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2020年07月20日19:58:38
发布部门: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郑政[2006]1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06年3月2日经郑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四月三十日
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2006--2010年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为阐明全市发展的战略意图,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根据《中共郑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编制《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本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目标和任务
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经验,客观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发展任务、实现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
第一节  规划背景
一、'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突出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2004年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位居第23位,比2003年前移5位。'十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2005年达到16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000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151亿元,年均增长24.9%。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3116亿元,年均增长20.7%,贷款余额2428亿元,年均增长21.2%,城乡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436亿元,比'九五'末净增870亿元,年均增长20.5%。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5.7:49.2:45.1调整为4.4:52.9:42.7。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69.7亿元,工业经济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5.2亿元,年均增长12.7%,会展、物流、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龙头企业发展较快,特色养殖小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39.5%。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7亿元,年均增长24.4%。建成了一批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薄弱环节明显加强。新增高速公路190公里;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90.3万千瓦,煤炭产量增加4387万吨;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3千公顷、旱涝保收田16.7千公顷、集雨灌溉水窖4万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供热面积230万平方米;建成区新增绿地3310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1.8%。
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强力推进郑东新区建设,加大老城区的改造和保护力度,新区'三年出形象'和中心城区'三年一大变'的目标基本实现。卫星城市及重点镇建设速度加快,综合功能进一步提高。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59.2%。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投资、交通、农村税费、粮食流通、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五年累计完成企业改制422家。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东引西进取得实质性进展。五年累计吸引外资11.3亿美元,新增外资企业457家。2005年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02亿元。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0.5%,普通高校及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41.7万人和27.6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五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5932.3万人,旅游总收入595.1亿元。全市医疗床位数达到2.96万张。享受城乡低保困难群众达10.8万人。巩义、新郑两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成功经验。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74元,年均分别增长13.5%、10.4%。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45.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五年累计解决西部山区饮水困难30万人。
经过'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站在了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专栏1  '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十五'计划目标 '十五'计划完成
2005年目标 年均增长(%) 2005年完成 年均增长(%)
1 生产总值(当年价,亿元) 1180-1223 10-11 1650 13.6
2 人均生产总值(当年价,元) 17366 - 23000以上 11.3
3 三次产业结构(%) 4.1:45.6:50.3 4.4:52.9:42.7
4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67.6 8 151 24.9
5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万人) - - 45.8 -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56 10 706.7 13.1
7 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 50 - 53 -
8 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700(累计) 14 2607(累计) 24.4
9 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 - 6251 -
10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 - 360 -
11 发电装机总容量(万千瓦) - - 345 17.3
12 中心城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9 - 100 -
13 中心城区城市气化率(%) 93 - 93 -
14 城市绿化覆盖率(%) 35 - 34.8 -
15 城镇化率(%) 45 - 59.2 -
16 中心城区面积(平方公里) 180-200 - 262 14.5
17 年末总人口(万人) 700-716 1.5 716 1.5
18 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万人) 230-250 - 348 3.7
19 人口自然增长率(‰) 8以下 - 4.2 -
20 郑东新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6-10 - 30 -
21 市属及以下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1.85(累计7.83) 9 7.6(累计18.1) 43.8
22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亿美元) 11(累计) 10 11.3(累计) -
23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50 - 50 -
24 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 - - 30 -
25 城镇登记失业率(%) 4以下 - 3.0 -
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720 8 10640 13.5
2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4084 7 4774 10.4
注:1.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为当年价,年均增速按可比价计算;2.人口自然增长率,'十五'前四年分别为5.58‰、4.03‰、3.8‰、4.19‰;3.城镇登记失业率,'十五'前四年分别为2.118%、2.161%、2.723%、2.82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当年价。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市参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分工,发展开放型经济。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中原崛起看郑州',提高郑州'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要求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集聚辐射能力不断提升,科教和文化优势不断增强。随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推进,我市具备了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条件和环境。'十一五'时期是经济结构、区域格局、利益关系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压力加大,国内外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保持快速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协调社会利益等任务相当艰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第二节  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促进全市统筹协调发展,为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市委《建议》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指导原则和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市委《建议》,'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郑、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生态郑州、平安郑州、和谐郑州,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城市和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保持较快的投资增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过'十一五'或更长时间的努力,综合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序中位次不断前移,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不断提高。
专栏2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指标名称 2005年完成 2010年目标 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1 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亿元) 1650 3040 13 预期性
2 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元) 23000以上 39000 11.3 预期性
3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151 300 15 预期性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20(累计2607) 1800(累计6730) 17 预期性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06.7 1300 13 预期性
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4 103 - 预期性
7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万人) - 60 - 预期性
8 五年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 - 50 - 预期性
9 城镇登记失业率(%) 3.0 4.5 - 预期性
10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 4.4:52.9:42.7 3.5:52:44.5 - 预期性
11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 31:32:37 22:36:42 - 预期性
12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 53 68 - 预期性
1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569.7 1200 16 预期性
14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 8 - 预期性
15 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 39.5 50 - 预期性
16 城镇化率(%) 59.2 65 - 预期性
17 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 0.9 1.7 - 预期性
18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0 55 - 预期性
19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98.6 102.8 - 约束性
20 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78.6 78.8 - 约束性
2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47 60 - 约束性
2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覆盖率(%) 25 100 - 约束性
23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262 350 6 预期性
24 年末总人口(万人) 716 783 1.8 约束性
25 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万人) 348 420 3.8 约束性
26 人口自然增长率(‰) 4.2 6 - 约束性
27 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8.2 10 - 约束性
28 中心城区建成区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 12.5 13 - 约束性
29 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平方米) 9 10 - 约束性
30 中心城区城市热化率(%) 25 50 - 预期性
31 中心城区城市气化率(%) 93 93 - 预期性
32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 1.401 1.12 五年下降20% 约束性
33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 30 - 约束性
34 中心城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65 80 - 预期性
35 中心城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 预期性
36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4.6 65 - 预期性
37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 - 10 - 约束性
38 全年空气好于II级以上天数所占比例(%) 82.2 83 - 约束性
39 森林覆盖率(%) 25 35 - 约束性
40 市属及以下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1 28 - 预期性
41 市属及以下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7.6 18 20 预期性
42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3.4 8.5(累计30) 20 预期性
4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价格,元) 10640 15630 8 预期性
4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价格,元) 4774 7010 8 预期性
注:规划指标的属性预期性指标,体现政府战略意图,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努力实现;约束性指标,主要通过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完成。
第三节  战略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
--加快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发展,发挥商贸优势,带动现代农业,保持国民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实现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
--加快经济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二、三产业竞争力,提高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强力推进郑东新区建设,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卫星城建设,促进小城镇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更好地服务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新农村规划和试点工作,实现建立新机制、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家园的目标。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科教兴郑和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和规范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改善自主创新环境,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实用型人才。
--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深化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再造发展内在活力和优势。加快开放步伐,构筑对外开放和东引西进平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全市人民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
--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实施一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骨干工程,建成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交通、能源、信息等重大项目,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加强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第二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继续实施战略性调整,推动工业结构转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年均递增13%。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
一、电子信息产业
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加快开发生产通信设备、计算机及零部件、集成电路及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及其他电子专用设备和家用视听设备,形成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和软件产业园区。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河南科技市场等,加快信息产业化项目建设,培育一批IT行业骨干企业。
二、新材料产业
在优势明显的超硬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加快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发新产品,发展新型材料和精深加工,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专业化、集群化'特色。重点开发生产多品种、系列化的高档金刚石制品,进一步完善超硬材料、制品、原辅材料、专用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组成的产业链条,形成一批特色名牌产品。
三、生物工程及制药产业
以医药、工业和农业三大生物技术为重点,培育郑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为重点,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开发一批新药产品,形成生物技术部分领域的研发优势与规模效益。
专栏3  高新技术产业重大专项? 电子信息产品。重点发展数字视听产品、电子仪器仪表、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信息安全、税控机、计算机整机等产品。加快集成电路、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领域的软件建设。? 新材料。大力发展高档陶瓷、耐火、有机高分子、精细化工、超细粉体等材料,加快纳米、铝合金预拉伸板、铝基板复合、精密冷轧带钢等新材料产品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生物医药。促进生物基因、生物血液、现代中药等现代医药制品的发展,加强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轻工业、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发新型生物化工产品。积极推动新型检测、诊断试剂和智能化诊断系统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新兴领域。积极支持光机电、环保装置、节能产品等有一定技术优势的领域加速产业化,培育科技产业新的增长点。
第二节  优势产业
一、汽车工业
依托龙头企业,推动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突出整车发展优势,带动零部件升级。重点支持整车企业开发高中档客车、环保低板、阔体公交车及高档客车底盘。发挥高中档皮卡、多功能运动车(SUV)的生产优势,大力开发生产厢式客(货)车、新型无氟冷藏车、高速公路清扫车等改装和专用车,加快发展汽车电子、门锁、座椅、轮胎等高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到2010年,全市汽车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440亿元,年均递增30%。
二、装备制造业
加大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力度,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档次。推进机械工业的集群化和信息化,实现传统机械工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转变。大力开发新产品,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构建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到2010年,力争实现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1200亿元,年均递增27%。
三、铝工业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努力把郑州培育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铝工业基地。集约发展氧化铝,加快技术创新改造步伐。推动电解铝行业整合。加快发展铝精深加工,重点发展高精度板带材、特种合金板材、工业型材和建筑型材。引导铝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延长产业链条。到2010年,全市铝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10亿元,年均递增17%。
四、食品工业
坚持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和集约发展,推动食品工业结构升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高档化、营养化生产,增强食品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强做精面制品、肉制品,延伸淀粉精加工产业链,培育强势企业;大力发展乳制品、果蔬、调理、休闲食品等高成长性行业;继续整合烟草企业,培育百万箱级名牌卷烟;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啤酒行业竞争力。到2010年,全市食品工业年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年均递增25%。
五、能源工业
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保障能力。稳定煤炭产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拉长煤电产业链条。加快煤炭资源勘查,提高后续保障能力。加快电源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电力工业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到2010年,煤炭产量稳定在5000万吨左右,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700万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消费比例明显提高。
专栏4  优势产业发展重点? 汽车工业。充分发挥宇通、日产、少林、红宇等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推进中牟、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建设。? 装备制造业。生产和研发高集成度、成套化、系列化的行业专用设备。重点支持纺织、煤炭、水工机械等新型设备项目建设。? 铝工业。支持百万吨级低品位铝矾土矿选矿项目建设,将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街、荥阳和回郭镇铝加工产业园区建成国内重要的铝精深加工和铝板带箔生产基地。? 食品工业。重点建设新郑市薛店、二七区马寨、三全-思念等食品工业园区,加快食品工业原材料基地建设,依托一批骨干企业,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 ? 能源工业。建成全国特大型煤电生产基地。将全市煤炭企业整合到200家以内。电力工业重点建设60万千瓦以上超临界火电机组,支持单机容量在20万千瓦及以上供热火电机组。积极研究和探索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道路。
第三节  传统产业
纺织服装工业。加快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全面提高纺织、织造、印染后整理和服装设计加工水平。改造提升棉纺业,着力发展织造业,积极发展印染业。重点发展高支高密服装面料、高支特宽幅装饰布、健康环保纤维布料,提高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比重。到2010年,纺织服装业销售收入达到360亿元,年均递增21%。
建材工业。改造传统建材产品,大力开发绿色环保建材,加快建材工业结构升级。提高水泥行业集中度,加速新型建材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到2010年,新增水泥产量1000万吨左右。
耐火材料工业。加速开发节能、环保、新型优质耐材,推进合成原料和特种功能耐火材料产业化。到2010年,耐火材料行业销售收入突破65亿元,年均递增23.5%。
专栏5  传统产业发展重点? 纺织服装工业。推动产业集聚,重点建设郑州纺织工业基地、新密曲梁服装产业园、二七区服装生产加工中心。依托优势企业,打造中国郑州女裤等知名服装品牌。? 建材工业。全面淘汰普通机立窑,积极培育百万吨级水泥项目企业。? 耐火材料工业。优化布局,支持巩义、新密、登封等区域做大做强耐火材料产业,依托产品优势,实行名牌工程,培育一批成规模、上档次的企业集团。
第四节  产业集聚
优化产业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块状经济。到2010年,力争形成铝业、阀门、建筑机械、耐火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医药、造纸、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着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依托重点企业,强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突出抓好一批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项目,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推动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实施名牌战略,加强企业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协作,促其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专栏6  产业集聚和企业集团工作重点? 产业集聚。积极推动加州工业城、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新郑-新密-登封产业集聚带发展。引导特色产业的合理集聚,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形成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集群。? 企业集团。重点支持一批大企业(集团)实施规模扩张和技术改造,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15户以上,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8户以上,超200亿元的企业达到3户以上。

第三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快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加强政策引导,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增强服务业吸纳城乡就业的能力。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50亿元,年均递增13.9%。
第一节  现代物流
发挥区位优势,提升产业素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进郑州中原国际物流园区重大物流工程建设,构建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政策法规体系三大平台,引导物流资源、设施、企业向园区集聚,初步确立我市现代物流中心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整合物流资源,积极发展重点行业物流,改造提升传统物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规划建设区域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市场,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优势产业。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
专栏7  现代物流中心发展重点? 物流枢纽。大力调整物流布局,整合物流资源,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现代物流枢纽。? 中原国际物流园区。以圃田为中心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代理、保税仓储等多功能的中原国际物流园区。 ? 专业物流市场。依托综合物流园区、主要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城市组团和现有大型商贸市场,规划建设一批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和城市居民消费服务、各具特色的专业物流市场。? 物流业重点工程。加快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国际航空货运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郑州铁路零担货运中心、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郑州出口加工区和河南进口保税区等七大物流工程建设。? 行业物流。重点发展粮食、棉花、煤炭、建材、汽车、食品、农资、邮政等八大行业物流。? 现代物流企业。整合改造提升物流企业,培育10家左右AAA级和1家AAAA级以上的大型物流企业。
第二节  金融
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品种,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提高金融产业竞争力,增强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商业银行的改制重组。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增强其支持'三农'的能力。引导中小银行以及证券、保险、信托、创业投资等专业化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组织。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建设,提高凝聚力和辐射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股票、债券、信托等直接融资规模。郑州商品交易所增加期货市场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建成综合交易中心和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定价中心。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安全区。力争2010年,郑州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
第三节  文化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壮大文化产业。按照'二带、三区',(郑州市城区、沿黄河文化带;嵩山、黄帝、唐宋陵文化功能区)的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主导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服务、广告会展、文化创意和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支持文化娱乐、休闲健身、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等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整合文化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完善扶持政策,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园区和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大市的跨越。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
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发掘中原文化精华,做好重要文化遗产、优秀地方剧种和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建成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工程,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文化生活。壮大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积极创作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郑州作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
第四节  旅游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一山、一河、一故里',既'嵩山、黄河、黄帝故里的精品效应,深层次开发优势旅游产品。挖掘嵩山、少林文化内涵,培育一流的国际旅游品牌。加快沿黄旅游带开发,全面提升品位和档次。积极推介'黄帝故里'历史文化旅游活动,打造全球华人'寻根拜祖'胜地。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积极开发武术展演、节庆会展、都市观光、生态农业、现代工业等特色旅游观光产品,形成若干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旅游线路。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加快交通、餐饮、旅馆、娱乐、购物、旅游商品等相关产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扩大入境游规模。深化旅游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参与旅游开发经营,加快旅游企业整合重组,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综合效益。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专栏8  文化、旅游发展重点? 文化功能区。二带即郑州市城区文化带、沿黄河文化带;三区即嵩山文化功能区、黄帝文化功能区、唐宋陵文化功能区。? 文化产业基地。培育形成出版、印刷、包装、发行基地,影视制作基地、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基地,广告会展基地,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基地。? 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规划建设商都文化苑、黄帝文化苑、河洛文化园、大河村原始文化生态园、古荥汉文化生态园、楚河汉界古战场文化苑、黄河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嵩山实景演出项目、中原旅游服务中心。?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郑州市图书新馆、郑州市歌舞剧院、商都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等。? 文化院团股份制改造。推动郑州豫剧院、曲剧团、杂技团等艺术院团股份制改造,实施产业化运作,增强市场竞争力。? 文化骨干企业。组建中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办好广播电视传媒公司实体。? 传统优秀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抢救性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大遗址保护工程,支持少林武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节  会展
按照全方位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充分挖掘会展业的媒介、桥梁、窗口、催化和带动作用,推动会展业发展。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功能。举办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大型商贸物流洽谈会、博览会,并积极与国内外大型会展场馆合作,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公司来郑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会展业务,提高展会档次和专业服务水平。通过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激活办会办展主体,拓宽办会办展渠道,提升办会办展水平,向国际化、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关注国际会展发展趋势,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促进会展业与农业、工业、商业、文化和旅游业的优势结合,形成农产品、日用品、汽车、家电等全国知名专业会展品牌。大力发展会展相关产业,带动广告、印刷、包装、咨询、评估、设计装潢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第六节  商贸
按照'扩大规模、适度集中、完善功能、提升档次'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和管理创新,导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增强商贸企业市场竞争力。改造提升现有批发市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商品交易区。以先进的营销技术和管理手段为基础,不断提高我市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优化零售网点布局,合理配置商业资源,支持市级、区级、社区三个层次的商业中心建设,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零售连锁业,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新体系。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0亿元,年均递增13%。
专栏9  商贸流通业发展重点? 零售商业网点。加强宏观调控,突出发展重点,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业态先进、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城市零售商业网点新体系,重点支持郑东商业圈、二七商业圈、碧沙岗商业圈、花园路纬四路商业中心等商业体系发展。? 零售连锁业。重点支持丹尼斯、思达、世纪联华、天津家世界、沃尔玛、国美、易初莲花等企业发展。有计划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连锁企业入驻郑州。? 批发市场。完善现有批发市场体系,加快中原国际小商品城、元通纺织城、中国(郑州)民族经贸商品集锦园等新兴市场建设。? 商品交易区。形成银基服装、毛庄农产品、南曹汽摩配、郑花路汽车、中博综合交易园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商品交易区。
第七节  房地产
坚持长期培育和近期治理相结合,增量推动与存量调整相结合,培育、发展以普通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供应体系。优化商品住宅供应结构,保持适度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积极发展健康环保和节能省地型住宅。规范土地市场,完善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科学调控一级市场,规范发展二级市场,健全房屋交易管理办法。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住房货币化补贴,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和住房保险,规范房地产融资机制。加强房屋拆迁管理,保障拆迁户合法权益。培育和发展一批大型骨干房地产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统筹规划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相配套的教育、卫生、文化、健身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网点,规范物业管理和服务。到201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第八节  中介服务
加大中介服务业开放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执业资质与水准的中介机构,吸引境内外知名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咨询公司、技术服务等中介机构到郑州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制,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提升中介机构的行规信誉。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执业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把我市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中介机构集中、中介服务业最具活力的城市。

第四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加强农村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搞好城乡一体化试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现代农业
一、产业布局
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特点,以市区为中心,分阶段、分层次规划建设郑州现代农业示范区。 '十一五'期间,基本形成都市型、近郊型和远郊型三大农业圈层。都市型农业圈层。在环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重点发展以安全无公害蔬菜、绿色奶业、优质水果、花卉苗木、种子种苗、生态林业和观光休闲为主的都市型农业。近郊型农业圈层。在环城高速与有关县(市)的结合地带,以及六县(市)城郊区域,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规划建设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园区。远郊型农业圈层。在偏远农村地区,积极推进优质农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建设优质畜产品繁育、饲养基地。
二、结构调整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发以石榴为主的邙岭林果产业带,扶持中牟大蒜和西瓜、新郑大枣、新密金银花等名优农副产品。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优化畜产品结构、畜群结构和区域布局。培育以小区为主的畜禽规模化养殖企业,重点建设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无公害水产养殖面积。到2010年,农产品优质率达到80%,奶牛存栏数达到10万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
三、农业现代化
坚持走产业化、科技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带动标准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扶持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集团。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健全农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体系。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强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动物防疫、植物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0.8:1,农产品商品率达到5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4%,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98.5%。
第二节  农村建设
一、基础设施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水利建管体制改革,建设一批防洪除涝水利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行能力。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农村通信,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
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改进农村住房设计,推进农村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结合生态移民、重大项目建设,搞好移民搬迁和村庄迁建。加强农村环境整治,重点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
二、公共服务
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支教制度。加快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初中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医疗服务和装备水平。建立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2006年全市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加快建立和完善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好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返贫问题。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实现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设立农村固定和流动电影放映点。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农户创建活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加快农村殡葬改革,倡导乡风民俗新风尚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扶贫工作
强化各级政府扶贫责任,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坚持开发式扶贫,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村实施易地扶贫。
专栏10  新农村建设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设10个技术先进、设施完善、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发展肉牛肉羊、瘦肉型猪生产加工基地,扶持建设15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动物防疫体系。完善市级动物疫病防治中心,新建7 个县级动物疫病防治中心并达到国家标准。农产品流通设施。支持农产品保鲜、交易、运输和信息体系建设,建成 5个功能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0个农产品物流企业,40个专业或者综合性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12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质检站, 97家农贸市场和75家超市连锁店自检体系。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优质畜牧良种繁育中心、农作物种子检测检验中心、农化贸易中心、现代蔬菜研究中心和水产苗种繁育中心。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工作,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区郑州市城市配套工程建设。引黄工程。建设中牟县杨桥灌区北水南调工程,东风渠引黄补源工程,李村提灌站、马渡干渠维修改造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完成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的堤防建设,疏浚河道425.78公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10座大中型水库,5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全市水利系统骨干信息网络建设,防汛物资仓库建设,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新建山区集雨灌溉水窖5万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3千公顷,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30万亩。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解决60万农村居民饮用高氟、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及山区严重缺水问题。农村沼气工程。扶持农村户用沼气,鼓励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农村公路。实现所有行政村和人口密集的自然村通水泥路(油路),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800公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分步改造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农村居民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扶持建设农村固定和流动电影放映点,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一次电影。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县级服务站、中心乡镇服务站和信息网络系统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对未达标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进行改造。
第三节  农村改革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巩固农村税费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等改革任务,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切实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建立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偿机制,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积极化解乡村债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农业农村信贷投放,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农村社区金融机构,培育发展小额信贷组织和农户资金互助组织。鼓励发展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加快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征地补偿标准和土地转让最低价格制度,合理确定拆迁补偿标准。将因城市发展失去土地的农民纳入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供销社体制创新,完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第五章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以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形成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格局。促进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高郑州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到20l0年,全市人口规模达到78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35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420万人。
第一节  空间布局
一、中心城区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加快新城区开发的同时,兼顾老城区的有机更新,调整功能分区,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品位和档次,实现新老城区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1.高起点建设郑东新区。依据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各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建成以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文教科研、体育等功能为主的现代化新城区。全面建成起步区,积极引导金融、文化、教育、体育机构与企业总部向中央商务区(CBD)、龙湖南区和商住物流区集中,完善配套功能。基本建成龙子湖地区,确保龙子湖高校区全部建成投用,科教研发中心的雏形初步显现。加快建设龙湖地区,完成CBD副中心等主要功能区框架建设,加快水系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初步建成建筑、河湖水系及景观绿化相互交融的水域靓城。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率先建成'数字东区'。2010年建成区规模力争达到80-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0-70万人。
专栏11  郑东新区重大工程? 标志性建筑。建成省艺术中心、会展宾馆、广电发射塔、世界客属文化中心、管理服务中心等。? 起步区。建设铁路客运专线枢纽站,完善道路、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配套设施,增强服务功能。? 龙湖地区。实施龙湖及运河开挖工程;基本完成CBD副中心、龙湖北区等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龙子湖地区。建成郑州航空工业学院、河南中医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等十三所高校;实施龙子湖地区水系建设。
2.改造提升老城区。突出改善人居环境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两大主题。疏散工业和居住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加快老城区'退二进二'、'退二进三'步伐,积极推动一般加工制造项目向城市外围转移,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和楼宇经济。注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统筹城市道路和地下管网等设施建设,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力争2010年前基本完成老城区现有城中村的改造和整治任务。
3.强化开发区集聚功能
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构筑科技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和科技产业服务三大平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产业,形成集高智力密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新型工业示范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科技新区。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扩展到48平方公里,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
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化对郑东新区产业支撑功能。重点发展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留学生创业园、汽车工业园、信息产业园、安彩工业园等园区,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全省外商投资集中区、品牌集聚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建成区达到40平方公里,生产总值达到336亿元,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00家左右。积极推进加州工业城建设,力争到2010年,完成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和部分项目建设。
河南郑州出口加工区。依托地方产业基础,着力发展新材料、机械加工、服装等产业,开展保税物流业务,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十一五'期间,加工区在完成一期0.6平方公里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再启动1.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到2010年,出口创汇20-25亿美元。
航空港区。依托国际空港,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建成吞吐能力强大的航空货运中心。实现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和中牟张庄航空港服务园区的发展对接。
二、卫星城
积极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战略,发挥资源、区位、产业和文化优势,推动6县(市)1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卫星城市建设。大力推进中牟、荥阳、上街、新郑等县(市)、区与中心城区的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与中心城区功能、产业互补,生态和居住环境良好的卫星城。
荥阳。建设河南省铝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和郑州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托中原国际小商品城,建设生产加工、批发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0万人以上,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中牟。建设中牟汽车城、汽车零部件园区,争取把中牟建成全省整车、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
新郑。建设黄帝文化景区,使之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做大做强台商投资产业集群区和薛店食品产业集群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食品加工、生物制药和高新技术产业。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巩义。发展铝加工、特种钢、能源、建材、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搞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左右,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
新密。重点发展能源、建材、耐材和服装、造纸工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和专业村镇。建设工业强市。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登封。以嵩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重点,建设现代化旅游名城,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9万人,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
上街区。做强做大铝工业,重点建设郑州(上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扶优扶专特色装备制造业,支持新型高技术、新材料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
三、小城镇
合理确定中心镇的功能定位,适时推动符合条件的乡(镇)撤乡并镇。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根据产业、交通和城镇发展的实际,适当调整城镇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网络。'十一五'期间,完成70个建制镇的整合,重点建设竹林、薛店、大隗、芦店、崔庙、白沙镇等31个中心镇。每个中心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集聚3-5万城镇人口。
第二节  综合交通
一、航空
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港建设。'十一五'期间,按照国际航空港标准,完成新郑国际机场航站楼扩建,大力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基本实现与各省、市、自治区通达航线。积极拓展航空业务,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和国际国内重要的货运中心。到2010年,客运吞吐能力达到8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突破8万吨,成为国内重要的客运中转枢纽。
二、铁路
巩固提升郑州铁路枢纽地位。配合国家、省建成郑州至西安、郑州至北京、郑州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争取开工建设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郑州铁路客运专线站,建成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完成郑州火车站西出口及配套建设、郑州东站改造、郑州枢纽疏解和配套工程。加快登封至禹州地方铁路建设,贯通登封-漯河-阜阳铁路运输通道。争取完成登封朝阳沟至新郑地方窄轨铁路改造项目。
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郑州高新区-郑东新区城市轨道交通,加快郑州-开封城际轻轨、郑东新区-新郑国际机场城市轻轨前期工作。
三、公路
完善公路网络。改造和扩建连霍、京港澳高速公路郑州段,加快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连接线建设,提高互联互通能力。形成高速公路、国道'双十字'公路交通快速通道网络。对车流量大的干线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国、省道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加快公路客货运场站建设,完善公路主枢纽功能。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600公里(三级以上公路),其中高速公路达到500公里。
专栏12  公路建设工程? 高速公路。建成黄河公铁大桥、黄河四桥及连接线。改造扩建连霍高速公路刘江至西南绕城、郑州至洛阳段、京港澳高速公路郑州至漯河段,建成郑州至石人山、登封至许昌、登封至巩义、开封至新郑机场高速公路。? 干线公路。新建G107东线及黄河公路五桥,升级改造G220中牟白沙至开封界、S323新郑八千至登封大金店等干线公路。? 县乡公路。新建和改造县乡公路750公里。? 公路场站。建设郑州高速公路客运枢纽站、郑州长途汽车客运站,新建6个县级客货场站。
四、管道
加强运输管道建设。实施'川气入豫'工程,建成四川普光-郑州天然气输送管线,配合国家、省争取开工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兰州-郑州-长沙、锦州-郑州及洛阳-郑州-驻马店成品油管线,构建油气输送等管道运输体系,将郑州建成大型油品储备中心和输配枢纽。
第三节  基础设施
一、城市交通
拉大城市交通框架。建设中心城区与县(市)区联系的快速道路,强化中心城区与中牟、荥阳、上街、新郑等卫星城市的交通联系,构筑中心城区-卫星城半小时都市圈。建成90公里四环快速通道。提高二环、三环通行能力。实施中心城区断头路打通和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完善市区环形加放射的路网格局,构建快速路、环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路网结构。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和公交车辆更新步伐,拓展公交覆盖范围,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水平。到2010年,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10平方米,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3标台。
二、城市供排水系统
做好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协调与配合,搞好配套工程建设,扩大黄河水源供水规模,积极开展陆浑水库向郑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实施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供水质量和保障能力。将龙湖、龙子湖、CBD中心湖供水纳入城市供水系统。推动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和污水排放设施建设,逐步实现雨污分流。2010年实现中心城区日供水125万吨能力,日处理污水80万吨能力。
三、城市供气、供热和供电系统
努力提高供气保证率和气化率,到2010年,燃气普及率达到93%。加快热源和供热管网建设,拓展管网覆盖范围,发展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840万平方米,热化率达到50%。加快电网建设,完善电网结构,确保电网安全。
专栏1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城市道路工程。开工建设航海东路-经济开发区-中牟、化工路-高新区-荥阳、中原西路-荥阳、郑尉公路新郑段改造等快速路,建设北三环与文化路立交、南三环与机场高速公路立交,实施四环西路北段拓宽改造,完成中州大道和金水路东段升级改造,打通未来路等断头路,拓宽改造陇海路、京广路、棉纺路等一批市区主次干道。? 城市供排水工程。开工建设日供水10万吨的龙湖水厂一期工程,对部分已建成水厂和供水管网实施更新改造,完成王新庄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和日处理污水30万吨的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加大城市雨污水管网改造和河道防洪工程建设力度,完成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和东风渠综合整治。? 城市供气工程。实施'西气东输'、'川气入豫'配套管网工程,加快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和改造步伐。? 城市供热工程。加快郑东热电厂等热源建设,注重供热管网与城市道路工程的同步实施。? 城市供电工程。加快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实现中心城区道路架空线入地。
第四节  信息化
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完善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提高通信能力、质量和网络运行效率。加快宽带接入网扩容改造,形成宽带化、数字化和综合化的接入网系统。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数字化改造工程。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和现代邮政网络建设。充实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健全宏观信息资源库、公共资源信息数据库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系统。
第五节  规划与管理
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加快各类专项规划及市区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内全覆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规范规划设计市场,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建立、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和专家评议制度。继续加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制,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
第六节  城市核心竞争力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巩固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降低城市创业成本,优化政策环境,增强城市活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把郑州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的基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七节  服务中原城市群
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步伐。建立协调机制,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快一体化进程。加强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网和快速通道建设,高标准建成郑汴快速通道,推动郑汴一体化发展。开工建设郑州至新乡、郑州至焦作、郑州至许昌等中原城市群城际快速通道。加强与洛阳、开封、许昌、新乡等城市的空间、产业对接,加快推进郑汴洛工业走廊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中原崛起

第六章  实施科教兴郑和人才强市战略
坚持科教兴郑与人才强市,加大科技、教育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一节  科技
一、科技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