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PPT课件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鑫淼数据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神经内科2017年2019/8/2312019/8/232我院要求医疗人员掌握以下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为主要学习内容。2019/8/23——————————————共计20项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1、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2019/8/234医疗事故是如何分级和分等的?《条例》第四条规定,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
2.医学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001年2月28日颁布
2.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2000年1月4日颁布
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000年颁布
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5.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办法
6.医疗器械产品质量考核办法
7.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分等办法
8.全国医院工作条例
9.医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
10.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002年2月20日颁布
11.进口药品管理办法
12.新药保护和技术转让的办法 1999年颁布
13.仿制药品审批办法 1999年颁布
14.新药审批办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1998年6月26日颁布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1993年10月31日颁布
3.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知识
医疗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法律、法规和规章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8年6月26日通过,2009 年8月27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7年12月29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9月1日)《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令第380号)《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年10月15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2004年5月27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1号,2010年12月22日经 环境保护部令第16号《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 性文件的决定》修改)《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年9月12日)《性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5号)《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2002年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令第19号)《医疗广告管理办法》(2006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6号)《血液制品管理条例》(1996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令第208号)《血站管理办法》(2005年1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4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2003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号发布,2006年 8月22日修订)《消毒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27号)。
4.学习卫生法律法规这门课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卫生法律法规是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百课程,人类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日益紧密,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医药卫生领域日益需要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执业,这就要求度该领域工作人员除掌握医药学知识外,更需具备基础的法学尤其是医药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背景。
卫生版法律法规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卫生法律法规的荟萃和精华,是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卫生法权律法规的作用和卫生监督执法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卫生法律法规是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关于医院方面的法律知识
列出一些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3年)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2002年)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2002年)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2002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
处方管理办法(2007年)
医疗广告管理办法(2007年)
6.卫生法规
一章 卫生法概论 第一节 卫生法概述 一、卫生法的概念 二、卫生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节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一、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益原则 二、预防为主原则 三、依靠科技进步原则 四、中西医协调发展原则 五、动员全社会参与原则 六、国家卫生监督原则 七、患者权利自主原则 第三节 卫生法的渊源 一、卫生法渊源的概念 二、我国卫生法渊源的主要形式 三、卫生法的效力等级 第四节 卫生法律关系 一、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卫生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卫生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第五节 卫生法的作用 一、卫生法作用的概念 二、卫生法的规范作用 三、卫生法的社会作用 第二章 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卫生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种类 一、卫生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卫生法律责任的种类 第二节 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一、行政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责任的构成 三、行政责任的形式 第三节 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责任的构成 三、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第四节 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一、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二、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三、卫生法中的相关刑事责任 第三章 临床医务人员执业法规 第一节 执业医师法律规定 一、执业医师法概述 二、执业医师资格取得与注册 三、执业医师的权利、义务及执业规则 四、医师的考核与培训 五、法律责任 第二节 护士执业条例 一、护士的执业注册 二、护士的权利和义务 三、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 四、法律责任 第三节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卫生行业作风建设 一、医务人员的医德规范 二、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 第四章 药品管理法 第一节 概述 一、药品管理法的概念及立法目的 二、药品的含义 三、药品管理的指导原则 第二节 药品的生产和经营 一、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 二、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 第三节 药品管理 一、药品标准 二、禁止生产和销售假药、劣药 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 四、特殊药品管理 第四节 与药品相关的其他管理制度 一、药品价格管理 二、药品广告管理 第五节 药品监督 一、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及职责 二、药品检验机构及职责 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第六节 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二、民事责任 三、刑事责任 第五章 传染病防治法 第一节 概述 一、传染病及传染病防治法 二、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三、传染病防治方针及管理原则 四、传染病防治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措施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预防 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和公布 第三节 传染病疫情的控制和监督 一、医疗机构应采取的措施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采取的措施 三、各级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四、医疗救治 第四节 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二、刑事责任 三、民事责任 第五节 艾滋病防治的法律规定 一、概述 二、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 三、艾滋病的治疗、救助和保障 四、艾滋病预防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第一节 概述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应急条例制定的目的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方针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组织体系及职责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的主要制度 一、预防与应急准备 二、报告与信息发布 三、应急处理 第三节 法律责任 一、各级政府组织违反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 二、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 三、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职责的法律责任 四、扰乱社会和市场秩序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 概述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和特征 二、医疗事故的处理原则和分级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一、医疗事故的预防 二、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中患方的权利 三、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第三节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鉴定组织 二、鉴定程序、方法及所需材料 三、鉴定结论及内容 第四节 医疗事故的处理 一、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 二、医疗事故的监督 三、法律责任 第五节 医疗事故的赔偿 一、医疗事故赔偿的原则 二、医疗事故赔偿的范围 第八章 中医药法律制度 第一节 概述 一、中医药的概念 二、中医药立法 三、中医药立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 第九章 血液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章 母婴保健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医学发展与法律。
7.如何看待医学发展中的法律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法制化进程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看法有着重新的认识。现如今在医疗改革重要关头,医患关系并非十分和谐,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都要求医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而传统的医学教学往往对此问题较为忽视,在加强医学生临床法律法规培养方面存不足。本文阐述了医学生应该认识到的医疗实践的特征性以及在医疗工作中患者的基本权益,以期望医学生对医学实践有着正确的认识以及切实的知晓和保护患者的基本权益。以此为基础对加强医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探讨。个综合素质中,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法律素养。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法治社会的建设以及人们文化素养、法律素养的提高,病人对医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不仅希望医生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还希望医生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地位和自主权。随着医疗实践活动的逐步规范以及与医疗活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要做到遵守规范与规,便对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有着较高的法律素养要求。
1 增强医学生临床法律法规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于我国医学教育课程以医学知识相关课程为主,而与其今后在医疗实践中相关的法律知识却涉及甚少。大部分初到临床工作的医生、甚至一些高年资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往往从医学角度考虑问题,缺少必要的法律意识,在遇到与医学相关的法律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一般情况下这方面的不足未引起医院的重视,并不会设置相关法律知识考核标准,因此大部分医生对于学习法律并无动力,然后一旦出现问题,回过头来不仅是医院管理和医德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法律意识的问题。随着我国医疗法律法规机制的逐步健全,医疗卫生事业也正逐步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面临困境,医患关系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临床工作中医疗事故争议案件屡有发生,部份争议案件发生在低年资医师,至发生在临床实习生的实习动中。因此,对医学生,尤其是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让其全面掌握有关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凸显出其紧迫性。、医疗行为的主要特征:
高科技性
关于疾病和生理的认识,一直是人类最为梦寐以求的知识之一,攻破这些难题需要最为优秀的智慧者参与其中。而医学科学本身是集所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身的科学。
高风险性
由于医疗的高科技,高技术以及我们对于疾病所知甚少,因此在医疗行为之中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
这些不确定因素造成了医疗风险的一个重要成因。
从广义上来说,每一种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正所谓“是药三分毒”
并且每个个体均有独特的个体特征,加之医务人员并非圣贤。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安全的治疗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患者的需求有所出入,因此有时医疗纠纷在所难免。
社会福利
保障和促进人民的生命健康是社会和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几乎所有国家的医疗机构都具有定的福利性质。并且医疗行为的服务对象是人,
以及维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医务人员
具有神圣的使命。医务人员应该在这种神圣的活动中培养自己的仁义之心,
以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服务。在我国《职业医师法》明文规定,医生不得拒绝抢救,在有情或灾难时,必须服从国家的调遣。同时,医务人员不能是不能像其他的服务人员一样收取小费,对待病人不分贫穷与贵贱。
医疗行为的职务性是区别于一般民事法律行为的重要特征,
由于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对于医
疗知识掌握的非对称性,因此在医疗行为之中很大程度上需要医务人员行使支配者的地位,患者的权利、
总之,从医疗现状、素质教育和社会需求等方面来看,关于医学的法律法规教育能使在校医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今后所从事的医疗行业的职业风险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医学生对整个社会医疗环境的适应力,提高其抗医疗风险的能力,将医学生培养成真正的社会高端人才。同时我们知道,医疗法律法规的教育不能通过简单的照本宣科,普通的填鸭式教学会使得医疗法律教育显得枯燥无味。教师在传授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同时,事故防范的意识与准则,并常举例来达到警钟长鸣。医疗法规教育需要贯穿到医学生的全部课程中,包括见习实习阶段,这样长期的反复的耳濡目染能沉淀到医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通过完整而全面的医学教育以及人文教育,一名普通的医学生才能被培养成优秀的医生,知法、守法、医德高医学人才,高端的社会中流砥柱。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医疗事故,维护医患双方权益以及医生的使命,促进医学科学本身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开展法律教育提升法律素质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8.卫生法律法规论文1000字
卫生法律法规之执业医师法(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顾网 点击数:492 评论:0条 更新时间:2010-4-20 11:34:59 本专题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卫生法律法规的知识,并且包括了卫生法律法规意义,卫生法律法规政策,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法律法规论文等内容,而且提供了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第三条 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医师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工作。
第五条 国家对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医师,给予奖励。 第六条 医师的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聘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医师可以依法组织和参加医师协会。 第二章 考试和注册 第八条 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医师资格统一考试的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医师资格考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第九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第十条 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第十一条 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考试的内容和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 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第十三条 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除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准予注册,并发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可以为本机构中的医师集体办理注册手续。
第十四条 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三)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四)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六条 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在三十日内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受刑事处罚的; (三)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四)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五)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 (六)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 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第十八条 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以及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消失的,申请重新执业,应当由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机构考核合格,并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重新注册。 第十九条 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个体行医的医师,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经常监督检查,凡发现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的,应当。
9.求医学法学的感想
医事法学课学后感 ——浅谈医疗纠纷原因及预防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医患纠纷的矛盾日益成为被经常议论的话题,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于我们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全面认识它、重视它。
通过医事法学课的学习,我们对医学与法律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医疗纠纷的问题上,我有很深的感触。学习了这门课,为我今后的实习以及工作有很大的益处。
生命之美是这个世界上无法替代的无限之美,让生命享受健康并不断提升质量又是最大的善,这都是生命科学和技术以其真为根本来实现的。当某个科学和技术领域因为它的对象所具有的特性而被赋予了真善美的全部特质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个科学担负使命的重要和所凝聚的责任的重大。
而医事法学是将医学基本理论和法学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医疗实践,用法律手段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 医疗纠纷是发生在医患之间的针对医疗活动的争执。
医疗纠纷的本质特点就是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的认定有分歧,而分歧的焦点又在于不良后果产生的原因。医疗纠纷的产生既有医源性因素,又有非医源性因素。
医疗纠纷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医院内部因素。其原因主要有: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医生缺乏心理常识;少数医生医德医风不正,接受红包;工作中的失职和玩忽职守;诊疗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医院管理不善;医务人员法制观念不强等多方面因素。
其次, 是患方因素。如:其对医学知识和医疗制度缺乏了解;希望少交或不交医疗费;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对医疗结果期望过高;病人及其家属无理取闹等。
再者,是社会因素。这包括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媒体炒作引起的轰动效应,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是病人自付费用增多以及现阶段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针对引起医疗纠纷的各种原因,我们现在以及将来的实习和工作生涯中,应该做到如下: 一,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 医疗是高风险职业,难以避免诸多法律问题。因此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及法制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是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职业习惯、医德医风形成时期。我们要正确对待身边的非道德现象,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三, 学习规章制度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遵守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避免医疗过失的可靠保证。 四,提高病历书写质量,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病历是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发生纠纷时的重要证据,它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也是决定医疗赔偿官司胜负、医疗过失鉴定的重要依据。
医务人员必须要重新审视病历的功能、作用和社会价值,从法律的高度来看待它 。五, 学习沟通技巧,提高服务意识 医患真诚有效的交流是医学活动人性化的具体体现。
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直接体现出医务人员较高的人文素养、职业水准和对患者的尊重、关爱和责任,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为当代医学生,我们要加强对法律观念的提升,对自身素质的提升,瑾记作为医学生的责任,在今后的学习以及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补充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了医事法学后,使我感触颇深。让我认识到要培养自己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为自己成为一个思想品质好,业务素质高,人际关系关系和谐的适应现代医患关系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