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个字是孔子仅有的遗墨,为何会留在这里?下面情缘阅读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孔子生前著书立说,但遗墨存今的却极少。他的字到底写得怎样?在哪能看到孔子书法真迹呢?
丹阳延陵镇季子墓里的十个字系孔子所书,保存至今,神韵彰显。
季札生于公元前576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常州地区),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
季礼卒于公元前484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公子之墓”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
季子墓的具体位置有两种说法。但位于丹阳延陵镇的季子庙却是史料记录传承至今。季札封于延陵,故称延陵季子,死后立庙奉祀。 据唐人记载,原有三庙,现只存南庙,庙后为季号墓。
拜谒季子庙,观沸井涌泉是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非常向往的事。南朝张正见来此后写了《行经季子庙》一诗,其中有句:“野藤侵沸井,山雨湿苔碑”。这是迄今所见最早提到的沸井的诗句。其外,历代名人如李白、萨都剌、沈德潜等来庙观井后,都留下了不朽的诗文。
季子庙里名气最大的当然是孔子所留的这十个字了!
延陵季子墓碑始刻于何时无考。现碑是明正德六年(1511年)六月重摹上石。庙前立有“呜呼有吴廷陵君子之墓”碑。世称十字碑,相传为孔子所写,古人考证原碑只“呜呼有吴君子”六字,是古篆 ,“延陵之墓”四字是方篆,两者不同,怀疑是汉人篡人。唐、宋以来层次翻刻。
孔子为何会为季子写墓碑呢?季札再三让国,被孔子幸为君子典范。手机还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交游天下,为传播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孔子曾经说过:“泰伯(季札的祖先吴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季子比孔子要早一些,但是季子对孔子的影响很深,孔子对季子是十分尊崇的,可以说季子算得上是孔子的老师,孔子以后的《春秋》都受到了季子的影响,传说季子的墓碑有孔子所书的文字。北宋理学之开山祖周敦颐认为此碑文实系孔子所书,其理由为“盖季札之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孔子以为知礼,而亲自勒碑曰”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见《濂溪先生居庐山说》)
此碑碑高2.45米、宽1.07米,圆首。十字分两行。左、右、下都有唐人题刻。碑周边并刻有精美图案。季子墓碑后记写于宋崇宁二年四月十二日,碑文写道:常州.古延陵也.吴季子所封之地。至西汉.为毗陵。又至东晋.为晋陵.宋齐因之隋平陈.废晋陵为常州。唐因之.或曰.晋陵郡自武帝大康二年分曲阿为延陵.至隋徙治丹徒。唐武德三年.徙延陵还治故县.今润州之延陵镇是也。杜佑谓曲阿延陵季子庙.非古之延陵.古之延陵在今之晋陵县.其说明矣。而孔子所书季子墓碑.岁岁盖淹没。开元中.明皇敕殷仲容募刻之。唐大历十四年.润州剌史萧定重镌石延陵庙中.于是习俗见润州之延陵季子庙.而不知常州实古延陵季子之所封也。崇宁元年.予以罪责是州.因考大史公书历代地志通典图经.得其祥矣。又得其所谓季子墓在晋陵县北十七里.申蒲以西.又曰暨阳乡.而今暨阳乡今之江阴县乃属.令赵士淝访之.得大冢于暨阳门外三十里.申港之侧旁有季子庙.与史记地志通典图经合。于是.表识其墓.谨樵牧耕之禁.又摩募取孔子所书十字刻墓碑上.设像祀之.学中以时率居史士诸生拜焉.所以示邦人.贵有德也。又备论历世废兴与习俗之变.易刊之碑下.使后之君子得以览观焉。
可见,季子庙在武陵镇是有依据的。季子庙前还有的六口沸井,这又是一个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