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多强虏,东海尽仇寇。近代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的是日本,而从中国获得大量利益的是俄国。但是中国的历史作品对日本的罪恶口诛笔伐,却往往因为意识形态或其他关系忽视了俄国,让我们一起回首千年往事,了解一下卧榻之侧的那个北方的强邻吧。
在东西方之间,存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国家。
从偏居一隅的荒蛮之地发展到地跨三洲的庞大帝国,征服的光辉与荣耀让他们无比自豪;从称霸世界到山河破碎,无常的世事令我们感慨万千。
它加在我们身上的屈辱与苦难铭记于心,它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从未忘记,它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依旧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一部俄国史,就是一部不断对外殖民,进行领土扩张的的历史。在征服的荣耀与光芒背后,是无尽的屈辱和血泪。
历史并非纯粹的事实,而是有道德和信仰的法制贯穿于始终。让我们从这个国家的盛衰荣辱中得到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开创美好的明天,也许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俄国历代王朝表:
基辅罗斯- 公元9世纪至12世纪初
莫斯科大公国- 公元12世纪初至18世纪初其中有240年被鞑靼统治1240-1480)
俄罗斯帝国- 1721--1917年(1721年彼得大帝正式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1991(1917-1922为苏俄时期)
俄罗斯联邦-1991年至今
长期以来,有关“罗斯”(Русь)、“罗斯国”(Русскоегосударстрво)、“俄罗斯”(Россия)称谓的含义及其所包括的历史时期在苏、俄史学界传统地沿用了下列的说法:(1)“罗斯”指的是九——十五世纪的古罗斯国家,即基辅罗斯及封建割据时期的整个罗斯时代(十二至十五世纪)(2)“罗斯国”是用于十五——十六世纪的国家称谓(3)“俄罗斯”或“俄国”是十八——二十世纪俄罗斯帝国的简称。俄罗斯的族名在中国史籍中最早出现于元明朝之际,称为“罗斯”或“罗刹”。当时,与俄罗斯接触最多的还是游牧于中俄之间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族人。用蒙语拼读俄文“ROCCIA”时,必须在“R”前面加一个元音才合乎规范。如果不加元音,很多人发不出“R”这个卷舌音。因此,“R”之前就加了一个“0”。满清贵族入主中原以前,对蒙古贵族搞政治联姻,文化上受蒙古族的影响较深。满清政权统治中国后,蒙语的“OROCCIA”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斡罗斯”和“鄂罗斯”。直到“俄罗斯”写进了《大清统一志》、《异域录》和《清史稿》,才代替了“罗斯”和“鄂罗斯”等其他译名。
据考古发掘,大约几十万年前,在现今的俄罗斯境内就有人类居住了。此后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俄罗斯境内的不同地区均留有人类的遗迹:在伏尔加格勒附近山谷中发现有旧石器时代中期(10万年前到3万年前)的古人类石制简单工具;在顿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晚期(约3万年前到1.4万年前)古人类居住的窖穴;在第聂伯河石滩地区、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上游发现有中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万年前到公元前5000年)的弓箭、陶器;在俄罗斯南方和北方一些地区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在南方延续到公元前3000年,在北方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的印有梳状花纹的陶器、石箭簇、石矛、渔网、渔网缍以及牛、猪、狗等家畜的骨骼等。
约公元前3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俄罗斯境内的主要表现是特里波里文化。特里波里文化的早期,人类社会发展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以后逐渐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
俄罗斯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北方的发展落后于南方,当南方进入青铜器时代后,北方森林地带仍处在新石器时代。在古代斯拉夫人出现以前,不同部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存、征战,先后有居住在伏尔加河和奥卡河之间以及伏尔加河左岸地区的法齐扬诺沃部落、生活在楚瓦什地区的阿巴舍沃人、在黑海北岸居住的金麦里人等等,有公元前8世纪西徐亚人的入侵,公元前8~2世纪萨尔马特人的西进等等。
斯拉夫人最早居住在奥得河、维斯瓦河、第聂伯河和布洛河流域以及白俄罗斯南部一带,他们逐渐向周围扩展,西抵易北河,东至顿河、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北达波罗的海,南至喀尔巴阡山。公元1世纪前后,斯拉夫人逐渐分为东西两支。居住在第聂伯河中、上游,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西德维纳(道格瓦)河一带的斯拉夫人被称为东斯拉夫人。而生活在维斯瓦河、奥得河和易北河一带的斯拉夫人则被称为西斯拉夫人。民族大迁徙期间,上述两支斯拉夫人大批进入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从而在公元6、7世纪形成了南支斯拉夫人。
东斯拉夫人亦称安特人,他们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祖先。6世纪时,他们已经居住在西起德涅斯特河,东到第涅伯河以东和黑海北岸一带。他们从事农业和饲养家畜,狩猎、捕鱼。农业生产已开始使用铁制工具,如铁犁、铁镰、铁斧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大麦。随着铁器的广泛应用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手工艺和商业。东斯拉夫人信奉多神教,崇拜神灵,把所有自然现象解释为神的作用,祭祀恶神和善神。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成为欧洲奴隶主世界的主要堡垒。安特人同拜占庭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他们出售粮食、毛皮和奴隶,换回各种手工艺品和钱币。6世纪以后,安特人也加入到民族大迁徙的行列中来,由此引发了斯拉夫人同拜占庭之间持续100余年的冲突、征战。最后,拜占庭击败了斯拉夫人。安特人被击败后,销声匿迹。200多年以后,罗斯人开始见诸历史文献。
罗斯人本 来是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日耳曼部落――诺曼人(意为北方人)。他们以海上掠夺和贸易为职业。东斯拉夫人称他们为瓦良格人(意为商人)。芬兰人则称他们为罗斯人……9世纪时,瓦良格人南下征服东斯拉夫人。全部东斯拉夫人也都称为罗斯人。西方史学著作中提到的维京人,即瓦良格人。
6世纪以前,东斯拉夫人处于氏族社会阶段,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成部落,选举酋长为首,一切重大事情由部落会议决定。6~9世纪,东斯拉夫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分为许多部落。到9世纪,东斯拉夫人的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各部落逐渐组合成若干个大部落联盟。
随着氏族制度的逐渐解体,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若干大家族按地域关系结合成农村公社,村社内的森林、牧场、水源等为全社公有,耕地则按家庭分配使用。起初分配是暂时的,后来渐渐固定下来成为家庭的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开始出现。