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说文人穷?文人是否真的穷?

2020年07月30日16:20:43

大家好,这里是情缘阅读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文人真的穷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很多大名鼎鼎的文人都是穷死的,比如:李白、杜甫、柳永、唐伯虎、徐渭……

可以说在古代文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所谓“学而优则仕”。

那么古代的那些文人们生活过的怎么样呢,是否真的是文人固穷呢?

《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滕文公下》也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

君子仗义疏财,接济同乡可以说是一种作为,也是 一种追求。大多数文人认为节操的重要性要比财帛更动人心。

所以有的时候穷,应该是自找的。

但是还是那句话“学而优则仕”。只要考中秀才,就能领到属于自己的廪粮,还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纳田粮,所以所谓的文人之穷,首节在于是否成官。

否则类比现在想一想,我们出趟门的消费,路费,食宿等等,就十分昂贵,在古代,进京赶考都是以年算的,若是无财又不中,单这一趟就足够瞧了。

所以这又衍生出来另一种风气。用杜甫举例:

从开元十九年到开元二十九年年轻气盛的杜甫在首都长安过了十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生活。

在当时,文人结交贵友也是一种出路,就好比现在有个富二代的朋友一般,是没有什么钱,可是放浪形骸却不需要自己花钱,当然,这样一方面需要有才,也得需要钻营才行。

当然杜甫本身属于官二代不提,只是举例有此一说而已。

若如此说来,其实大部分文人并不富裕,但是一旦有些才干,总还是会让生活变得不错的,但是事实也不一定如此。

最重要的就是文人大多不善于理财。像是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徐渭一生不治产业,钱财随手散尽,最后清贫而亡。

总之文人不管混的如何,其实终归大部分算不得家境殷实,哪怕有,也多数放浪完了——除非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