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天津市
发布文号: 津政发[2004]03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天津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2004年是我市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起始之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总要求,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我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良好开局。
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天津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3年,是我市实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年。全市各方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四次全会的部署,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进五大战略举措,国民经济在抗击“非典”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胜利实现。
(一)经济增长全面加快,效益稳步提高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386.9亿元, 增长14.5%,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26美元。其他主要指标都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财政收入完成451.7亿元, 增长20.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7.8亿元,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1046.7亿元, 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4.1亿元,增长14.1%; 外贸出口143.7亿美元,增长24%。个体私营经济新增注册资金401亿元,拆除危陋平房450万平方米,安置下岗失业人员首次多于新增下岗失业人数。 1至11月,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18%,其中实现利润增长22.5%;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4.9%;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48.2,同比提高12.4个点。
(二)五大战略举措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继续改善
海河综合开发全面推进。路桥建设、堤岸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如期完成全年任务,古文化街和大悲院商贸区开工建设。发展海洋经济初见成效。 天津港货物吞吐量1.62亿吨, 集装箱运量301.5万标箱, 分别增长25.4%和25.2%;临港工业区围海造地工程启动;国际游乐港建设加快。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增强。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工业东移步伐加快,工业形成多点支撑的新格局。 电子信息、汽车、冶金等6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28.9%,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68.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9.2%。新增力神电池、赛象轮胎制造设备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6项,累计达到66项。区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18个区县增加值增长17%,继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3%,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60%,农村城市化率41.5%,均比上年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成为重要增长点。全年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9.3%, 占全市比重达到22.6%,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36.3%,实现利税增速快于全市。服务业克服“非典”影响,发展逐步加快。交通运输、商贸餐饮、旅游业恢复迅速,房地产业势头良好,金融业健康运行。渤海银行获国家批准组建,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即将开业,花旗银行在津设立分行。金融机构存贷款额较大增长,不良贷款率由21%下降到13.3%。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5%。
(三)投资增势强劲,消费较快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力度加大,社会事业投资明显增加。资金到位好于往年。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天津港1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津蓟和唐津高速公路、天钢东移、钢管公司二期等24个重点项目竣工;津滨轻轨试运行;地铁一号线、丰田轿车二期、大沽化20万吨聚氯乙烯等项目建设加快;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京津塘高速公路复线、大乙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居民住房、汽车、电信、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消费持续活跃。各类连锁经营销售额增长40.8%。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786.5万平方米。市场物价基本平稳,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
(四)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国有企业重组取得成效,地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国有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迈出较大步伐,初步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和供应计划管理制度。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取消了一批审批事项,进行了企业工商登记并联审批试点。产权市场建设成效明显。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试运行。农村税费改革启动实施。
对外开放水平有新提高。全年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35.1亿美元,到位额16.3亿美元,分别增长74.3%和62.9%。大项目增多,外商增资踊跃, 服务领域开放步伐加快,世界500强在津投资企业累计达98家。对外贸易较快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为64%和40%。 滨海新区强劲发展,增加值增长20%。开发区和保税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港口集散功能提升,口岸进出口总值466.7亿美元,增长26.4%。加强了与外省市的经济联合与协作, 全年外地来津投资到位额112亿元,增长83.7%。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科技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全年登记科技成果1204项,增长20%,受理专利申请6812项,增长27.4%。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 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生物技术、海水淡化等科技攻关取得突破,IC设计与数字产品、动力电池等科技专项启动实施。华苑软件产业园确定为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宽带城域网基本建成,医保联网等一批信息化工程进展良好。教育布局和卫生资源调整深入推进。首批31所示范性高中校建成并投入使用, 65%的高中新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建成161所规范化中小学和104所村办小学。 医大“211”工程进展顺利。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3.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9%。改建了海河医院和一中心医院,完成了血液中心、传染病医院一期和人民医院主体工程,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人口出生率7.14‰,低于国家下达指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天津博物馆基本建成,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开工建设。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绩。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文物保护、图书、档案等事业都有较大发展。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3元(新口径),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5861元,增长10.3%。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年内新增就业岗位18.1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1万人, 消化存量下岗人员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推进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群众做到了应保尽保。启动了社会保障住房工程,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取得较大进展。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建设加快,旧路改造、灯光夜景、河道治理等工程按期完工,蓝天、碧水、安静等六大环保工程顺利实施,旧楼区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建成银河公园、塘沽外滩公园。 全年新增绿地25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倍。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20项工作全部完成。
回顾2003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非典”疫情突如其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决策和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团结奋斗的结果,得益于“三五八十”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积聚能量的不断释放,得益于“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的全面实施。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差距和问题。主要是:开放意识、改革意识、机遇意识不够强,政府职能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企、政事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够大,服务业发展不够快,个体私营经济比重较小;国有经济布局不够合理,产权流转不畅,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尚未摆脱困境;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比较大;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待提高,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综合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0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起始之年。随着“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全面实现,我们已经进入了在高台阶上加快发展、在高水平上实现跨越的新阶段。牢牢把握新阶段的新特点,高标准地做好200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实现第二步目标良好开局至关重要。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紧紧围绕“三步走”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明显改善投资环境,尽快增强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总要求,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抓住机遇,更快更好发展。发挥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引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实现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同时着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做到既速度快,又水平高,在更多领域夺取单项冠军,增强综合竞争力。
二是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以企业改革为中心,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计划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发展、保稳定。
三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既立足经济发展,又着眼社会进步;统筹对外对内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整体水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壮大区县经济,更好地发挥滨海新区的带动作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高标准搞好城市建设,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使人民群众及时享受到发展和改革带来的成果。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按13%组织;财政收入增长15%,按18%组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按12%组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按20%组织;外贸出口增长12%,按15%组织;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到位额增长30%,按40%组织;个体私营经济新增注册资金力争达到500亿元,增长25%;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左右。
上述预期目标,是综合考虑需要和可能、当前和长远确定的,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完成的。我们一定大力弘扬“三五八十”伟大实践形成的拼搏创新精神,加快实施五大战略举措,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迎难而上,埋头苦干,确保各项目标的圆满实现。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加快实施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
以做大做强6大支柱产业和加快建设12个产品基地为重点,综合运用改造改组改制,采用先进技术,对国有企业和落后工艺装备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和布局结构更加优化。 6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高到70%。
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围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环保和新型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海洋高新技术等产业,集中抓好超导材料、环保成套装备等60个产业化项目,尽快规划和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做大做强力神、赛象等高科技企业。启动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培育全国重要的研发、生产和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新能源和现代中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争建造血干细胞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产业化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推动高新技术向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渗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工业东移,年内搬迁改造企业50家, 累计达到180家。加快冶金、化工、电子、汽车、纺织等行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形成新的增长点。围绕大企业、大产品搞好配套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标准,逐步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推进工业企业调整重组。把企业改造与改革重组结合起来,推动资本向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完成钢管公司、光电通信公司等10户大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快鼎盛工程机械、医药集团改制。推动19户控股集团的公司制改革。加速冶金、纺织、医药等行业的调整重组。
(二)突出重点,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围绕提升中心城市的功能,聚集更多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着力优化服务业结构,拓展领域,扩大总量,提高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完善规划,落实政策,打破垄断,降低门槛,提高市场化程度,吸引更多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高标准、高品位搞好海河综合开发,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和六大节点商贸区的建设,规划一批新的经济文化旅游节点,形成综合带动效应,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新的载体和空间。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抓紧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保税区空港物流基地等重点物流设施建设。扩大物流配送,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专业市场。大胡同小商品市场尽快实现百亿元规模。重组华北及滨海陶瓷市场。整合钢铁炉料交易市场和储宝钢材现货市场。新建棉花、木材交易市场。加快金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天津粮油交易市场的建设。使我市成为北方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
大力发展旅游、会展业。完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加快国际游乐港、响螺湾娱乐公园、杨柳青古镇风情街、珠江温泉城、蓟县国家地质公园等大型旅游项目建设。整修开发“五大道”和奥式、意式、德式风情区等历史风貌保护区。打造海河观光游、万国建筑博览游、民俗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办好一批大型旅游节会。大力推进会展业发展。继续办好天交会、国际连锁采购、手机配套等知名展会。引进国际著名会展公司,探索举办国际专业落地会展活动。筹划大型国际会展中心。
进一步壮大金融业。建立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渤海银行、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恒安标准人寿保险公司、津投期货公司尽快开业,继续吸引各类金融机构来津展业。创造条件,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业务,争取成为国家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入股地方金融机构。扩大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覆盖范围,启动建设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优化信贷结构,继续降低不良贷款比例。
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规范一级市场,激活二、三级市场。继续搞好城市危旧房屋改造,拆除危陋房屋300万平方米。改善住房结构,开发经济适用房,建设一批生态、智能化示范小区。 住宅竣工80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1000万平方米。
促进社会服务业较大发展。以加强与港澳合作为契机,引进国际知名中介机构,促进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行业协会、经纪人公司、会计、律师、公证、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物业管理、便民商业、医疗保健、家政和就业服务等社区服务业。推进卫生、文化、体育等产业化步伐。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延伸服务,开拓农村市场。鼓励和引导居民扩大汽车、旅游、电子信息、体育健身和文化等消费,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发展沿海都市型农业,优化城乡发展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稳定粮食生产和播种面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种植业和养殖业, 养殖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20个规模化设施园区、200个高标准示范养殖小区和一批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基地,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65%。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完善农村科技和信息服务网络。增加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依法保护农民权益。
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规范工业园区建设,减少数量,适度集中,提高聚集效益。优化农村工业结构,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培育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统筹城乡规划,搞好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统筹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协调发展。农村城市化率达到44%,比去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坚持“多予、少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促进本市农民进市和外出务工,引导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领域。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户以参股形式参与龙头企业和服务组织的经营与分配,允许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经营。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以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为重点,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以吸引大集团、注重新技术、推进并购、优化环境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招商引资。瞄准世界500强和大公司、大财团,选择一批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做好前期工作,组织高层次的招商活动。争取更多的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投资公司落户我市。围绕提高配套水平,吸引境外中小企业来津办厂。积极向外商推介符合条件的企业,力争并购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出一批已建成、收益好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向国内外投资者出让股权。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促进中心、投诉中心和口岸通关服务中心,形成四位一体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完善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
保持外贸出口较快增长。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和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新情况,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市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电子信息、软件、汽车配件、新医药、成套设备等产品出口。大力发展远洋运输、技术、劳务输出等服务贸易出口。增加出口发展基金,对受退税率下调影响大的骨干出口产品适当补贴。全力推动联合国亚太地区采购中心落户天津。建立应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争端的快速反应机制。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
促进滨海新区更大发展。按照立足天津,辐射“三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要求,完善滨海新区发展规划,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努力建成现代化的世界性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做好海洋经济文章。推进天津港内10大项目和港外20项配套工程,加快临港工业区建设,抓紧大乙烯、大炼油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天碱搬迁、海河下游开发,发展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水养殖等产业。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8亿吨,集装箱运量360万标箱。发挥海空两港优势,提升保税区物流功能,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创造条件。搞好开发区拓展区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引进一批项目,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以实现交通一体化为先导,促进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联合与发展。建设京沪高速公路天津段正线、京津塘高速公路复线等,启动黄万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和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做好津秦、津保铁路前期工作。以服务北京奥运为契机,拓展合作领域。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
(五)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扩大固定资产投入
高标准搞好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新上项目,一定瞄准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确保技术领先,坚决防止低水平扩张,跳出低水平竞争的圈子,以高水平项目促进结构调整,支撑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市重点建设项目42项,投资392亿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集中力量,确保建设进度。全面推进海河开发道桥等项目;力争力神锂离子电池、乐金电子增产扩能、天士力现代中药扩能改造、广电宽带网、第三批旧路改造等2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丰田轿车二期、地铁一号线、城市快速路、市中心区至郊区县公路、市区自来水燃气旧管网改造和第三高教区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对列入前期计划的40个重大项目,落实责任,争取及早建设。纺织东移、工程机械、地铁二、三号线等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做好大项目储备工作。
以扩大民间投资为重点,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完善政策,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投资营利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以独资、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嫁改调。组建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探索投资受益担保业务,依法开展集合信托、委托投资和委托贷款等业务,把民间资金和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严格执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增加土地收益。整合政府投资公司,搭建新的筹融资平台。盘活城市土地、房产等国有存量资产,经过评估,作为企事业单位的资本金,创造借贷条件。经营好特许经营权等城市资源,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加强与银行合作,力争新增贷款不低于去年。
提高投资增长质量和效益。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稽查工作,合理使用资金,确保工程质量。
(六)统筹兼顾,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实施制造业信息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科技工程,抓好集成电路设计、生物芯片、电动汽车等科技专项。建设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再建12个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公共技术和专业孵化平台,强化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化促进功能。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发展节能、节水、低耗、低污染产业。加强专利工作,保护知识产权。继续加快信息化建设,启动10大信息工程。落实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政策,努力建设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队伍。
搞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海河医院、传染病医院、防病中心、急救中心和公共卫生监督所。建成人民医院、第三中心医院、眼科医院。建设一批农村医疗和环境卫生设施。探索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继续搞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新校区建设和财经学院等5所高校扩建工程。建设第二批示范高中和一批模范小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格局。高中阶段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4%和52%。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努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高质量办好一批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和一批区县、高校体育设施以及社区健身场所建设,启动海河楼、民俗博物馆、京剧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建设。做大做强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加快组建出版发行和今晚报业等集团,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完成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建设纪庄子污水处理、双港垃圾处理和复康路以南、陈塘庄排水工程等项目,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分别达到70%和80%。完成5条市区河道改造。实施“绿色家园”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600万平方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积极推进锅炉、公交车、出租车改燃,防治扬尘和噪声污染,全年环境空气指数二级以上天数达到80%。 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水体等生态环境保护。搞好引滦水源保护,做好节水工作,推广中水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
继续做好妇女、老龄、民政、残疾人、民族、宗教、文物、档案等工作。进一步做好国防动员工作。
(七)努力增加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就业训练中心。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在提高整体收入水平的同时,重点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企业职工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低收入群体权益保护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强化工资指导线,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点,保证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建立欠薪保障基金,打击恶意拖欠职工工资的行为。提高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收入。继续做好“两个确保”、“一个低保”工作。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加大扩面、征缴和追欠缴力度。推行工伤和生育保险。做好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建立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社会保障住房建设,提供45万平方米廉租房并实行动态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办好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20项工作。
(八)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市委的统一部署,以企业改革为中心,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制定政策措施,消除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体制障碍,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经济较大发展。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企业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对已授权的国有控股公司、集团公司进行规范改制和调整重组。
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快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经营者持大股、经营群体控股等途径,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金融支持、技术支持、市场营销等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为大型企业搞好配套,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立国有企业脱困转轨机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在解决特困企业历史债务和人员负担方面取得突破。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 (津党发〔2003〕5号),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权益。消除各种歧视性限制,使个体私营企业在产业准入、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受与其他企业的同等待遇。吸引国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集团来津投资,带动相关企业落户我市,形成私营企业集群。鼓励民营企业兼并和收购国有中小企业,培育大型私营企业集团。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改革政府投资方式,试行代建制。进一步精简规划、土地、环保、消防等相关审批事项和环节,增强透明度。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产权、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努力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扩大产权市场的服务范围和交易规模,规范交易行为,努力建成北方最大的产权交易平台。
发布文号: 津政发[2004]03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天津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2004年是我市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起始之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总要求,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我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良好开局。
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天津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3年,是我市实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年。全市各方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四次全会的部署,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进五大战略举措,国民经济在抗击“非典”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胜利实现。
(一)经济增长全面加快,效益稳步提高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386.9亿元, 增长14.5%,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26美元。其他主要指标都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财政收入完成451.7亿元, 增长20.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7.8亿元,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1046.7亿元, 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4.1亿元,增长14.1%; 外贸出口143.7亿美元,增长24%。个体私营经济新增注册资金401亿元,拆除危陋平房450万平方米,安置下岗失业人员首次多于新增下岗失业人数。 1至11月,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18%,其中实现利润增长22.5%;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4.9%;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48.2,同比提高12.4个点。
(二)五大战略举措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继续改善
海河综合开发全面推进。路桥建设、堤岸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如期完成全年任务,古文化街和大悲院商贸区开工建设。发展海洋经济初见成效。 天津港货物吞吐量1.62亿吨, 集装箱运量301.5万标箱, 分别增长25.4%和25.2%;临港工业区围海造地工程启动;国际游乐港建设加快。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增强。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工业东移步伐加快,工业形成多点支撑的新格局。 电子信息、汽车、冶金等6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28.9%,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68.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9.2%。新增力神电池、赛象轮胎制造设备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6项,累计达到66项。区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18个区县增加值增长17%,继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3%,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60%,农村城市化率41.5%,均比上年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成为重要增长点。全年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9.3%, 占全市比重达到22.6%,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36.3%,实现利税增速快于全市。服务业克服“非典”影响,发展逐步加快。交通运输、商贸餐饮、旅游业恢复迅速,房地产业势头良好,金融业健康运行。渤海银行获国家批准组建,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即将开业,花旗银行在津设立分行。金融机构存贷款额较大增长,不良贷款率由21%下降到13.3%。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5%。
(三)投资增势强劲,消费较快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力度加大,社会事业投资明显增加。资金到位好于往年。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天津港1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津蓟和唐津高速公路、天钢东移、钢管公司二期等24个重点项目竣工;津滨轻轨试运行;地铁一号线、丰田轿车二期、大沽化20万吨聚氯乙烯等项目建设加快;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京津塘高速公路复线、大乙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居民住房、汽车、电信、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消费持续活跃。各类连锁经营销售额增长40.8%。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786.5万平方米。市场物价基本平稳,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
(四)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国有企业重组取得成效,地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国有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迈出较大步伐,初步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和供应计划管理制度。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取消了一批审批事项,进行了企业工商登记并联审批试点。产权市场建设成效明显。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试运行。农村税费改革启动实施。
对外开放水平有新提高。全年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35.1亿美元,到位额16.3亿美元,分别增长74.3%和62.9%。大项目增多,外商增资踊跃, 服务领域开放步伐加快,世界500强在津投资企业累计达98家。对外贸易较快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为64%和40%。 滨海新区强劲发展,增加值增长20%。开发区和保税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港口集散功能提升,口岸进出口总值466.7亿美元,增长26.4%。加强了与外省市的经济联合与协作, 全年外地来津投资到位额112亿元,增长83.7%。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科技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全年登记科技成果1204项,增长20%,受理专利申请6812项,增长27.4%。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 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生物技术、海水淡化等科技攻关取得突破,IC设计与数字产品、动力电池等科技专项启动实施。华苑软件产业园确定为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宽带城域网基本建成,医保联网等一批信息化工程进展良好。教育布局和卫生资源调整深入推进。首批31所示范性高中校建成并投入使用, 65%的高中新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建成161所规范化中小学和104所村办小学。 医大“211”工程进展顺利。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3.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9%。改建了海河医院和一中心医院,完成了血液中心、传染病医院一期和人民医院主体工程,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人口出生率7.14‰,低于国家下达指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天津博物馆基本建成,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开工建设。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绩。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文物保护、图书、档案等事业都有较大发展。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3元(新口径),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5861元,增长10.3%。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年内新增就业岗位18.1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1万人, 消化存量下岗人员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推进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群众做到了应保尽保。启动了社会保障住房工程,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取得较大进展。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建设加快,旧路改造、灯光夜景、河道治理等工程按期完工,蓝天、碧水、安静等六大环保工程顺利实施,旧楼区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建成银河公园、塘沽外滩公园。 全年新增绿地25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倍。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20项工作全部完成。
回顾2003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非典”疫情突如其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决策和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团结奋斗的结果,得益于“三五八十”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积聚能量的不断释放,得益于“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的全面实施。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差距和问题。主要是:开放意识、改革意识、机遇意识不够强,政府职能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企、政事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够大,服务业发展不够快,个体私营经济比重较小;国有经济布局不够合理,产权流转不畅,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尚未摆脱困境;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比较大;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待提高,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综合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0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起始之年。随着“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全面实现,我们已经进入了在高台阶上加快发展、在高水平上实现跨越的新阶段。牢牢把握新阶段的新特点,高标准地做好200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实现第二步目标良好开局至关重要。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紧紧围绕“三步走”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明显改善投资环境,尽快增强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总要求,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抓住机遇,更快更好发展。发挥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引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实现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同时着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做到既速度快,又水平高,在更多领域夺取单项冠军,增强综合竞争力。
二是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以企业改革为中心,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计划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发展、保稳定。
三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既立足经济发展,又着眼社会进步;统筹对外对内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整体水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壮大区县经济,更好地发挥滨海新区的带动作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高标准搞好城市建设,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使人民群众及时享受到发展和改革带来的成果。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按13%组织;财政收入增长15%,按18%组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按12%组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按20%组织;外贸出口增长12%,按15%组织;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到位额增长30%,按40%组织;个体私营经济新增注册资金力争达到500亿元,增长25%;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左右。
上述预期目标,是综合考虑需要和可能、当前和长远确定的,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完成的。我们一定大力弘扬“三五八十”伟大实践形成的拼搏创新精神,加快实施五大战略举措,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迎难而上,埋头苦干,确保各项目标的圆满实现。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加快实施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
以做大做强6大支柱产业和加快建设12个产品基地为重点,综合运用改造改组改制,采用先进技术,对国有企业和落后工艺装备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和布局结构更加优化。 6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高到70%。
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围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环保和新型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海洋高新技术等产业,集中抓好超导材料、环保成套装备等60个产业化项目,尽快规划和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做大做强力神、赛象等高科技企业。启动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培育全国重要的研发、生产和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新能源和现代中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争建造血干细胞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产业化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推动高新技术向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渗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工业东移,年内搬迁改造企业50家, 累计达到180家。加快冶金、化工、电子、汽车、纺织等行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形成新的增长点。围绕大企业、大产品搞好配套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标准,逐步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推进工业企业调整重组。把企业改造与改革重组结合起来,推动资本向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完成钢管公司、光电通信公司等10户大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快鼎盛工程机械、医药集团改制。推动19户控股集团的公司制改革。加速冶金、纺织、医药等行业的调整重组。
(二)突出重点,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围绕提升中心城市的功能,聚集更多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着力优化服务业结构,拓展领域,扩大总量,提高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完善规划,落实政策,打破垄断,降低门槛,提高市场化程度,吸引更多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高标准、高品位搞好海河综合开发,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和六大节点商贸区的建设,规划一批新的经济文化旅游节点,形成综合带动效应,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新的载体和空间。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抓紧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保税区空港物流基地等重点物流设施建设。扩大物流配送,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专业市场。大胡同小商品市场尽快实现百亿元规模。重组华北及滨海陶瓷市场。整合钢铁炉料交易市场和储宝钢材现货市场。新建棉花、木材交易市场。加快金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天津粮油交易市场的建设。使我市成为北方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
大力发展旅游、会展业。完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加快国际游乐港、响螺湾娱乐公园、杨柳青古镇风情街、珠江温泉城、蓟县国家地质公园等大型旅游项目建设。整修开发“五大道”和奥式、意式、德式风情区等历史风貌保护区。打造海河观光游、万国建筑博览游、民俗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办好一批大型旅游节会。大力推进会展业发展。继续办好天交会、国际连锁采购、手机配套等知名展会。引进国际著名会展公司,探索举办国际专业落地会展活动。筹划大型国际会展中心。
进一步壮大金融业。建立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渤海银行、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恒安标准人寿保险公司、津投期货公司尽快开业,继续吸引各类金融机构来津展业。创造条件,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业务,争取成为国家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入股地方金融机构。扩大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覆盖范围,启动建设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优化信贷结构,继续降低不良贷款比例。
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规范一级市场,激活二、三级市场。继续搞好城市危旧房屋改造,拆除危陋房屋300万平方米。改善住房结构,开发经济适用房,建设一批生态、智能化示范小区。 住宅竣工80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1000万平方米。
促进社会服务业较大发展。以加强与港澳合作为契机,引进国际知名中介机构,促进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行业协会、经纪人公司、会计、律师、公证、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物业管理、便民商业、医疗保健、家政和就业服务等社区服务业。推进卫生、文化、体育等产业化步伐。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延伸服务,开拓农村市场。鼓励和引导居民扩大汽车、旅游、电子信息、体育健身和文化等消费,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发展沿海都市型农业,优化城乡发展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稳定粮食生产和播种面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种植业和养殖业, 养殖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20个规模化设施园区、200个高标准示范养殖小区和一批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基地,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65%。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完善农村科技和信息服务网络。增加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依法保护农民权益。
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规范工业园区建设,减少数量,适度集中,提高聚集效益。优化农村工业结构,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培育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统筹城乡规划,搞好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统筹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协调发展。农村城市化率达到44%,比去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坚持“多予、少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促进本市农民进市和外出务工,引导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领域。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户以参股形式参与龙头企业和服务组织的经营与分配,允许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经营。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以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为重点,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以吸引大集团、注重新技术、推进并购、优化环境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招商引资。瞄准世界500强和大公司、大财团,选择一批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做好前期工作,组织高层次的招商活动。争取更多的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投资公司落户我市。围绕提高配套水平,吸引境外中小企业来津办厂。积极向外商推介符合条件的企业,力争并购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出一批已建成、收益好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向国内外投资者出让股权。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促进中心、投诉中心和口岸通关服务中心,形成四位一体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完善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
保持外贸出口较快增长。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和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新情况,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市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电子信息、软件、汽车配件、新医药、成套设备等产品出口。大力发展远洋运输、技术、劳务输出等服务贸易出口。增加出口发展基金,对受退税率下调影响大的骨干出口产品适当补贴。全力推动联合国亚太地区采购中心落户天津。建立应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争端的快速反应机制。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
促进滨海新区更大发展。按照立足天津,辐射“三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要求,完善滨海新区发展规划,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努力建成现代化的世界性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做好海洋经济文章。推进天津港内10大项目和港外20项配套工程,加快临港工业区建设,抓紧大乙烯、大炼油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天碱搬迁、海河下游开发,发展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水养殖等产业。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8亿吨,集装箱运量360万标箱。发挥海空两港优势,提升保税区物流功能,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创造条件。搞好开发区拓展区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引进一批项目,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以实现交通一体化为先导,促进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联合与发展。建设京沪高速公路天津段正线、京津塘高速公路复线等,启动黄万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和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做好津秦、津保铁路前期工作。以服务北京奥运为契机,拓展合作领域。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
(五)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扩大固定资产投入
高标准搞好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新上项目,一定瞄准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确保技术领先,坚决防止低水平扩张,跳出低水平竞争的圈子,以高水平项目促进结构调整,支撑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市重点建设项目42项,投资392亿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集中力量,确保建设进度。全面推进海河开发道桥等项目;力争力神锂离子电池、乐金电子增产扩能、天士力现代中药扩能改造、广电宽带网、第三批旧路改造等2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丰田轿车二期、地铁一号线、城市快速路、市中心区至郊区县公路、市区自来水燃气旧管网改造和第三高教区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对列入前期计划的40个重大项目,落实责任,争取及早建设。纺织东移、工程机械、地铁二、三号线等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做好大项目储备工作。
以扩大民间投资为重点,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完善政策,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投资营利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以独资、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嫁改调。组建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探索投资受益担保业务,依法开展集合信托、委托投资和委托贷款等业务,把民间资金和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严格执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增加土地收益。整合政府投资公司,搭建新的筹融资平台。盘活城市土地、房产等国有存量资产,经过评估,作为企事业单位的资本金,创造借贷条件。经营好特许经营权等城市资源,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加强与银行合作,力争新增贷款不低于去年。
提高投资增长质量和效益。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稽查工作,合理使用资金,确保工程质量。
(六)统筹兼顾,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实施制造业信息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科技工程,抓好集成电路设计、生物芯片、电动汽车等科技专项。建设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再建12个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公共技术和专业孵化平台,强化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化促进功能。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发展节能、节水、低耗、低污染产业。加强专利工作,保护知识产权。继续加快信息化建设,启动10大信息工程。落实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政策,努力建设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队伍。
搞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海河医院、传染病医院、防病中心、急救中心和公共卫生监督所。建成人民医院、第三中心医院、眼科医院。建设一批农村医疗和环境卫生设施。探索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继续搞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新校区建设和财经学院等5所高校扩建工程。建设第二批示范高中和一批模范小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格局。高中阶段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4%和52%。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努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高质量办好一批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和一批区县、高校体育设施以及社区健身场所建设,启动海河楼、民俗博物馆、京剧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建设。做大做强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加快组建出版发行和今晚报业等集团,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完成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建设纪庄子污水处理、双港垃圾处理和复康路以南、陈塘庄排水工程等项目,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分别达到70%和80%。完成5条市区河道改造。实施“绿色家园”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600万平方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积极推进锅炉、公交车、出租车改燃,防治扬尘和噪声污染,全年环境空气指数二级以上天数达到80%。 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水体等生态环境保护。搞好引滦水源保护,做好节水工作,推广中水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
继续做好妇女、老龄、民政、残疾人、民族、宗教、文物、档案等工作。进一步做好国防动员工作。
(七)努力增加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就业训练中心。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在提高整体收入水平的同时,重点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企业职工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低收入群体权益保护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强化工资指导线,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点,保证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建立欠薪保障基金,打击恶意拖欠职工工资的行为。提高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收入。继续做好“两个确保”、“一个低保”工作。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加大扩面、征缴和追欠缴力度。推行工伤和生育保险。做好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建立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社会保障住房建设,提供45万平方米廉租房并实行动态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办好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20项工作。
(八)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市委的统一部署,以企业改革为中心,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制定政策措施,消除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体制障碍,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经济较大发展。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企业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对已授权的国有控股公司、集团公司进行规范改制和调整重组。
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快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经营者持大股、经营群体控股等途径,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金融支持、技术支持、市场营销等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为大型企业搞好配套,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立国有企业脱困转轨机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在解决特困企业历史债务和人员负担方面取得突破。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 (津党发〔2003〕5号),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权益。消除各种歧视性限制,使个体私营企业在产业准入、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受与其他企业的同等待遇。吸引国内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集团来津投资,带动相关企业落户我市,形成私营企业集群。鼓励民营企业兼并和收购国有中小企业,培育大型私营企业集团。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改革政府投资方式,试行代建制。进一步精简规划、土地、环保、消防等相关审批事项和环节,增强透明度。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产权、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努力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扩大产权市场的服务范围和交易规模,规范交易行为,努力建成北方最大的产权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