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神奇,想必大家都有同感。
《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七星坛借东风等故事跃然纸上。这些栩栩如生、绘声绘色的描写在引人入胜的同时,也让很多人无不感叹诸葛亮的神奇。
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似乎不可思议,就连鲁迅也曾直言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近妖”——“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很多人对于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有的人认为这是作者虚构的,目的就在于增加故事的吸引力;有的人则分析称,诸葛亮建九丈七星坛,形成过堂风从而改变了风向;
有的人则认为诸葛亮通过当地反映天气变化的谚语“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等,观察青蛙的异常活动来判断的等等,说法不一,俨然成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了。
对于历史的看法,我国自古就有“信古”和“疑古”两派或者有这两种倾向。信古而非今,疑古而立新。其实,在继承和发展、破和立中,我们应当去一个中间的立场,正如两千多年前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所言“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
其实,罗贯中借诸葛亮之口说出来借东风的真相。《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记载: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八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丈,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
我们可以从其中得出相关信息:第一,诸葛亮运用的是奇门遁甲,他们的作用不仅可以预测天时,还可以排兵布阵,指挥军事,这与诸葛亮的身份相符;第二,如何要作法三日,除了显示其心诚和传统的仪式化之外,更重要的是三日之中哪一天或者哪个时辰对于诸葛孔明来讲,也很难精确定位,只是这几天概率最大;第三,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故待东南风大起之后,诸葛亮乘赵云前来接应的小船,离开周瑜营寨,回刘备所在夏口去了。怕周瑜起歹心。
其实,我们国家作为一个传统的大陆封闭性农业国家,靠天吃饭是我们祖先最为关切的核心问题,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梳理我国《周易》发展历程,预测天时是其中的一项基本职能。
但不幸的是,易学发展到孔子的时代,似乎被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所不齿,视为“奇技淫巧”了。孔子老年研易,韦编三绝,同时也遭到弟子子贛的不解和诘难。但从孔子“吾百占而七十当”的某种自豪感中,可见孔子参透出了《周易》的博大精深和真正魅力。
从早期及春秋筮法,到三式之占“遁甲、六壬、太乙”,再到后来的六爻纳甲,都可以占天时。以奇门遁甲为例,以天辅星为风,以天英星为火,二者旺相主风量。若天辅星落九宫,为旺相,主有东南风;天英星落二宫,为旺相,主量大;离九宫又呈出现辛加乙的格局,这叫白虎猖狂,主有大风;八将盘上白虎落三宫,也主有东风。
以六爻纳甲筮法为例,测风云,看用神兄弟爻。“兄弟长生,拟定狂风累日”。如辰月戊戌日,丑土兄弟爻动化进神,临月令申日长生,故狂风不止。网上有易友,用梅花易数起卦,用六爻纳甲复盘诸葛亮当年借东风,虽勇气可嘉,但无疑是关公战秦琼、一子两母,实不相类,着实让人侧目。
看完以后,你是不是有学习易学相关知识的冲动?那就跟我们一起学习易学和国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