的清理整顿,不再新增焦炭产能,不再审批新的焦炭项目,关闭取缔所有改良焦、小机焦以及不符合产业布局、不具备化产回收和污染防治设施的焦化项目。5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4000万吨以上,全省焦炭产量控制在8000万吨以内。
优化焦化生产布局。主要依托吕梁、临汾两大焦化基地,建设孝义、汾阳、洪洞、清徐、河津、介休、灵石、潞城八大焦化工业区,培育规范30个左右产焦百万吨、产值超10亿元的焦化企业。
2.推进化产回收和环境保护
加大化产回收。支持焦化企业建设一批化产回收和热能利用项目,发展化产深加工。鼓励化产生产规模化,焦油加工装置单套规模不小于15万。粗苯精制装置采用催化加氢萃取工艺,单套规模不小于10万吨。到2010年,全省年回收煤焦油300万吨,回收利用焦炉煤气200亿立方米,回收粗苯100万吨。
加强污染防治。推动所有焦化企业建成废水净化、废气净化、废渣综合治理等环保设施并投入运行,实现“三废”排放全部达标、化产全部回收、焦炉煤气零排放。全行业减排苯丙芘7.9万公斤、可吸收颗粒物18.9万吨、二氧化硫8.5万吨。
3.加强政策引导和营销体制创新
整合山西焦化工业,形成一批煤焦化产业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建立健全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形成环保监测、信息公开、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政府查处的环境监管机制。组建具有国际石油“欧佩克”性质的山西焦炭商会,平衡产量和输出量,调控国内、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积极筹建辐射全球市场的煤焦期货交易中心。
三、加快发展电力工业
充分发挥我省煤炭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合理安排电力项目,满足省内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扩大外输电规模,建设节约型和环保型电力工业。
1.搞好电力规划和布局
以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实现电力适度超前发展。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山西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电力生产和输出大省。到2010年,全省总装机容量达到5500万千瓦。
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在近煤富水地区建设一批大型坑口电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在煤矸石、洗中煤、煤层气(瓦斯)、煤气富集地区积极适度建设一批综合利用的发电项目。加快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增强电网调峰能力。适时开工建设黄河干流龙口等水电站。在雁门关外、吕梁山区、太行山区等风力资源丰富地区尽早建设风电项目。新上电厂,优先安排具备条件的山区贫困县。结合煤矸石综合利用,在11个地级市及部分10万人口以上城市建设一批热(冷)电多联产机组,取代高耗能、高污染的分散采暖小锅炉。
扩大外送电规模和范围。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一批晋电外送项目。加快推进在建项目,适时开工一批新项目,扩大向华北、华东、华中送电规模。
高度重视电网建设。完善省内主干电网和终端供电网,新上一批第二回和第三回500千伏线路,提高电力的安全输送和负荷的可靠用电水平。搞好晋电外送通道建设,全力支持建设晋东南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电网网损率降到1.2%以下。
2.加快电力新型化改造
坚持上大关小。重点发展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环保型、节水型机组。依法关闭总量300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为大机组发展置换容量、环境空间。
加快节能降耗减污。加快技术改造,全省供电煤耗降到365克标准煤以下。新建发电机组采用中水、矿井水比例达到80%以上,全行业二氧化硫、烟尘年排放量分别控制在49万吨、26万吨以下,每年排放的粉煤灰全部利用,废水零排放。现有火电厂必须限期建成环保设施,积极推进湿冷机组的空冷改造。新建发电项目,必须同步建设环保设施,采用空冷机组。支持煤电联合,降低发电成本。
四、优化冶金工业结构
围绕产业升级,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延伸加工,实施清洁生产,发展集群经济,建设集约化新型冶金工业。
1.提升钢铁产品结构
合理调控钢铁产能,提高产品档次。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控制生铁、普钢生产总量。到2010年,全省钢产能保持在2800万吨。优化钢种结构,扩大硅钢、新型建筑结构钢、优质合结钢、汽车用钢等品种。
重点支持太钢发展。加快优质主焦煤资源和铁矿资源向太钢集中,支持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项目,推进临钢迁建吕梁,建设大型联合钢厂,将其打造成全球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依托太原不锈钢工业园区,加快不锈钢制品上规模、上档次。
2.建设铝镁等工业基地
充分发挥铝土矿资源优势,依托优势企业,建设晋西北等氧化铝、电解铝项目,使山西成为国家重要的铝工业基地之一。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行业自律,规范镁工业发展。大力推进铝、镁深加工,支持在河津、运城、阳泉、太原创办铝材工业园,在运城、大同、太原建设镁合金及深加工项目集聚区。继续发展铜、锌等冶炼及深加工项目。到2010年,全省氧化铝产能达到550万吨,电解铝产能100万吨,铝深加工产品60万吨,原镁产能50万吨,镁合金产能30万吨,镁合金及深加工产品10万吨,精铜产能20万吨,锌合金及深加工产品10万吨。
3.提高冶金工业整体竞争力
优化冶金工业区域布局,关小上大,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向工业园区集中。通过资产重组,鼓励冶金与煤、电、焦联合发展,加快上下游产业融合。制定严格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引导企业加快内部改造,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支持冶金企业建设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能耗物耗达标,废气排放显著下降,废水全部闭路循环,固体废弃物全部综合利用。支持冶金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与省内外优势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提高国际竞争力。
五、大力发展煤化工业
抓住市场机遇,依托煤焦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大型化工企业,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煤化工产业集群,打造煤化工特色品牌,实现山西由煤炭大省向煤化工大省的转变。
1.建设煤化工大省
把山西煤化工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稳步提高煤化工增长速度和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进一步完善煤化工的技术路径和产业模式,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和一批国家级煤化工技术研发中心,使山西成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煤化工基地。力争到2010年,在全省形成450万吨甲醇、200万吨聚氯乙烯、160万吨苯精制及下游产品、2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1000万吨尿素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潞安集团煤基合成油示范厂建设,支持晋城无烟煤集团引进国际成熟技术建设煤基合成油项目,适时推进百万吨级大型生产装置建设。
2.新上一批煤化工项目
优化煤化工布局。根据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建设晋城煤化工基地,丰喜、原平、洪洞、潞城等煤化工经济区,汾阳、孝义、交城、口泉、榆社、介休煤化工工业园,发展各具特色的煤化工产品。煤化工园区布局要考虑所在地的环境容量,远离大中城市、人口密集区和水资源保护区。积极引导新建煤化工项目进入园区发展。
高起点发展。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严格规模、技术标准,切实防治环境污染。鼓励发展醛类、醋酸、二甲醚、1,4丁二醇、聚乙烯醇、苯胺、MDA、己二酸、改质沥青、延迟焦、针状焦、复合肥等醇炔苯肥油下游深加工产品。
3.打造煤化工发展的政策平台
建立财政性基金,重点支持煤化工项目的贴息贷款和技术引进。采取有偿定向出让煤田和允许建设热电联产自备电厂等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支持企业优先利用焦炉煤气和劣质煤发展煤化工。鼓励发展煤焦化、煤电化、煤冶化等产业链,做到原料产品互联、能量统筹利用、三废集中治理。大力扶持精细化工发展,提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六、振兴装备制造业
按照整合资源、联合协作、规模经营、创造名牌的思路,重点发展规模效应突出、带动性强的整机产品,积极发展资源深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快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
1.整合提升装备制造业
重点建设两大产业基地。整合省内汽车生产资源,建设重载车、特种车和专用车生产基地。抓住省内外市场需求,立足现有产业和技术实力,加快建设以太重为龙头的煤炭机械成套设备生产基地。依托现有平台和基础,多方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省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的联合,实现整车和煤机成套设备的大突破。
发展优势产品,培育产业集群。立足我省机械制造基础,大力发展重型机械、铁路机械、纺织机械、基础机械、电子信息产品五个方面的优势产品,提高市场品牌和占有率。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引进消化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培育铸件、锻件、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铝镁合金压铸件深加工等方面的产业集群,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
打造一批优势企业。运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机械制造业,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改体制、转机制,重组联合,推进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结合、国有企业同民营企业结合,促进优势资产向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流动。
2.扶持装备制造业发展
抓紧制定出台振兴山西装备制造业的有关地方性法规和扶持政策,加大对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向装备制造业聚集。建立军地合作机制,寓军于民,推动军工企业发展民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向我省延伸。优化产业布局,把太原、大同、运城、长治等市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制造业基地。
七、加快发展材料工业
材料工业要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注重综合利用,扩大市场份额。
1.调整水泥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
加快淘汰水泥立窑生产设备和工艺,发展回转窑干法生产,综合利用钢渣、镁渣、电石渣、粉煤灰生产水泥。调整水泥品种结构,鼓励发展高标号特种水泥。
2.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以承重类产品为主攻方向,在粉煤灰、煤矸石富集区和城市周边发展新墙材生产项目。发展低辐射中空玻璃、聚苯板等保温节能材料。进一步扩大“禁实”范围,征收墙改基金,推行强制性建筑节能体系,完善新墙材应用技术规程,推进新墙材尽快进入建筑市场。力争到2010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比重达到50%以上。
3.培育各具特色的其他材料生产基地
新型耐火材料以优质高效材料为方向,重点建设阳泉耐火材料工业园。新型陶瓷材料以优质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和开发结构陶瓷、功能陶瓷为方向,重点建设阳城、朔州陶瓷工业园。钕铁硼磁性材料要提高产品档次,重点建设运城、太原、阳泉磁材基地。高岭土材料以高档煅烧硬质高岭土及深加工产品为方向,加快现有企业技改扩建。纳米材料以产品应用为方向,重点建设纳米粉体材料和功能材料生产项目。新型纤维材料行业重点发展医用止血纤维、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和再生蛋白质纤维系列产品、大麻纤维。
4.支持和引导新材料产业发展
认真落实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有关优惠政策,促进新材料推广应用。加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尽快组建行业协会,形成行业技术研发和市场竞争协调机制。
八、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要明显超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要相当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0%,把山西打造成中西部旅游经济强省。
1.优化旅游空间布局
根据全省旅游资源禀赋和交通网络,建设太原、大同、运城三个旅游中心城市经济圈;大运高速公路、沿黄河、太行山三条旅游经济带;佛教古建游、晋商文化游、晋南寻根觅祖文化游、沿黄风情游、晋东南太行风情游、太行吕梁红色旅游等六条旅游精品线路;整合核心景区周边资源形成十大旅游经济园区。加快建设一批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产业集群、重点旅游特色县。
2.大力开拓旅游市场
强化“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主题形象,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形成立体多彩的山西旅游形象体系。借助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开发跨区域旅游线路,促进资源共享,市场共推,利益共赢。搞好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挖掘人脉关系、经济联系、文化渊源,深化发展国内旅游。活跃省内旅游,倡导山西人游山西,加快推广自然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3.完善旅游要素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综合建设“行、住、食、游、购、娱”六要素和卫生安全、信息等新兴旅游要素,推动旅游服务提升标准、上档次。各市都要开展创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优化旅游环境。完善旅游景区交通设施。加快重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的星级宾馆建设,发展特色住宿设施。突出晋食特色,满足游客餐饮多样化需求。规范旅游购物市场,发展传统手工业、民间工艺美术等特色旅游商品,不断推出地方艺术精品。加快完善旅游安全系统、环境卫生系统、信息与金融系统,提升我省旅游业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
4.支持旅游业发展
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加快旅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调整旅行社结构,形成新的业态和经营模式。集中筛选和包装一批特色旅游产品,以转让经营权的方式向社会招商。分离景区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实现分类管理。推广特许经营制度,转变景区管理运营模式。鼓励煤焦企业转型投资发展旅游业。鼓励全国和世界旅游企业到山西开办分支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从旅游门票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等办法,建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旅游宣传促销、人才培养引进、基础设施建设。
九、积极壮大医药产业
发挥资源和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创优品牌、仿研结合、做强园区,进一步提高我省医药产业整体素质。
1.调整医药产品结构
扩大名牌产品和大品种产品的生产。在化学药品领域,加强原创药物研发和传统药物剂型改造,加快新型药物制剂的生产和开发。在中药和天然药物领域,建立系列成套的技术标准和鉴定评价体系,推进先进制剂技术与辅料的应用,加快新型中药开发和品牌产品技术改造,扩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在生物制药领域,开发生产一批新型生物制剂和疫苗。
2.优化医药产业布局
积极推进资源整合,扶持几个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和集团,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壮大大同、太原、晋中、运城、长治、侯马六大医药产业集群。加强医药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快捷高效的医药流通网络。
3.改善医药产业发展环境
在企业自主定价、医保药品目录制订、中药材种植等方面实行优惠扶持政策。建立新药研发基金和产业发展奖励基金,鼓励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积极组织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医院和企业,共同搭建产业发展公共平台。推进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平台建设,建立新药临床试验研发基地。支持企业与国际标准对接,提升管理水平。
十、加快发展物流、会展和文化产业
1.壮大现代物流业
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依托,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物流设施、物流装备,将山西建设成为面向华北、辐射全国的区域物流基地。依托公路主枢纽,建设太原武宿物流园区,建设大同、侯马两个物流中心,在高速公路沿线建设一批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以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和现代物流企业。实施专业物流带动综合物流的战略,以煤炭专业物流建设为突破口,发挥太原煤炭交易市场功能,建设全国性煤炭交易中心市场,探索煤焦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煤焦物流企业。支持工商企业与运输、仓储、邮政等企业的联合重组。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加快山西CA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中心建设。
2.培育会展业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力争使我省会展业发展有大的突破。规划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会展场馆,尽快在太原建设中部领先、国内一流的会展中心。突出山西特色,发展煤炭、焦炭、重型机械设备、不锈钢及其制品、新材料等全国专业性会展业。以太原国际面食节为依托设立传统饮食展和土特产品展。
3.发展文化产业
加快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力争到2010年,把山西基本建成中西部文化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