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本来有功于大唐,后来却加入了安史叛军

2020年07月29日16:38:55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755年,“禄山发所部兵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叛军的主力,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安史叛军的中坚力量是胡化的汉人和聚居在大唐东北边州的少数民族。安禄山在反叛前曾被玄宗皇帝以东北诸镇托付,天宝初年他就已经是平卢节度使,兼柳城太守,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其中两蕃就是指契丹和奚,渤海国是粟末靺鞨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黑水就是黑水靺鞨。

当时河朔地区的民族组成十分复杂,已经有了脱离汉化的现象,包括东北本地和西北附唐而迁来的部族,大唐的中央政府若想羁縻统治这一区域,就要选择一位兼具武力与权术的将领,来管理这民族复杂区域,而粟特与突厥混血的安禄山,似乎成为在当时历史环境下的首选。

正如《资治通鉴》中记载的那样,叛军中的同罗、奚、契丹是其中的主要少数民族,奚和契丹大家早就熟悉,武则天时期他们就和大唐激烈交战,后来唐灭亡后更是建立辽国。但叛军里居于首位的少数民族同罗,又是怎么被裹挟到安禄山的队伍中去的呢?

归附大唐

在大唐北边的后突厥汗国末期,其国内由于发生内乱而分裂成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互相敌对并彼此攻伐。一个阵营是以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为一方的吉跌伊施可汗,另一个阵营是同罗部支持的阙特勒之子乌苏米施可汗,同罗部的首领阿布思当时是乌苏米施可汗的西叶户。在随后的争斗中,乌苏米施可汗战败,西叶护阿布思率他的同罗部一万余帐归降大唐。唐玄宗对他礼遇甚厚,唐玄宗册封他为奉信王,赐姓名为李献忠,将其部落安置在朔方节度使所属河套地区,公元749年,阿布思率同罗兵跟随哥舒翰西征吐蕃,攻取石堡城,立下大功,被擢升为朔方军节度副使。

在漠北无处容身的同罗部选择归顺大唐

首领被杀

当时遥领朔方节度大使的是权相李林甫,但他只在长安办公,朔方的军务军务实际是节度副使阿布思处理。由于玄宗皇帝的欣赏,阿布思在大唐可谓平步青云,发展势头很好,假以时日,有可能成为高仙之、哥舒翰等权控一方的大将。这引起了同是北方封疆大吏安禄山的嫉恨,他视阿布思为自己起事的绊脚石,更觊觎他手下数万能征惯战的同罗精兵。

阿布思因战功得到玄宗的赏识

阿布思归降之大唐之际,正值安禄山发迹之时。史载:

“献忠有才略,不为禄山下,禄山恨之”。

寥寥数语,透露了二人矛盾产生的原因所在。正是这一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将阿布思逐渐推向含冤而死的绝境。

公元752年三月,安禄山上表玄宗皇帝,以讨伐契丹为名,要求阿布思率部参战,意图趁机“袭取之”。阿布思害怕被安禄山所害,请求留在驻地不参加出征契丹的战役,没有得到允许。其实,阿布思已经洞悉到安禄山的险恶用心,想要通过“奏留不行”的合法方式避免遇害。但被安禄山蒙蔽的玄宗皇帝让自己大失所望。

为了不羊入虎口,阿布思只好率众北归,远走避害。唐廷以叛贼之名对其进行了讨伐,最终,阿布思被俘杀害。

加入叛军

阿布思死后,手下的同罗部族失去领袖,群龙无首。安禄山趁机威逼利诱和分化瓦解,最终将同罗部纳入自己的麾下。三年后,安禄山起兵反唐,以同罗兵士为主的曳落河更是叛军的重要力量, 由于其骁勇善战, 在战斗中往往被安禄山作为精兵、奇兵来使用。

加入叛军的同罗兵战斗力很强

罪行累累

攻陷潼关的战斗中,在唐叛双方相持不下的情况下, 叛军主帅崔乾佑派出同罗精骑,让他们绕过南山,出现在唐军背后,然后突然袭击。唐军首尾骇乱不知所备, 于是大败, 纷纷溃逃。可见同罗兵士在叛军中的重要作用。

同罗部在攻陷潼关的战役中作用甚大

叛军在攻下西京后,跟从安禄山反叛的同罗部也屯驻在长安禁苑中,部族头目阿史那从礼领五千骑取唐廷马厩中的良马二千匹,企图北归朔方谋邀诸胡扰边。十一月, 阿史那从礼以同罗五千骑出塞,诱河曲九府的六胡州部落数万, 打算掠袭在灵武刚刚即位的肃宗皇帝,后来他们被郭子仪与回纥联军击溃, 部分同罗兵士投降了朔方军。史载:

“回纥至带汗谷与郭子仪合,辛酉,又与同罗及叛胡战于榆林河北,大破之,河曲皆平”。

虽然阿史那从礼带走部分同罗部众,但是直到安庆绪杀死安禄山自立后,叛军中仍然还有许多同罗兵士,甚至跟随尹子奇参与了围攻睢阳的战役。

同罗兵作为主力参与了围攻睢阳的战役

末路归途

安庆绪丢失洛阳后,其大将北平王李归仁带着精兵曳落河、同罗、六胡州数万逃向范阳,一路上烧杀抢掠。野心勃勃的叛军大将史思明对此准备充分,暗中调兵遣将,同时派人游说并引领他们到范阳境内。曳落河和六胡州都投靠了史思明,只有同罗部不肯。史思明随即纵兵袭击,同罗部大败,辎重全部被抢。曳落河当时已与同罗部有了明显的区别,曳落河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后, 已成为职业化的士兵。这批同罗部众被史思明击败后, 只能逃回漠北故土,归于强大的回纥汗国。

安史之乱的失败使同罗部落的精锐丧失殆尽,最后重归漠北的已经是很少一部分,后来他们逐渐融合到了日益强大的回纥汗国中,也自称回纥,此后史籍鲜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