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女兵中,有四位经常被提及,被称为“黄埔四女杰”。分别是胡筠、赵一曼、游曦和胡兰畦。
胡筠
胡筠是湖南平江人,从小饱读诗书,冬闲习武。她进入军校前就参加了共产党,支援叶挺独立团入平江作战。军校解散后,胡筠回平江,成为闻名湘鄂赣苏区的女游击队长。1928年平江起义后任平江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任红16军独立团团长。1934年被“左倾”分子秘密杀害,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她为烈士。
赵一曼
抗日英雄赵一曼和游曦、胡兰畦都是要好的四川老乡。考入军校时,赵一曼还叫李淑宁。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字淑宁,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赵一曼参加革命后用名一超,在东北从事抗日斗争时化名赵一曼。
1926年2月,赵一曼考入宜宾女子中学(现宜宾市第二中学)读书。在宜宾女中,赵一曼思想活跃,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把自己订的《妇女周报》送给大家看,不久就被选为女中学生会常委兼交际股股长。宜宾妇女联合会成立时,她又当选为妇联常委会主席。
此时宜宾开始建立党组织,赵一曼因政治上比较成熟,又担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的重要职务,很快又入了党,并担任起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之后,适值黄埔军校招生,党组织为培养赵一曼,同意她去投考该校。
赵一曼从此远离家乡。1927年1月,赵一曼考入黄埔军校,为第六期学员。不久,按照党组织安排,赵一曼脱下军装,转移到上海。1927年9月,党组织又派她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到莫斯科后,赵一曼和在大学班学习的原黄埔军校学生、中共党员陈达帮接触较多,产生了爱情,并于1928年4月结了婚。
“九一八”事变后,党中央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从事抗日斗争,赵一曼就是其中一个。1932年春,赵一曼辗转来到沈阳,在大英烟草公司和纺织厂做女工工作。1934年春,哈尔滨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满洲省委决定赵一曼转移到外地工作。
1935年11月15日,赵一曼和团长王惠同带领五十多名战士在哈尔滨铁北左撇子沟附近被日军包围,突围时队伍被打散,王团长负伤,赵一曼左手腕负伤。她和几名战友一起,潜入小溪北沟空房里养伤,后被特务探知。11月22日上午,敌人包围了他们的驻地,战斗中战友牺牲,赵一曼左大腿骨打断,昏倒被俘,被敌人用一辆牛车运往县城。
这期间,敌人又对赵一曼进行审讯,不断地毒打她,折磨她。1936年7月末,伪滨江省警务厅决定把赵一曼送回她战斗过的珠河县处死“示众”。
新中国成立后,赵一曼的英名传遍全国。她的事迹首先陈列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街道“山街”改名为一曼大街。朱德、宋庆龄、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都为赵一曼题过词。
游曦
广州人最熟悉的恐怕要数游曦。她在重庆中法学校四川分校读书期间就加入了共产党,进入军校前就筹备重庆妇联,在女工中办夜校、建工会。1927年西征中,游曦孤身一人捉住了逃跑的土豪。当年12月游曦参加广州起义,12月13日,与珠江南岸反扑的国民党军在天字码头附近激战牺牲,时年20岁。
胡兰畦
四川美女胡兰畦,军阀杨森曾想娶她做小妾,被她断然拒绝。茅盾的小说《虹》里娇美而刚毅的女主人公梅行素的原型,就是胡兰畦。1923年发起成立四川妇女联合会,后在广州结识周恩来、邓颖超、何香凝等人。
1930年,胡兰畦在德国秘密加入共产党,并成为宋庆龄的挚友。为了不使其党员身份暴露,她和陈毅虽然相恋多年却最终没能结合。1939年,国民政府军委会授予胡兰畦少将军衔,她利用这个头衔为党做了很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她多次受到运动冲击,199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